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忠

作品数:39 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胰腺
  • 10篇排斥
  • 10篇排斥反应
  • 10篇细胞
  • 9篇胰腺移植
  • 8篇胰腺炎
  • 8篇腺炎
  • 7篇外科
  • 7篇急性排斥
  • 7篇急性排斥反应
  • 6篇胰十二指肠
  • 6篇十二指肠
  • 6篇腺泡
  • 6篇腺泡细胞
  • 6篇腺泡细胞凋亡
  • 5篇凋亡
  • 5篇细胞凋亡
  • 5篇急性胰腺炎
  • 4篇十二指肠移植
  • 4篇手术

机构

  • 37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作者

  • 38篇刘忠
  • 18篇陈海龙
  • 18篇关凤林
  • 15篇尚东
  • 11篇胡祥
  • 11篇沈忠义
  • 9篇倪晓光
  • 6篇王长淼
  • 4篇白云清
  • 4篇田大宇
  • 3篇杨佩满
  • 3篇关风林
  • 3篇辛毅
  • 3篇李克军
  • 3篇安伟德
  • 3篇赵平
  • 3篇白晓枫
  • 3篇张健
  • 2篇毕伟
  • 2篇齐清会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3
  • 5篇2002
  • 9篇2001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外科对胰腺炎治疗“一直争议”的研究认识
2008年
国际胰腺病学联合会关于急性胰腺炎外科处理的指导建议(下称“指导建议”)正式公布,是胰腺炎治疗史的一件大事,其中对“一直争议”做了务实的叙述。经过学习并以唯物科学史观认为“一直争议”已属于直系生命存亡、实践与理论的学术问题。对此,欲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实践,阐述研究认识。
毕伟关凤林尚东陈海龙王长淼刘忠齐清会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外科
血清甲胎蛋白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连续收治的51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AFP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分为血清AFP阳性组(50例)和血清AFP阴性组(4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率,分析血清AFP阳性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血清AFP阴性组相比,血清AFP阳性组患者的肝转移率[36.0%(18/50)比2.6%(12/462),X。=4.20,P〈0.01]和脉管浸润发生率[12.0%(6/50)比3.7%(17/462),X2=7.28,P〈0.05]更高。血清AFP阳性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0月,5年生存率为20.8%;血清AFP阴性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2月,5年生存率为2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FP、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肝转移、脉管浸润与预后有关(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UR:1.464,95%CI:1.068~2.007,P=0.018)、淋巴结转移(HR=1.136,95%c,:1.011~1.275,P=0.032)和肝转移(HR=4.116,95%CI:2.610~6.489,P=0.ooo)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而术前血清AFP水平并不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血清AFP阳性胃癌更易发生肝转移和脉管浸润;但术前血清AFP水平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温世军刘忠胡祥
关键词:胃肿瘤甲胎蛋白预后
细胞凋亡在大鼠同种异体全胰十二指肠移植中的作用及中药移植合剂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alone。 FTA)后移植胰腺的细胞凋亡情况,以及中药移植合剂的影响,初步探讨移值合剂在大鼠同种异体PTA急性排斥...
刘忠关风林沈忠义陈海龙尚东倪晓光
关键词:细胞凋亡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文献传递
热休克蛋白70在大鼠胰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HSP) 70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法定量检测移植胰腺组织中HSP70的表达 ,并观察其与病理学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同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异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第 3、5和 7d逐渐升高 (P <0 .0 1 ) ,而且与病理学评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P <0 .0 1 ,r =0 .934)。
倪晓光赵平白晓枫关凤林刘忠陈海龙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胰腺移植移植物排斥
茵陈承气汤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研究茵陈承气汤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ax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胰胆管内注射去氧胆酸钠制备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模型组 ,中药 (茵陈承气汤 )治疗组 ,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血清淀粉酶、IL - 6、IL - 8的变化 ,应用TUNEL法分析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ting检测凋亡调控基因 -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中药组大鼠血清淀粉酶 ,IL - 6、IL - 8水平较模型组低 ,病情明显改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模型组凋亡指数为 2 34± 1 15 ,中药组为 11 5 2± 3 41,P <0 0 1;模型组Bax的表达水平为 96 8± 2 76 ,中药组为 1331± 112 ,P <0 0 1。 结论 :茵陈承气汤可能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水平 ,诱导已受损的腺泡细胞发生凋亡 ,减轻腺泡细胞坏死 ,减少胰酶及炎性介质的释放 。
尚东关凤林陈海龙杨佩满辛毅刘忠聂凤宇胡爱萍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胰腺炎动物实验
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刘忠关凤林沈忠义胡祥陈海龙尚东
关键词:胰腺
急性胰腺炎时促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时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本组 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轻症急性胰腺炎 (mildacutepancreatitis,MAP) 13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 19例。观察入院后第 1、3、5、7日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评分 (APACHEⅡ )、BalthazarCT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6、IL 8、IL 10和IL 12的变化。结果入院第 1日MAP组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CT评分分别为(5 6± 2 1)和 (1 5± 0 6 ) ,SAP组为 (13 6± 4 3)和 (6 3± 1 5 ) ,2组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CT评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1) ;入院第 1日MAP组患者血清IL 6、IL 8、IL 10、IL 12的水平分别为 (9± 3)pg/ml、(4 1± 16 )pg/ml、(7 9± 2 3)pg/ml、(12 9± 30 )pg/ml,SAP组分别为 (6 4± 14)pg/ml、(5 1± 18)pg/ml、(6 9± 1 7)pg/ml、(6 4± 14)pg/ml,2组IL 10 /IL 6、IL 12 /IL 6、IL 12 /IL 8的比值差异有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1)。结论IL 6、IL 8和IL 10、IL 12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度有关 ,综合BalthazarCT评分。
尚东关凤林陈海龙李克军王锋刘忠王春敏胡爱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类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促炎症因子抗炎症因子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9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刘忠胡祥沈忠义白云清安伟德田大宇
关键词:外科手术
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和Fas/Fas配体表达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移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Fas/Fas配体(FasL)的表达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同基因移植组和异基因移植组。分别于术后第3、5、7天处死受体,取移植胰腺,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检测Fas/FasL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胰腺腺泡细胞,同基因移植组有散在的腺泡细胞凋亡,AI在术后无明显变化,Fas/FasL表达阴性;异基因移植组在术后第3、5、7天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发生率逐渐增加(28.40±3.75,39.40±5.59,57.30±8.53,P<0.01),Fas/FasL表达逐渐增强,AI与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s=0.932,P<0.01)。结论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和Fas/FasL表达在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凋亡指数对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忠关凤林胡祥
关键词:腺泡细胞FAS/FAS配体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7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5例PG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如出血、幽门梗阻等)选择手术、药物、手术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电话方式随访至2013年2月,收集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情况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肿瘤部位:胃窦部26例、胃体部17例、胃底部5例、贲门部3例、胃体及胃窦部4例.胃镜检查结果:溃疡型46例、结节肿块型5例、弥漫浸润型4例.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B细胞淋巴瘤53例,T细胞淋巴瘤1例,未明确分型1例.53例B细胞淋巴瘤中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36例,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17例.其临床分期:Ⅰ期23例、Ⅱ期23例、Ⅲ期4例、Ⅳ期3例.治疗方法:55例患者中23例采用手术治疗,14例采用药物治疗,17例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1例未治疗.53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7 ~ 13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9%、7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PG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x2=9.34,6.59,88.01,P<0.05),而治疗方式不影响PGL患者的预后(x2=3.6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是影响PG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 =5.758,2.231,95%可信区间:2.536~ 13.073,1.370 ~3.625,P<0.05).结论 对于PGL患者,治疗应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是影响PG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李俊强刘忠胡祥
关键词:原发性胃淋巴瘤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