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争春
- 作品数:32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 1998年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杨凌李惠民杨绵本李维佳魏彩霞陈卫建梁瑞琼何争春刘青杨弘肖敏吕娅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望治愈白血病的最佳手段。我们于1997年初为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成功地进行了我省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 杨凌李惠民杨绵本李维佳魏彩霞陈卫建梁瑞琼何争春刘青杨弘肖敏吕娅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白血病异基因
- 大容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用于自体和异体移植被引量:3
- 2000年
- 温柏平李惠民杨绵本杨凌李维佳何争春陈卫健杨蜀云黎承平
-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自体移植异体移植
-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缓解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探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对中、大剂量阿糖胞苷(ID/HDAra蛳C)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化疗前用MTT法测定骨髓病变细胞对不同浓度Ara蛳C的药物敏感性,化疗时测定其血药浓度及脑脊液中药物浓度,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93.3%患者骨髓病变细胞对高浓度Ara蛳C敏感,其中28.6%对中浓度Ara蛳C敏感,所有患者对低浓度Ara蛳C不敏感。血浆中Ara蛳C浓度随滴注时间逐步上升,滴注结束后迅速下降,药物可顺利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该治疗毒副反应轻。结论ID/HDAra蛳C治疗既可强烈清除缓解后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又能有效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且毒副作用小,在体内代谢快,无药物累积。
- 何争春周挚曾云杨坚杨绵本杨策尧宋沧桑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
- 急性白血病体外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
- 1995年
- 急性白血病体外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何争春,周挚,梁瑞琼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药敏试验化疗迄今仍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如何能在体外短期内选择敏感的药物,从而组成对白血病细胞有最大杀伤力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于1991年10...
- 何争春周挚梁瑞琼
- 关键词:白血病药敏试验药物疗法合理用药
-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复发2例
- 2005年
-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复发时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供者单个核细胞并计算淋巴细胞输注量,回输给患者。结果1例ALL移植后半年复发,头2次输注供者淋巴细胞达短暂缓解,但很快复发,后2次输注无效,后改用其女儿淋巴细胞输注无效。另1例AML移植后8月复发,输注供者淋巴细胞1次无效。结论DLI用于Allo蛳BMT后复发的急性白血病需早期进行,此法是否可作为移植后预防复发的手段常规进行值得进一步探索。
- 李维佳温柏平何争春李惠民
- 关键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骨髓移植复发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 1999年
-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经1年常规治疗无效,施行无照射预处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移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后5天为O,持续25天,第31天>05×109/L,第39天>15×109/L;血小板9天为0,持续28天,第37天>20×109/L;+45天骨髓增生活跃,各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基本正常;血清球蛋白从移植前80g/L降至29g/L;第55天IgM由原325g/L降至28g/L;第65天外周血常规恢复正常。观察9个月,各项临床及有关实验室指标均正常。结论本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施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国内首例,已获植活,近期疗效良好。
- 杨凌李惠民温柏平杨绵本李维佳柴文琳陈卫建何争春杨坚杨蜀云金银慧茆尤尤刘娟谭琳
- 关键词: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造血干细胞移植
-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瘤患者Bcl-2/IgH融合基因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本研究目的是检测滤泡性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bcl-2/IgH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以SYBR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0例患者外周血和(或)骨髓bcl-2/IgH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中4例患者bcl-2/IgH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bcl-2/IgH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的病例中,骨髓和外周血bcl-2/IgH融合基因的相对拷贝数分别为4.23和2.73,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107),而治疗前后融合基因的相对拷贝数均数分别为3.61和2.69,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0),初诊及复发组的bcl-2/IgH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p=0.008),在4例患者的外周血bcl-2/IgH融合基因动态监测结果中,1例患者在临床复发前3个月bcl-2/IgH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bcl-2/IgH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疾病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初诊及复发患者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高,而缓解患者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低,治疗后融合基因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cl/IgH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临床疾病进程有关,检测外周血是比较可行的。
- 张学美徐明刘华李惠民李云涛何争春
- 关键词:淋巴瘤实时定量PCR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
- 2007年
- 曾云黄东谭琳李维佳何争春杨弘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 马利兰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引量:3
- 1995年
- 马利兰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杨绵本,何争春,梁瑞琼,杨弘马利兰(Myleran)用于治疗CML已逾40年,其后虽又"有羟基脲、二溴甘露醇、去水卫茅醇、合520、靛玉红等药物用于治疗CML但由于马利兰疗效高(有效率>90%),副作...
- 杨绵本何争春梁瑞琼杨弘
- 关键词:马利兰再生障碍性贫血
- 健康供者PBSC动员采集及部分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 2000年
- 何争春温柏平杨绵本李惠民金银慧杨蜀云
- 关键词:细胞因子PBSC健康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