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坦坦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垂体原发性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的:报道1例原发于垂体的罕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垂体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镜下肿瘤由排列呈片状的小至中等大小的细胞构成,于蝶窦黏膜内弥漫性生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圆形,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染色质粗块状,核分裂多见,胞浆稀少。免疫表型:肿瘤细胞LCA、CD20、CD79α弥漫阳性,CD99弱阳性,FSH、LH、ACTH、GH、Pro、TSH、AE1/AE3、EMA、CD3、CD45RO、CD117、PLAP均阴性,Ki-67显示肿瘤细胞增殖指数约80%。结论:垂体原发性淋巴瘤(PPL)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
- 刘坦坦张兆祥李昂杨守京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垂体
- 形态似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淋巴结髓系肉瘤的病理诊断
- 目的 探讨淋巴结髓系肉瘤(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淋巴结髓系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发生淋巴结的髓系肉瘤病例进行临床、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10岁。双侧...
- 余璐刘坦坦杨守京
-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其临床及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合随访结果进行讨论。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33~72岁,平均47.9岁。发生部位:肾脏、前列腺、腹膜后、小脑幕、肩胛区、枕部和足底。肿瘤直径2.8~11.2cm。镜下:尽管部分病例中仍保留良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特殊形态学特征,但所有病例都具备一些恶性的指征,包括瘤细胞密度较高、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4个/10HPF)以及出血和坏死。除以上特点之外,本文病例中有一例局灶出现上皮样分化,即卵圆形或圆形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或假腺样排列。免疫表型:vimentin呈弥漫强阳性表达,CD34、CD99和BCL-2表达情况各不相同,STAT6阳性率为85.7%。另外,2例病例局灶表达Keratin,1例局灶表达EMA,1例局灶表达Calponin。结论:本文综合分析了七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而且首次报道了1例"具有上皮样特征的"MSFTs。与经典型良性SFT不同,大部分MSFTs或多或少缺失三种标志物(CD34、CD99和BCL-2)的表达。MSFTs的预后不佳,易复发和转移。
- 刘坦坦张兆祥马世荣王映梅胡沛臻杨守京
- 关键词: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理诊断
- 前列腺导管腺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对前列腺导管腺癌(prost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及总结,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以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前列腺导管腺癌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研究。结果:7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68.43岁(59~75岁),肿瘤主要位于前列腺外周带和中央带,切面灰白、实性、质硬、结节状。多数病例为混合型PDA,与腺泡细胞癌混合存在。PDA肿瘤细胞呈柱状、假复层排列,细胞核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细胞浆呈嗜双色性,组织学结构主要为乳头状,此外也具有筛状、微乳头及囊性乳头状等结构。少数病例中肿瘤细胞缺乏显著多形性,细胞核位于基底部,核仁不明显,呈单层或假复层排列,细胞增殖活性较低,构成PIN样结构。肿瘤细胞阳性表达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serum acid phosphatase,PSAP)和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lpha-methylacyl coenzyme A racemase,AMACR),阴性表达基底细胞标记物(高分子量角蛋白及p63),Ki-67增殖指数为2%~25%。结论:PDA是前列腺癌中一种少见的亚型,较腺泡细胞癌更具有侵袭性,患者预后更差,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 刘坦坦贾旭春王映梅于舒鸿周汝张静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导管腺癌临床病理
- 抗DIXDC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在大肠癌的分布研究
- 目的:制备抗DIXDC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抗DIXDC1抗体的特性;初步观察DIXDC1蛋白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定位表达情况,为以后研究DIXDC1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方法:分别将构建...
- 刘坦坦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大肠癌
- 文献传递
- 联合检测E-cadherin,VEGF表达水平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E-钙粘素(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共83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对E-cadherin及VEGF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E-cadherin在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及卵巢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1%、44.44%及25.00%,VEGF在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及卵巢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76%、33.33%及83.33%,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及VEGF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有关(P<0.05)。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E-cadherin与淋巴结转移关系不大(P>0.05)。E-cadherin及VEGF表达呈负相关(r=-0.472,P<0.05)。结论:E-cadherin低表达及VEGF高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密切关系。
- 唐晓梅刘坦坦张红娟王三喜敬源
- 关键词:卵巢良恶性肿瘤E-钙粘素
- 甲状腺原发性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伴颈内静脉瘤栓和淋巴结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于甲状腺非常罕见的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clerosing epithelioid fibrosarcoma,SEF)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甲状腺原发性SEF进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电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灰红不完整甲状腺及周围肌肉组织,其内触及质硬结节2枚,包膜不完整,切面灰白、灰红,局部似钙化。光镜下见肿瘤由形态较一致的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上皮样细胞构成,呈巢状、条索状或腺泡状排列,分布在大量玻璃样变性的纤维组织中。肿瘤伴大量坏死,微血管浸润,局部区域肿瘤细胞密度较高,核异型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弥漫阳性,而CK(AE1/AE3)、S-100、HMB-45、CD34、SMA、desmin等均为阴性,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高达56%。另外,β-catenin核旁点状阳性,MDM2和p53核阳性。电镜显示肿瘤富含粗面内质网,具有纤维母细胞分化特征。患者进行手术扩大切除并辅以术后化疗,术后2个月复发,发现"黄豆"大小包块。结论 SEF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可能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转变为高度恶性肿瘤,并侵犯血管,发生淋巴结转移。另外,CDK4、MDM2和p53蛋白过表达可能与该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刘坦坦王云峰李静王映梅杨守京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软组织肉瘤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
- 胃肠道钙化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胃肠道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胃肠道CF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发病部位:胃4例、小肠2例、直肠1例。临床表现:发生于胃的患者主要为上腹痛,发生于小肠的1例患者出现肠套叠,其余为体检或手术偶然发现,大体为黏膜下直径0.7-4cm包块。镜下见肿瘤边界清晰,主要由丰富的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构成,呈漩涡状、束状及席纹状排列,肿瘤细胞呈梭形,无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7例均可见散在分布的砂砾体及多少不一的炎细胞浸润,2例可见营养不良性钙化。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阳性,1例CD34局部阳性,1例可见CD117散在阳性细胞,desmin、DOG1、S-100、SMA、H-caldesmon和ALK均阴性,β-catenin胞核阴性,Ki-67增殖指数1%-3%。7例患者6例无复发,1例失访。结论 C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发生于胃肠道者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及检查无特异性,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较易诊断,但需与其他间叶源性疾病鉴别。
- 贾旭春刘坦坦储玮李增山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