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井艳红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音乐
  • 5篇声乐
  • 3篇民族声乐
  • 3篇教学
  • 3篇高校
  • 2篇乐教
  • 2篇教学模式
  • 2篇高校音乐
  • 2篇歌剧
  • 2篇表演
  • 1篇电影
  • 1篇电影音乐
  • 1篇学理
  • 1篇演唱
  • 1篇演奏
  • 1篇艺术
  • 1篇音乐表演
  • 1篇音乐表演专业
  • 1篇音乐教育
  • 1篇音乐专业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5篇井艳红
  • 1篇朱保历
  • 1篇刘颖

传媒

  • 2篇艺术教育
  • 1篇北方音乐
  • 1篇戏剧之家
  • 1篇音乐时空
  • 1篇作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大舞台
  • 1篇中国高新技术...
  • 1篇传媒论坛
  • 1篇音乐大观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黄河之声
  • 1篇当代音乐
  • 1篇艺术评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豫剧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2
2019年
豫剧是诞生并且兴盛于河南的戏曲艺术形式,带有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与地域特色,在唱腔方面豪迈淳朴,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意识,同时也继承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碰撞逐步加剧,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很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水平下降,给豫剧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危机。为了有效渡过这样的危机,必须充分了解当前豫剧的发展困境,发现豫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提出优化改进措施,助推豫剧的传承发扬。
井艳红
关键词:豫剧传承发展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社会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既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实现教学目标,也能够充分体现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鉴于此,本文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社会实践的必要性谈起,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井艳红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社会实践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因素探析
2012年
贾科莫·普契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音乐家,《图兰朵》是他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歌剧。这是一部有着浓郁中国因素的作品,普契尼用他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呈现出了一副神奇和瑰丽的东方水墨画。本文就该歌剧中的中国因素,进行深入探析。
井艳红
关键词:《图兰朵》
“歌、表、舞”三位一体模式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6年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多数学校和教师都仅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既不符合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歌唱、表演、舞蹈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井艳红
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渠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为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路径。因此应重视科技的重要作用,通过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构建起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井艳红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声乐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用歌声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更是将以情带声和声情并茂视为最高的标准和要求。而纵观当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歌唱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十分薄弱,致使歌唱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民族歌唱中的情感表达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井艳红
关键词:民族声乐情感表达
声乐表演中审美体现的原则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声乐表演的审美体现,是声乐表现艺术成败和艺术水准高的重要标准。作为沟通创作和欣赏的渠道的和桥梁,声乐表演其实是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本文分析了声乐审美体现的重要原则,旨在阐明,声乐表演的审美体现,必须要对这门艺术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进行分析,也就是本文中提到的三个应当遵循的原则。
井艳红
关键词:声乐表演审美体现
从几部经典歌剧看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和《伤逝》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史上的三部代表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以女性角色作为歌剧的主人公,三位女主人公分别有着各自的精神气质。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结合她们的主要唱段,对三个女性形象进行了艺术分析,总结出了民族歌剧中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变化。
井艳红
关键词:民族歌剧女性形象
透视印象主义音乐
2008年
印象主义音乐为二十世纪的音乐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追求色彩与朦胧的同时,还创造出了新的和声手法。这与之前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有着截然不同的听觉感触,同时对二十世纪的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
井艳红朱保历
关键词:音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声
中国电影音乐民族性的体现与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在文化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水平的重要标注。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方式,电影音乐的民族性和电影的民族性是相辅相成的。民族音乐借助于电影而弘扬,电影因为有了民族性的音乐而添彩。本文从电影音乐民族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谈起,从民族精神、民族风情、地方音乐和戏曲音乐的运用等方面,就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阐明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的体现和内涵。
井艳红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音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