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卫
- 作品数:75 被引量:37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按法操作的三大要素在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14年
- 按法操作是中医中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强调与重视手法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学生要想学精按法,就得按照特定的技巧与规范的动作要领去学习。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学生的刻苦练习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深刻的体会按法的奥秘。本文简要介绍按法操作的三大要素在教学中的运用。
- 李武李铁浪彭亮刘小卫王德军杨舟陈恒
- 关键词:按法教学
- 牵张训练配合“平衡阴阳”电针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足内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踝关节牵张训练配合"平衡阴阳"电针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足内翻的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踝关节背屈被动牵张训练,研究组增加"平衡阴阳"电针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2 d。采用静息状态足内翻角度的测量、简化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和Brunnstrom下肢功能分期评定,对患者足内翻程度和下肢运动功能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静息状态足内翻角度、FMA评分及Brunnstrom下肢功能分期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研究组静息状态足内翻角度、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Brunnstrom下肢功能分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踝关节牵张训练配合"平衡阴阳"电针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足内翻可明显改善足内翻角度,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踝关节牵张训练。
- 周璐谢辉陈锐何可刘小卫艾坤
-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期足内翻电针平衡阴阳
- 不同部位按法对慢性疼痛激痛点大鼠模型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局部按法、对侧按法和远端按法刺激对慢性疼痛激痛点大鼠模型局部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意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以钝性击打结合离心运动法在大鼠左侧大腿内侧肌建立激痛点模型,造模成功后,符合评价标准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局部按法组、对侧按法组和远端按法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不予干预,其余各组分别以自制按法刺激器干预14 d,局部按法组以按法刺激激痛点局部,对侧按法组以按法刺激激痛点对侧肢体,远端按法组以按法刺激激痛点同侧“太溪”区域。以电生理仪器记录激痛点局部肌电图,以软组织张力测定器检测激痛点软组织张力,以压痛测试仪检测激痛点机械痛阈值。干预结束后取左侧大腿内侧肌或激痛点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机械痛阈值降低,软组织张力升高,自发电活动明显,形态学有明显改变,P物质和CGRP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局部按法组、对侧按法组和远端按法组机械痛阈值提高,软组织张力、自发电位频率和振幅、P物质和CGRP含量降低(P<0.05),其中,局部按法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且对形态学改善作用明显,对侧按法组对肌电图、CGRP和P物质的改善作用优于远端按法组(P<0.05)。结论 局部按法、对侧肢体按法和远端“太溪”按法刺激均可以缓解激痛点疼痛,降低软组织张力和自发电活动,可能与抑制P物质和CGRP的高表达有关;激痛点局部按法的作用最佳,对侧按法次之,最后是远端“太溪”区域按法。
- 蒋全睿刘丹潘杰灵艾坤李江山刘小卫李武
- 关键词:激痛点
- “推拿学”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3
- 2022年
- 虚拟仿真教学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发展重要方向之一。教学团队在“推拿学”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将人体结构透视、骨骼3D建模、生物力学、动画情境等虚拟仿真教学展示手段综合运用于不同类别推拿手法和临床应用情境的虚拟仿真教学中,系统地构架了“推拿学”虚拟仿真教学体系,为“推拿学”远程线上教学提供了较好的课程辅助平台和教学形式,对于解决“推拿学”线上教学难点可以起到积极辅助作用。
- 彭亮陈楚淘刘小卫杨舟葛君芸
- 关键词:推拿学课程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 整体经络推拿法的临床运用与立论依据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整体经络推拿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十二经脉循行走向规律,在十二经脉循行相应的体表、腧穴上,施展不同的推拿手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消除疲劳的一套养生保健推拿方法。它的特点是推拿手法的作用部位、顺序、方向,是按十二经脉循行、顺序、走向规律,即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的规律来操作的,在所有的十二经脉相应的体表上施展了手法。其立论依据主要是中医整体观和经络学说理论。主要适用于养生保健、亚健康干预和某些疾病的治疗。
- 周国平李江山刘小卫
- 关键词:亚健康养生保健
- 推拿治疗筋痹的理论探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筋痹以结筋病灶点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上以筋急疼痛、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多因机体卫阳不足,风寒湿邪客于筋脉,或筋劳骨伤,筋脉闭阻,或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所致。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出推拿治疗筋痹的理论包括5个方面:局部结筋病灶点的直接刺激,以舒筋解结;循经络刺激,以疏通经络气血;针对病因治疗,以温经散寒和活血化瘀;筋骨同治,以达骨正筋柔;整体治疗,以祛邪扶正,补益肝肾。
- 刘丹李武潘杰灵曾洋刘小卫李江山
- 关键词:推拿筋痹结筋病灶点中医理论
- IgA肾病被引量:2
- 2011年
-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又称Berger病,是指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病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或伴有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呈肾病综合征表现。
- 蔡光先郑爱华宁泽璞陈志鹏谭英钟艳刘小卫
- 关键词:IGA肾病辨证治疗
- DHS与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比分析DHS螺钉内固定与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 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就诊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DHS组(治疗组)30例和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组(对照组)30例,并对其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32例,优良率93.33%,对照组30例,优良率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1年Harris评分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
- 邓胜利刘小卫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DHS内固定
- 一种按揉装置及实验动物按揉手法刺激模拟器
- 本发明属于按摩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旋转动力件、驱动件和按摩件,还包括安装架和至少3个弹性件,至少3个弹性件呈环形阵列设置,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按摩件和安装架连接,所述驱动件偏心设置在旋转动力件的输出轴上,弹性件拉动按摩件与驱...
- 李武李江山冯祥于隽刘小卫蒋全睿龚智超刘丹肖和李桃智慧刘磊张思懿
- 文献传递
-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5例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对2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术,经胸腰段前侧胸膜、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其中z-plate铜板内固定16例,Ventro Fix固定6例。植骨材料均为自体髂骨或肋骨。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3.2年,平均2.1年,除2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经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愈合。其余均无特殊并发症,切口均甲级愈合。18例存在不同程度后凸畸形,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9,随访平均丢失2.1。术后3个月融合率达57.0%,术后半年达83.0%,术后1~2年脊柱融合率达95.7%,全部病例未发生植骨块移位、沉陷。17例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术后均有明显改善,Frankel C级恢复至E级6例;B级恢复至D级4例,B级恢复至E级4例;D级恢复至E级3例。结论: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靠,但仍需更进一步大样本观察以确信临床疗效。
- 邓胜利刘小卫
- 关键词:病灶清除胸腰椎结核内固定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