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盼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80株,其中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mi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IRAB)50株,亚胺培南敏感株(imipenem 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ISAB)3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上述细菌对13种抗菌药的MIC,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EDTA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检测OXA-23、OXA-24、OXA-51、OXA-58、AmpC、IMP-1、IMP-4、VIM-2编码基因。结果 50株IRAB中MIC50>128mg/L的抗菌药有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西丁、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MIC50在32~128mg/L的抗生素有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MIC50<8mg/L的抗生素有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B。对30株ISAB,MIC50<8mg/L的药物有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多黏菌素B。IRAB和ISAB中AmpC酶表型阳性的分别为42株(84%)和9株(30%),金属酶表型检测全部阴性。IRAB中PCR检测到36株OXA-23阳性(72%)、45株AmpC阳性(90%),ISAB中PCR检测到4株OXA-23阳性(13.3%)、20株AmpC阳性(66.7%),IRAB与ISAB相比,OXA-23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p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均为阳性。结论 OXA-23是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
- 侯盼飞应春妹汪雅萍叶杨芹张灏旻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Β内酰胺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耐药性与主动外排泵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院内感染。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IRAB 50株,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ISAB)3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上述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加入外排泵抑制剂Phe-Arg-beta-Naphthylamide(PAβN)观察对亚胺培南MIC变化;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deB、adeR、adeS、adeJ、abeM基因。结果 50株IRAB中MIC50>128μg/mL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西丁、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MIC50在32~128μg/mL的抗菌药物有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MIC50<8μg/mL的抗菌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B。对30株ISAB,MIC50<8μg/mL的药物有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多黏菌素B。加入抑制剂,33株IRAB(66%)对亚胺培南的MIC有4~32倍的降低,ISAB无明显变化。根据PFGE图谱可分为7型,A型为主要流行株。PCR扩增,IRAB的adeB、adeR、adeS、adeJ、abeM基因检出率均>80%,与ISA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仁济医院IRAB存在播散流行,且有AdeABC、AdeIJK、AbeM等外排泵广泛存在。
- 侯盼飞杜坤应春妹胡付品徐晓刚
- 关键词: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耐药机制
- 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0年
-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近年来临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是医院内感染中分离的重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由于其生存力强、耐药谱广及耐药率高的特点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和主动外排增强。该文对鲍曼不动杆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机制,尤其是对外膜孔蛋白和主动外排系统机制进行了详细综述。
- 侯盼飞应春妹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