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利斯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叙事
  • 4篇欲望
  • 4篇欲望化
  • 4篇欲望化叙事
  • 4篇文学
  • 3篇心理
  • 2篇代文
  • 2篇电影
  • 2篇语言
  • 2篇语言文学
  • 2篇市场经济
  • 2篇思潮
  • 2篇终极关怀
  • 2篇精英
  • 2篇精英意识
  • 2篇后现代思潮
  • 2篇汉语
  • 2篇汉语言
  • 2篇汉语言文学
  • 1篇当代文学

机构

  • 9篇呼和浩特职业...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铜仁学院
  • 1篇铜仁职业技术...

作者

  • 13篇刘利斯
  • 2篇王海霞
  • 1篇余颖
  • 1篇水汶
  • 1篇董莉
  • 1篇刘明智
  • 1篇陈明霞

传媒

  • 1篇甘肃农业
  • 1篇云南电大学报
  • 1篇攀枝花学院学...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 1篇广州广播电视...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山东广播电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书架(古代文学)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书架(古代文学)。;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盛放古代文学书籍。;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整体形状设计。;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刘利斯王海霞刘子冰
汉语学习机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汉语学习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学习汉语知识。;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王海霞刘利斯夏立华
欲望化叙事成因分析
2010年
欲望化叙事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无法阻挡、不容回避的文学现象,它之所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文本的重要特征与核心主题,是与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西方后现代文艺思潮的渗透,作家精英意识的消解和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密不可分的。
刘利斯
关键词:欲望化叙事市场经济后现代思潮精英意识
90年代中国小说的欲望化叙事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步履进一步加快。随着商品经济意识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面推动与西方“后现代”多元化思潮的渗透,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方面普遍地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世纪终结处的文学现...
刘利斯
关键词:欲望化叙事终极关怀小说文艺学
文献传递
汉语言文学教具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汉语言文学教具。;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通过视频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刘利斯
论电影的审美距离被引量:1
2006年
审美的主客体之间有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而从物理与心理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审美距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电影审美距离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对电影审美的影响。
刘利斯
关键词:心理距离
对当代文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2006年
文学价值论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当代文学的价值取向问题一直是许多理论家、文学家以及人文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文学的价值取向有多种维度,由于文学具有社会人文性质和意识形态性质,这决定了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在于表现对人类精神的的深刻关怀、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丰富内涵。
刘利斯
关键词:文学价值当代文学人文精神历史内涵
欲望化——瑕瑜互见的叙事法则被引量:1
2012年
欲望化叙事是一种瑕瑜互见的叙事法则,对它应当进行客观中肯的评判。一方面我们要接受所处时代社会事实,肯定欲望化叙事合理性;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意识到欲望化叙事的局限。面对文学欲望化叙事存在的局限,新世纪的小说家在艺术手法上要从浅层次的感官欲望宣泄和展示中提升,使欲望化写作获得新的艺术支撑,形成新的范式。在精神信仰上文学还应该葆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使人不致沉沦于贪利和纵欲的深渊之中。
刘利斯
关键词:欲望化叙事生命意识终极关怀
误读——当作品与读者相遇被引量:1
2013年
文学的审美接受是作家所创作品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部文学作品既已问世,它的生命与价值的实现与否,一方面取决于文学作品自身,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审美接受。文本的开放结构是一个包含了无限可能性的开放体系,具体表现在文本结构中充满了若干的"空白"和"未定点",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探索,对其意义内涵进行填充。读者依据自己业已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和期待视野,对不定性文学作品进行填充完形,产生了极富创意的误读。
刘利斯
关键词:审美接受误读心理定势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之生命意识
2017年
《世说新语》较全面地记录了魏晋士人的言行,其中展现了魏晋乱世对当时士人心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面对生死,他们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敏感;面对死亡无限的感伤与绝望;面对生命极度的眷恋与珍惜。在此基础上,他们也对生命内涵与生存态度做了深沉而全面的思考。其面对生死的态度与思索表现出了尚情、尚才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的形成与汉民族乐生恶死的文化心理、魏晋士人延续汉承楚制的文学创作心理、汉末魏晋动荡的时局所造成的士人疏离政权的意识和侧重凸显自我的心理不无关系。
陈明霞余颖水汶刘利斯刘明智
关键词:《世说新语》美学特点文化心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