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开云

作品数:11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儿
  • 3篇变应原
  • 2篇毒性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免疫
  • 2篇头痛
  • 2篇气管
  • 2篇螨变应原
  • 2篇屋尘螨
  • 2篇屋尘螨变应原
  • 2篇哮喘
  • 2篇联合阿奇霉素
  • 2篇免疫
  • 2篇脑炎
  • 2篇儿童
  • 2篇肺炎

机构

  • 11篇扬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刘开云
  • 5篇张融
  • 4篇祝凤霞
  • 2篇徐金梅
  • 2篇房伶
  • 2篇吕翔
  • 1篇柳健
  • 1篇陈扬
  • 1篇张钰
  • 1篇谢鹏飞
  • 1篇刘凤
  • 1篇吴明赴
  • 1篇周维克
  • 1篇黄国平
  • 1篇孙先军
  • 1篇孟令玲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江苏省第十三...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经皮给药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婴儿迁延性腹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肠道黏膜保护剂、肠道益生菌及补液等治疗,对照组继续予以母乳或普通配方奶喂养,治疗组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超声导入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同时改予无乳糖奶粉喂养。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经皮给药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刘开云刘凤
关键词:迁延性腹泻婴儿中药经皮给药超声导入无乳糖奶粉
过敏儿童进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预防及处理被引量:3
2014年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病因治疗的治疗方法[1],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及哮喘的治疗,多项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已证实免疫治疗的疗效[2-4]。但是变应原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致死性的不良反应。本院自2011年7月成立儿童脱敏中心开展 SIT 疗法以来,至2014年4月已经有39例进行脱敏治疗,现对 SIT 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今后治疗过程中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一定参考。
祝凤霞徐金梅吕翔刘开云张融房伶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安全性
病毒脑患儿脑脊液β-内啡呔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01年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 2 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和 10例无任何神经系统疾患的患儿脑脊液中 β EP含量。以探讨 β 内啡呔在病毒性脑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并为纳络酮治疗病毒性脑炎提供理论依据。发现病毒脑组脑脊液中β E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孙先军陈扬柳健刘开云张融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Β-内啡呔脑脊液儿童
儿童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疗法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病因的治疗方法,但是变应原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致死性的不良反应。本院自2011年7月成立脱敏中心开展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疗法(SCIT)治疗,至2012年12月已经有32例患儿接受脱敏治疗,现对32例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将SCIT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的治疗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为今后SCIT治疗实践时避免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祝凤霞张融徐金梅房伶吕翔刘开云
关键词:免疫疗法安全性
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究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使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RMPP患儿,分为a、b两组,各30例。b组患儿单独使用阿奇霉素实施治疗,a组患儿使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b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RMPP患儿,可有效提升患儿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刘开云
关键词: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甲泼尼龙
病毒性脑炎恢复期头痛原因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恢复期头痛原因。方法做脑血流图检查、测血压、复查脑电图(必要时做头颅CT检查)、五官科检查。结果①18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有头痛表现者53例(28.5%)。②53例中,腰穿后低压性头痛3例,眼睛屈光不正引起者1例,慢性鼻炎、鼻窦炎3例,病因不明2例,脑血管痉挛44例。③脑血管痉挛44例中,中度以上痉挛16例(36.36%),轻度痉挛19例(43.18%),痉挛趋势9例(20.46%)。结论脑血管痉挛是病毒性脑炎恢复期头痛的主要因素,尼莫地平治疗有效。
刘开云张融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头痛脑血流图
血管性头痛一小儿头痛的重要原因
目的:近年来小儿头痛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患儿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探讨引起小儿头痛的原因,我们对临床上表现为头痛的患儿进行系统检查(血压、血电解质、五官科和眼科的检查、脑电图及脑血流图检查),发现相当比...
张融刘开云
文献传递
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确诊的4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联合组(n=21),对照组患儿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症状(哮鸣音、喘憋、咳嗽等)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的FEV1、FVC、FEV1/FVC、PEF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要好于对照组,但两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开云周维克孟令玲祝凤霞
关键词:布地奈德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儿童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被引量:7
1997年
作者检测了3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以及36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发现胆红素脑损伤主要表现为Ⅰ、Ⅴ波潜伏期延长,Ⅲ~Ⅴ波及Ⅰ~Ⅴ波峰间或异常,异常BAEP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患儿胆红素浓度的升高,异常BAEP发生率逐渐增加。本文结果表明,BAEP检测是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胆红素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可随访预后.
吴明赴谢鹏飞黄国平陈晓美张钰刘开云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中选取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分组法。研究组30例采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参照组30例给予红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3.33%,高于参照组的73.33%(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26.67%(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利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具有很高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刘开云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