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军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胺酮配伍压宁定在妊高征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体会
- 2003年
- 王尔民王富强夏建光冯德军邱建磊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氯胺酮
- 心内直视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探讨
- 本文对心内直视手术返回ICU后,拔掉气管插管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概述再次气管插管的指征,指出了预防再次气管插管的措施.
- 李志魁张孝文冯德军王尔民
- 关键词:心脏手术气管插管生命指征预防措施
- 文献传递
- 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剖宫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利用1.73%碳酸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利用2%盐酸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阻滞平面范围、胎儿娩出的时间,观察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失血量的影响,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起效时间快,麻醉完善时间短,阻滞范围宽,胎儿娩出的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患者心率、血压、术中失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73%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可以有效地缩短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较为安全、可靠。
- 冯德军
- 关键词: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
-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 王成春冯德军黄艳丽王志文于爱军徐桂香刘梅
- 子宫口开大2-3cm是先行胎心监护及产妇生命体征监护30分钟,如无异常,于L3-4椎间隙行膜外穿刺,成功后将25号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穿入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2.5mg取出腰麻针,置管于硬膜外腔,以后每15-30分钟...
- 关键词:
- 关键词:低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
- 瑞芬太尼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的体会被引量:2
- 2004年
- 冯德军邵军马玉武刘可军
- 关键词:瑞芬太尼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麻醉阿片类镇痛药
- 克林澳在心内直视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王尔民田新民姜建阁李志魁李洪峰冯德军王福强潘美瑞
- 本课题组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对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大血管病、心脏瓣膜置换术等以及其他复杂性心内直视术患者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多期临床研究,进行克林澳的科研、临床经验总结,以期得...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内直视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高龄患者23例,均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苏醒、呼吸、血压等情况。结果:23例手术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快,均无缺氧、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及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选用静吸复合气管捕管全麻,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 冯德军
- 关键词: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0.75%盐酸罗哌卡因1.2ml,对照组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因1.2ml,2组均采用脑脊液稀释后蛛网膜下腔给药的方法,若术中麻醉效果不佳,可行硬膜外腔追加给药1.5%的利多卡因5~10ml。对比2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麻醉前后的SBP、MAP、HR、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12阻滞维持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运动阻滞完善,起效时间长。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SBP、MAP、HR、SpO2的变化不大,并且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运动阻滞完善,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效果较为安全、有效。
- 冯德军
-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
-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肛肠手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鞍麻、骶管阻滞麻醉与局部麻醉在盯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成三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鞍麻、骶管阻滞麻醉与局部麻醉的方法。观察术前、术中的镇痛、肌松效果,监测术中的HR、MAP、SpO2变化。结果鞍麻、骶管阻滞麻醉与局部麻醉的优良率分别是95%、87.5%、82.5%。鞍麻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骶管阻滞麻醉与局部麻醉组;而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三组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均无显著变化。鞍麻麻醉前HR、MAP、SpO2分别是(88.6±10.5)、(12.3±1.4)、(95.4±2.5);麻醉后分别是(93.5±15.3)、(10.5±1.2)、(97.5±1.5)。骶管阻滞麻醉前HR、MAP、SpO2分别是(89.9±11.2)、(12.1±1.6)、(95.6±2.6);麻醉后分别是(86.4±16.8)、(10.7 ±1.5)、(97.7±0.2)。局部麻醉前HR、MAP、SpO2分别是(87.5±11.3)、(11.8±1.7)、(96.2±2.3):麻醉后分别是(92.4±18.4)、(10.9±1.8)、(98.7±0.8)。结论在肛肠手术中应用鞍麻止痛完全,肌松满意,内脏牵拉反射轻,比骶管阻滞麻醉与局部麻醉的麻醉效果好,且操作简单,麻醉稳定、风险小,是肛肠手术的良好麻醉方法。
- 冯德军
- 关键词:肛肠手术鞍麻骶管阻滞麻醉局部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