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勇
- 作品数:53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大白菜果胶甲酯酶基因BrPME1的克隆及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克隆大白菜果胶甲酯酶基因,为进一步探讨果胶代谢在大白菜育性调控中的分子机制提供帮助。【方法】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大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02’可育株(msms)和不育株(Msms)花蕾的基因表达谱,在可育株混合花蕾cDNA中扩增出1条特异条带TDF-24,通过RACE技术扩增该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所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特性,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该基因编码大白菜果胶甲酯酶(EC 3.1.1.11),被命名为BrPME1(GenBank登录号:HM185497)。BrPME1全长cDNA序列为1 290 bp,编码1个包含363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BrPME1蛋白N末端1—23位为信号肽,成熟蛋白含有保守的果胶甲酯酶酶活结构域,而不含酶活抑制位点。预测BrPME1蛋白含有10个磷酸化位点、1个酰胺化位点和6个N端豆蔻酰基化位点。BrPME1在两用系不育株花蕾中表达量很低,在可育株的大花蕾以及成熟花药中高水平表达。【结论】BrPME1是一个受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抑制的果胶甲酯酶基因家族成员。
- 刘志勇李承彧叶雪凌王晓霞冯辉
- 关键词:大白菜复等位基因细胞核雄性不育果胶甲酯酶基因表达
- 借助游离小孢子培养和EMS诱变创制大白菜突变体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借助游离小孢子培养和EMS诱变创制大白菜突变体的方法,在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利用EMS溶液对小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在培养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中筛选和鉴定突变体。该方法旨在快速创制出纯合的大白菜突变体,为大白菜...
- 冯辉黄胜楠刘志勇李丹扬姚润鹏章云李承彧冀瑞琴王玉刚
- 文献传递
- 青梗菜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 冯辉王玉刚李承彧刘志勇冀瑞琴林桂荣纪淑娟马云启李东杨硕杨晓飞辛彬付颖
- 该项成果是沈阳农业大学蔬菜遗传育种课题组在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白菜和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以及辽宁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蔬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在成果推广过...
- 关键词:
- 关键词:青梗菜品种选育蔬菜
- 基于游离小孢子培养和60Co-γ射线诱变的大白菜突变体的创制与鉴定
- 随着大白菜基因组序列的释放,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功能基因组阶段,突变体库的构建是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基础.为了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创制出大白菜突变体,选取大白菜'福田50' DH系中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
- 黄胜楠刘志勇李丹杨姚润鹏冯辉
- 关键词:大白菜诱变小孢子培养突变体
- 一种具有花药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花药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本发明提供的启动子为下述a)或b)或c):a)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片段;b)与a)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同一性,且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c)在严格条...
- 刘志勇王楠叶雪凌冯辉梅发博
- 文献传递
- 提高大白菜与小白菜杂种小孢子胚诱导率及直接成苗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大白菜与小白菜杂交种游离小孢子培养胚状体诱导率及直接成苗率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成苗率低、培养周期长的问题。该方法通过使用添加浓度为40μM的抗生长素2-(4-氯苯氧基)异丁...
- 冯辉章云王爱杰刘志勇李承彧王玉刚冀瑞琴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白菜根肿菌生理小种的单孢分离方法
- 一种大白菜根肿菌的单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冻盒滤纸培养:将含有单孢的琼脂块移入冷冻盒中,置滤纸培育的大白菜幼苗根上进行接菌;先在冷冻盒中进行暗培养;让琼脂块接触到根毛,便于根肿菌的侵染;过渡培养:生长6天后进行水培培...
- 冀瑞琴冯辉刘一凡王赛章云李承彧王玉刚刘志勇黄胜楠
- 乌塌菜核雄性不育系花蕾败育相关基因的cDNA-AFLP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本研究利用cDNA-AFLP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乌塌菜核不育系败蕾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到64个与花蕾败育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TDF)。选取42个进行测序,获得的序列信息在BRAD和NCBI数据库上进行同源性比对,其中同源性大于90%的TDF有16条,功能涉及能量代谢、逆境响应、转录和翻译、信号转导、抗病与衰老、氨基酸的合成与加工、跨膜运输等方面。通过QRT-PCR技术对表达模式进行验证,结果与cDNA-AFLP一致,无假阳性条带。选取3个同源性较高的TDF,采用QRT-PCR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49在不育系败蕾期表达受到抑制,而在开花期大花蕾、叶片、萼片、花瓣等组织中高水平表达;与之相反,H41和H59在不育系开花期表达受抑制,而在败蕾期大花蕾、萼片、花瓣、花药中高水平表达。
- 王秋实刘志勇冯辉
- 关键词:乌塌菜基因表达CDNA-AFLP
- 一种鉴定白菜型油菜种皮颜色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白菜型油菜种皮颜色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InDel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所述InDel分子标记,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高通量...
- 王玉刚张迎欢冯辉冀瑞琴李承彧刘志勇章云黄胜楠任杰
- 青梗菜黄化突变体pylm遗传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在自日本武藏野种苗公司引进的青梗菜杂交种华冠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再生DH系中,发现了一个能稳定遗传的黄化突变体,命名为pylm。与正常的青梗菜相比,pylm外型细弱,植株通体黄化,且下胚轴异常伸长。在幼苗7周大时,对突变体和对照材料的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突变体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了62%、75%、58%和66%。对突变体和对照材料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对突变体叶片中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与对照相比,突变体中的叶绿体形状不规则,且内部结构不完整。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pylm的黄化性状受2对隐性重叠基因(py1和py2)互作控制。根据黄化性状的遗传规律,提出了突变体pylm的遗传模型,并利用此遗传模型结合遗传学原理,以突变体pylm与大白菜DH系F_T杂交所构建的F_3和F_4家系,对黄化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利用本研究所获得的只在单一位点存在差异的F_4家系,可以将2对黄化突变基因(py1和py2)分开研究,为2对突变基因彼此分离分别定位创造了可能。本研究结果为精细定位和克隆黄化突变基因,探明2对基因互作控制植株黄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张琨刘志勇单晓菲刘文杰梅发博屈高扬范伟强冯辉
- 关键词:青梗菜黄化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