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祥
- 作品数:35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控AKAP150减轻异丙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A激酶锚定蛋白150(AKAP150)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异丙酚诱导致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异丙酚组(Pro组)、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组(DP组)、AKAP150腺病毒+DP组(ADP组),每组20只。Con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Pro组注射异丙酚50 mg/kg(共2次);DP组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kg+异丙酚50 mg/kg;ADP组予腺病毒构建AKAP150敲除模型。水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AKAP150、PKA、NLRP3、GSDMD、IL-1β、IL-18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异丙酚处理后的海马组织细胞膜破裂,形成孔道,AKAP150、PKA表达下调(P<0.05),NLRP3、GSDMD、IL-1β、IL-18表达上调(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后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膜结构基本正常,AKAP150、PKA表达上调(P<0.05),NLRP3、GSDMD、IL-1β、IL-18表达下调(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激活AKAP150表达,使PKA活性增强,抑制NLRP3、GSDMD、IL-1β、IL-18表达来减轻异丙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海马组织细胞焦亡,并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
- 王迪杨剑何祥
- 关键词:异丙酚学习记忆
- 瑞芬太尼对兔离体心脏窦房结功能及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兔离体心脏窦房结功能及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体重2.0~2.5kg,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4、12ng/ml组(R1、R2组)。心脏取出后,连接于Langendoff离体灌注装置,并用K-H液(95%O2+5%CO2)进行恒温恒压逆行灌注。C组持续灌注正常K-H液40min;R1组、R2组灌注K-H液15min后,分别灌注含瑞芬太尼4、12ng/ml的K-H液25min。于灌注瑞芬太尼(正常K-H液,C组相应时点)前(T0)、灌注25min(T1)时记录HR、窦房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SNRT)、校正SNRT(CS-NRT)。随后取右心房心肌组织,检测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R1、R2组HR减慢(P<0.05),R2组SACT、SNRT和CSNRT明显延长(P<0.05),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和R2组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均较C组明显降低(P<0.05),但R1和R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可通过抑制窦房结功能和下调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表达减慢HR。
- 史静方开云何祥马国才高鸿安裕文
- 关键词:瑞芬太尼窦房结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 一种舒适型一体化扩阴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舒适型一体化扩阴器,包括扩阴器手柄和漏斗,所述扩阴器手柄上设置有上鸭嘴夹和下鸭嘴夹,所述上鸭嘴夹和下鸭嘴夹之间包裹有鸭嘴夹软性包装套,所述鸭嘴夹软性包装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上鸭嘴夹的顶部推拉处...
- 刘知音朱榕李晶蔡鹏何祥楼婷陈英罗婧杨婧杨慧
- 文献传递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离体家兔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β_1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离体家兔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β1肾上腺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引起心率减慢的原因。方法健康家兔32只,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8只。开胸后迅速取出心脏,将心脏连接于Langendorff离体灌注装置,用K-H液(95%O2+5%CO2)进行恒温恒压逆行灌注,平衡15min。A组(对照组):灌流正常K-H液;B组:灌注含异丙酚4μg/ml的K-H液;C组:灌流含瑞芬太尼4ng/ml的K-H液;D组:灌注含异丙酚4μg/ml+瑞芬太尼4ng/ml的K-H液。持续25min后,测定HR、窦房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SNRT)、校正SNRT(CSNRT)、房室传导文氏现象的最低心房起搏频率(WBR)和出现2∶1房室传导的最低心房起搏频率(2∶1BR)。测定完毕留取右心房心肌组织,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β1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D组与A、B、C组比较,心率明显减慢,SACT、SNRT和CSNRT显著延长(P<0.05),WBR和2∶1BR频率显著缩短(P<0.05);A、B、C组3组间各电生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D组与A组比较,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但C、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功能,从而导致心率减慢。
- 方开云何祥史静
- 关键词:异丙酚哌啶类受体肾上腺素能Β1心脏传导系统
- 一种临床麻醉插管固定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麻醉插管固定装置,涉及吸入式麻醉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麻醉机和吸气面罩,吸气面罩外侧安装有用于连接汇总多个连通管的汇总器,麻醉机通过用于输送麻醉气体的输送管和用于处理患者呼气的呼气管与汇总器连接,吸气面罩...
- 何祥洪慧侃彭林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肌松剂的残余阻滞能引起患者严重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是肌松剂临床应用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全身麻醉(全麻)后肌松残余作用的发生率可高达50%[1]。为减少残余肌松的危害,除应用更为短效的肌松剂、更有效的肌松拮抗剂及肌松监测外,寻找一种既能满足手术需要,又能合理控制肌松剂用量的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麻维持中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
- 方开云何祥史静谭立
- 关键词:芬太尼氟烷维库溴铵
- 一种临床插管麻醉辅助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插管麻醉辅助设备,包括充气气囊、负压机、导管、麻醉管、呼吸管和囊体,所述囊体套装在导管靠近底部位置处,所述充气气囊和囊体之间通过充气管进行连通,所述导管为内外双层管设计,导管一侧面上设置有输痰管,...
- 吴金丽何祥欧炜
- 文献传递
- 瑞芬太尼对兔离体心脏传导系统及心肌M_2胆碱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兔离体心脏传导系统及M2胆碱能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引起心率减慢的机制。方法:家兔32只离体心脏,随机分为C、R1、R2、R3四组,每组8只,C组灌注K-H液40 min;R1组、R2组和R3组先灌注K-H液15 min,再分别灌注含瑞芬太尼4、12或36μg/L的K-H液25 min;记录灌流瑞芬太尼前(T0),灌流10 min(T1)、20 min(T2)时的心率(HR)、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CSNRT);取右心房心肌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M2胆碱能受体的表达。结果:R1组于T1时点和T2时点与C组比较,虽然HR减慢,但SACT、SNRT、CSNRT测定无明显改变;R2组T1、T2时点较C组HR减慢,SACT、SNRT、CSNRT时程延长;T1和T2时点R3组较C组、R3组较R1组、R3组较R2组HR均显著减慢,SACT、SNRT、CSNRT时程明显延长;R2、R3两组T1、T2时点分别与T0比较,T2时点与T1时点比较,HR减慢、SACT、SNRT、CSNR时程延长;R1、R2、R3组心肌M2胆碱能受体表达均较C组显著上调;R2和R3两组较R1组、R3组较R2组M2受体蛋白表达上调。结论:瑞芬太尼可以使兔离体心脏的心率减慢,并抑制兔心脏的传导系统,这些作用均呈时间、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瑞芬太尼上调心肌组织M2受体有关。
- 史静高鸿安裕文方开云何祥马国才
- 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评价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Ⅱ或Ⅳ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尼可地尔组于麻醉诱导后以10~60μg·kg^-1·h^-1(3~15ml/h)速率静脉输注尼可地尔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6、12、24、48和72h(T1-5)和出院(T6)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cTnI和脑利钠肽(BNP)浓度。记录术前及术后心肌缺血事件或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心脏复跳时除颤情况、自动复跳情况、复跳时用药情况和复跳后心脏节律;记录术中及术后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尼可地尔组T2及T3时血清cTnI浓度、T2-6时血清BNP浓度降低,术中去甲肾上腺素及术后多巴酚丁胺用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除颤率、自动复跳率、复跳时用药率和复跳后心脏节律、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尼可地尔可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改善早期预后。
- 冯典方开云高敏刚绍鹏何祥蒋玲刘秀伦向道康
- 关键词:尼可地尔心肺转流术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 局部浸润镇痛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被引量:28
- 2014年
- 目的研究局部浸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多模式镇痛(M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拟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两组:局部浸润镇痛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d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手术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局部浸润镇痛组(n=30),于假体安置完成,缝合关节囊前于关节囊周围、切口周围浸润注射罗哌卡因2.5g/L,80ml,逐层关闭切口;对照组(n=30)直接缝合切口。术后两组患者均使用静脉患者自控式镇痛泵。观察2组患者术后4、24、48、72h和出院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术后24、48、72h及出院时术侧髋关节活动度,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48h内局部浸润镇痛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58,P〈0.05),48h以后局部浸润镇痛组患者疼痛程度稍低于对照组,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0,P〉0.05)。局部浸润镇痛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21,P〈0.05);术后24h内局部浸润镇痛组要求使用补救性阿片类药物的人次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发生率局部浸润镇痛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等全髋关节置换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局部浸润镇痛的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THA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而不增加THA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多模式镇痛是老年患者THA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 孙立田晓滨陈涛田家亮胡如印韩伟方开云何祥刘树春
-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关节成形术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