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聪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结构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氮磷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对流过不同结构型式混播草皮缓冲带径流中污染物迁移影响的分析,研究其对农田径流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TN、TP进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7.89 mg/L和1.04 mg/L的试验条件下,混播草皮缓冲带结构对农田径流TN、TP的去除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含有生态草沟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对TN、TP的去除能力明显强于单一缓坡和缓坡-阶梯结构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其对径流水TN和渗流水TN的质量浓度削减率分别为51.08%和58.75%,对径流水TP和渗流水TP的质量浓度削减率分别为51.31%和65.29%。
- 何聪刘璐嘉王苏胜周明耀
- 关键词:农田径流草皮缓冲带结构型式氮磷
- 不同宽度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氮磷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在前期调查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宽度的混播草皮缓冲带,研究其对农田径流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总氮、总磷进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7.89,1.04mg/L的试验条件下,3~12m宽度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对总氮、总磷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随着缓冲带宽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其中对渗流水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地表径流水,当草皮缓冲带宽度为12m时,对农田径流中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0%。最后通过数值拟合的方法计算当总氮、总磷去除率均达70%时,混播草皮缓冲带所需的适宜宽度。
- 何聪刘璐嘉王苏胜周明耀
- 关键词:径流
- 混播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氮磷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草皮缓冲带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去除氮磷效果最佳为目标,提出了将草皮混播技术运用到缓冲带的构建中,并筛选出了合理的草种混播比例。根据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相容性,选择扬州本地具有推广价值的草坪草本植物白花三叶草( Trifolium repens)与高羊茅( Festuca arundinacea)作为供试植被,研究不同草种混播比例下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总氮、总磷进水浓度分别为7.78~27.22 mg/L和0.47~1.61 mg/L的试验条件下,混播草皮的存在明显提高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且对渗流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径流,当白花三叶草与高羊茅混播比例为1∶3时,缓冲带对径流水和渗流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且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 何聪刘璐嘉王苏胜周明耀
- 关键词:草皮缓冲带混播比例径流农业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