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雪梅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炎症
  • 3篇细胞
  • 3篇哮喘
  • 3篇小鼠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哮喘炎症
  • 2篇粒细胞
  • 2篇阿奇霉素
  • 2篇TH17细胞
  • 1篇道炎症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多糖
  • 1篇多血管炎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清
  • 1篇隐球菌
  • 1篇症状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重庆市江津区...

作者

  • 7篇冉雪梅
  • 3篇程晓明
  • 3篇赵燕
  • 3篇王长征
  • 3篇黄毅
  • 2篇王开金
  • 2篇丁飞
  • 1篇蒋幼凡
  • 1篇王导新
  • 1篇陈进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累及肺部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us polyangiitis,GP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病理科2020年5月诊断的1例GPA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血液抗中性粒细胞核周型抗体(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型抗体(cytoplasmic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cANCA)2项,经皮肺穿刺标本进行HE染色和血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患者血液间接免疫荧光染色pANCA阳性,经皮肺穿刺术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坏死性血管炎、肉芽肿性血管炎,见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及组织细胞聚集;经皮肺穿刺术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血管内皮特异性细胞标志物CD31、CD34表达阳性。结论GPA常累及多器官,仅累及肺部的情况罕见。本例仅累及肺部血管炎,p-ANCA阳性,与大多数GPA不同,但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符合GPA特点,临床上容易误诊,需注意鉴别。
冉雪梅陈姗姗邱菊王开金
关键词:P-ANCA
阿奇霉素通过减弱Th17细胞功能活性改善小鼠哮喘炎症
目的:  构建Th17应答增强,从而导致气道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小鼠哮喘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阿奇霉素对这类哮喘的抗炎作用。  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内毒素(LPS)联合致敏、OVA激发的方法建立Th...
冉雪梅
关键词:哮喘阿奇霉素抗炎作用TH17细胞
阿奇霉素通过抑制Th17细胞功能活性改善小鼠哮喘炎症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小鼠哮喘炎症的作用。方法采用卵蛋白(OVA)+内毒素(LPS)联合致敏,OVA激发的方法建立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小鼠模型,4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阿奇霉素组、地塞米松组(n=12)。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activity,AHR);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外周血OVA特异性IgE及BALF中IL-17、TNF-α、IL-8、IL-5和IFN-γ浓度;Q-PCR检测肺组织Th1、Th2和Th17细胞分化。结果用OVA联合LPS的方法可以复制既有Th2活化和肺内嗜酸性细胞增多,又有Th17表达增强和明显中性粒细胞炎症的哮喘小鼠模型。与哮喘组比较,阿奇霉素组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同时还有BALF中IL-17、TNF-α、IL-8、IL-5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减少(P<0.05)以及AHR改善(P<0.05)。而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比较,虽然BALF嗜酸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但BALF中细胞总数、IL-17、TNF-α、IL-8水平及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阿奇霉素可抑制Th17细胞分化、减少炎症介质分泌从而抑制炎症细胞浸润,由此减弱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小鼠哮喘炎症。
冉雪梅赵燕黄毅王长征程晓明蒋幼凡
关键词:阿奇霉素TH17细胞中性粒细胞哮喘
脂多糖刺激对1,25-二羟维生素D_3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对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10-8mol/L 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的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经LPS刺激活化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及MHCⅡ表达,ELISA方法检测其分泌IL-12p70及IL-10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测定其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脂多糖刺激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形态类似于不成熟DC形态,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及MHCⅡ高表达,抑制IL-12p70分泌,促进IL-10分泌,抑制同种异体CD4+T细胞增殖。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的树突状细胞显示了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特性,能抑制脂多糖驱动的CD4+T细胞增殖,这为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治疗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黄毅程晓明赵燕冉雪梅王长征
关键词:25-二羟维生素D3树突状细胞脂多糖
构建以Th17应答为主致气道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小鼠哮喘模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动物模型。方法卵蛋白(ovalbumin,OVA)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致敏构建新哮喘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行肺功能测定,评估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类计数气道炎症细胞比例,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Q-PCR检测肺组织Th1、Th2和Th17细胞偏移情况。结果 OVA和LPS联合致敏可以诱发更剧烈的AHR。BALF分类计数显示嗜酸性粒细胞(EOS)和中性粒细胞(NEU)比例分别为(16.09±4.42)%和(28.63±8.89)%。病理学观察可见明显的哮喘样炎症改变。Q-PCR结果显示单独OVA致敏肺内T细胞主要向Th2方向偏移,联合致敏以向Th17方向偏移为主。结论成功构建以Th17应答占优势、肺内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动物模型。
赵燕冉雪梅黄毅程晓明王长征王导新
关键词:哮喘动物模型气道炎症中性粒细胞
肺纤维化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就诊的肺纤维化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5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的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肺功能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对肺纤维化患者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的表达水平与FEV_(1)/FVC、DLco%pred、PaO_(2)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及两者联合对肺纤维化患者诊断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 (95%CI:0.574-0.914),0.761 (95%CI:0.597-0.926),0.848 (95%CI:0.699-0.997)。血清MicroRNA let-7和MicroRNA-29联合应用对肺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优于两者单一应用。结论:肺纤维化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比正常人显著降低,且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诊断价值,可作为预测肺纤维化患者及其病情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胡学进陈进丁飞刘碧翠冉雪梅
关键词:肺纤维化肺功能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合并新型隐球菌1例被引量:1
2023年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状,在室温和泥土中呈丝状,因此大量存在于土壤和动物体内,尤其是含有鸟类粪便的土壤中含量更高^([1])。美国主要在西部地区流行,而我国主要流行区域是长江流域^([2])。虽然普遍易感,但是主要发生于免疫缺陷患者,其中包括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无免疫缺陷者感染更为罕见,由于该病少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容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荚膜组织胞浆菌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旨在提高对该病认识。
王开金夏庆弟丁飞冉雪梅刘碧翠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温度依赖性荚膜组织胞浆菌免疫抑制剂临床症状免疫缺陷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