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屹 作品数:62 被引量:195 H指数:9 供职机构: 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腺性膀胱炎CK20、Ki67表达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20例腺性膀胱炎中细胞角蛋白20(CK20)、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67)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对20例腺性膀胱炎、20例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LTCC)、20例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HTCC)、25例正常膀胱组织的CK20和Ki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进行检测。结果腺性膀胱炎中CK20和K i67的表达与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差异性(P≤0.05)低于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组(P(0.01),且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性膀胱炎为一具有一定恶性变趋向的良性病变。 何屹 张志根 丁伟 楼国光 王逸民关键词:膀胱 腺性膀胱炎 细胞角蛋白20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8例的体会 研究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23~74岁, 平均41岁。右肾透明细胞癌1例,肿瘤大小10cm×5cm×5cm,左肾透明细胞癌1例,肿瘤... 杨林斌 蒋振华 俞增福 何屹 侯岩松 王华 顾燕琴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肾透明细胞癌 术中出血 文献传递 原发性附睾肿瘤(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为了提高对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已治疗的32例原发性附睾肿瘤。结果 其中良性30例,恶性2例,行肿瘤切除16例,附睾切除11例,患侧睾丸附睾切除3例,患侧根治性切除加腹膜后淋巴清除术2例。术前确诊仅为11例,余均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结论 原发性附睾肿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治疗有怀疑附睾肿瘤者应首选手术探查,良性者可行肿瘤或附睾切除,如为恶性则需行根治性睾丸切除加腹膜后淋巴清除术。 俞增福 蒋振华 方丹波 杨林斌 何屹关键词:肿瘤 原发性 附睾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2 2003年 何屹 张志根关键词: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IP 少见良性肿瘤 不同入路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 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经耻骨上膀胱造瘘、经尿道普通膀胱镜、经膀胱镜鞘输尿管镜等4种入路共治疗膀胱结石28例。结果手术一次性成功率89.3%。1例结石残留,1例结石无法固定改开放手术,1例结石核心为异物改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15~60min。结论气压弹道碎石术安全可靠,损伤轻微。以经膀胱镜鞘输尿管镜入路最佳,其次为经尿道普通膀胱镜入路,经尿道输尿管入路适用于尿道狭窄者,经耻骨上膀胱造瘘入路不主张使用。 杨林斌 蒋振华 俞增福 何屹 侯岩松 李海强 彭紫红关键词:气压弹道碎石 膀胱结石 开放性手术 铥激光与等离子电切在膀胱肿瘤切除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膀胱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对照组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1年内膀胱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手术相对于等离子电切更安全,术后出血更少,值得推广。 吴晓鸣 何屹 陈昊关键词:铥激光 膀胱肿瘤 等离子电切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CK20、Ki67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 探讨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IP)中细胞角蛋白20(CK20)、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67)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 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20例IP、20例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LTCC)、20例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HTCC)、25例正常膀 胱组织的CK20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IP中CK20和Ki67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低、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而高于正 常组。结论 IP是有一定增殖活性的良性肿瘤。 何屹 张志根 丁伟 王逸民 楼国光关键词:CK20 膀胱移行细胞癌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细胞角蛋白20 膀胱组织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2月~2006年12月该院45例BPH并膀胱结石患者,分别采用大力碎石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TURP、耻骨上小切口取石+TURP治疗。结果45例均1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80min,无电切综合征和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5~7d,排尿通畅。随访1~3年,IPSS由术前(26.7±5.6)下降至(6.3±0.5),最大尿流率>15mL/s。结论针对不同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合适的微创手术方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侯岩松 蒋振华 俞增福 杨林斌 何屹 王华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结石 手术 肾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与其病理分级的关系 2003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肾恶性肿瘤病理分级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端粒酶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32份不同病理分级的肾恶性肿瘤组织、32份肿瘤旁组织和6份正常肾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 结果 32份肾恶性肿瘤组织标本端粒酶表达阳性率 (81.25% )与肿瘤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率 (均阴性 )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均P<0.01) ;除1份为肾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病理学上不分级 ,其余31份肾恶性肿瘤组织标本中 ,病理分级Ⅰ级者端粒酶表达阳性率58.33% (7/12) ;病理分级Ⅱ级者端粒酶表达阳性率91.67 % (11/12) ;病理分级Ⅲ~Ⅳ级者端粒酶表达全部阳性 (7/7) ,病理分级Ⅱ~Ⅳ级者端粒酶表达阳性率高于病理分级Ⅰ级者 (P<0.05)。 结论 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高低与肾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王逸民 张志根 何屹 任国平 张微 梁毅 谢海洋 蔡松良关键词:肾肿瘤 端粒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行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比较行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长海医院同一手术组完成的134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组53例,2D腹腔镜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前、术后双侧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根治性肾切除手术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3D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93.40±45.14)vs(217.00±59.19)min,P=0.015]、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23.70±6.96)vs(26.60±8.10)min,P=0.032]及经手术的患侧肾GFR下降值[(12.70±6.49)vs(15.10±6.45)mL·min^(-1)·1.73m^(-2),P=0.036)均优于2D腹腔镜组,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发生并发症患者予以保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1~32个月,无患者发生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无患者出现局部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与传统2D腹腔镜相比,行3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有助于更好地保留肾功能。 谭海颂 汤晓晖 吴震杰 鲍一 时佳子 刘冰 何屹 王林辉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 肾肿瘤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