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龙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相变
  • 1篇道次
  • 1篇低碳钢
  • 1篇低碳钢板
  • 1篇多道次
  • 1篇多道次变形
  • 1篇碳钢
  • 1篇热轧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化
  • 1篇显微组织
  • 1篇相变温度
  • 1篇合金
  • 1篇合金化
  • 1篇负偏差
  • 1篇负偏差轧制
  • 1篇钢板
  • 1篇钢组织
  • 1篇高强度船板
  • 1篇板型

机构

  • 4篇济南钢铁集团...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工业职业...
  • 1篇天津冶金规划...

作者

  • 4篇于海龙
  • 2篇王克鲁
  • 2篇姚克强
  • 1篇姜广林
  • 1篇胡淑娥
  • 1篇刘淑艳

传媒

  • 1篇轧钢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科学
  • 1篇宽厚板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宽板轧制板型控制方向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概述了中厚板板型控制的意义、国内外现状 ,列举分析了中厚板板型控制应研究的主要方向。对于板型质量的控制 ,提高成材率 。
于海龙
关键词:板型控制成材率负偏差轧制
Al、V微合金高强度船板的研究
2003年
采用Gleeble - 15 0 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 2种微合金钢 (Al、Al+V)经 115 0℃加热、 2 0 %压缩变形条件下的显微组织状态 ,结果表明 ,Al、V复合强化的试验钢以 2℃ /s速度冷却时 ,钢中出现针状铁素体 ,冷却速度为 5℃ /s时出现贝氏体 ,而Al强化钢中出现针状铁素体的冷速要达到 5℃ /s,因此建议生产含V钢时冷速控制在 1~ 5℃ /s。
胡淑娥于海龙
关键词:微合金化相变
CSP热轧低碳钢板轧制过程中析出行为分析
2004年
采用H-800透射电镜研究CSP热轧低碳钢轧制过程中析出物形貌、尺寸、及分布等,结果表明:累积变形量较小,变形温度较高时,第二相粒子主要在晶界或相界上形成,数量较少且比较粗大,尺寸多在150nm以上;随着轧制过程的进行,累积变形量的增大和轧制温度的降低,第二相粒子主要在晶内析出,细小、弥散且数量较多,尺寸大多数在20~100nm之间,析出物主要为Al2O3、MnS、Cu7S4和Fe3C。
姜广林王克鲁于海龙姚克强刘温聚刘淑艳
关键词:CSP低碳钢
多道次变形对S355钢组织与相变温度的影响
2005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S355钢多道次变形条件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及冷却速度对相变温度及室温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变形量的增加,变形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减小,且当累积变形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奥氏体晶粒尺寸趋于一个定值。随着变形后冷却速度的提高,相变温度Ar3与Ar1逐渐降低,铁素体晶粒尺寸也逐渐减小。
刘温聚姚克强于海龙王克鲁
关键词:多道次变形显微组织相变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