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甲状腺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外科
  • 3篇超声
  • 2篇乳头状癌
  • 2篇受体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显像
  • 2篇纳米炭
  • 2篇耐药
  • 2篇护理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化
  • 2篇甲状旁腺
  • 2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TSHR
  • 2篇超声定位
  • 1篇单侧

机构

  • 17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17篇于波
  • 10篇樊伟业
  • 7篇孙玺媛
  • 2篇于凤
  • 2篇张一梅
  • 2篇魏冬梅
  • 2篇刘颖
  • 2篇任辉
  • 2篇朱岩嘉
  • 2篇邵玉兰
  • 2篇姜梅
  • 2篇杨博
  • 1篇张学锋
  • 1篇张立春
  • 1篇刘晓斌
  • 1篇曹维海
  • 1篇刘洪羽
  • 1篇黎原
  • 1篇于铁夫
  • 1篇罗夫

传媒

  • 5篇世界肿瘤研究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1
  • 2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AK/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FAK、PI3K、AKT、mTO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及生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48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中FAK、PI3K、p-AKT、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FAK、p-AKt、p-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P < 0.01),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 < 0.01, r = 0.81),与组织分化类型呈负相关(P < 0.01, r = ?0.8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胃癌的部位无相关(P > 0.05);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P > 0.0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胃癌的部位、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 > 0.05);生存分析显示,p-AKt、p-mTOR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1);FAK、PI3K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结论:AKT、mTOR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演进过程,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之一。
于波孙玺媛陈宏于铁夫刘洪羽曹维海樊伟业刘晓斌
关键词:胃癌病理特征
从“正虚邪实”角度浅析肺癌化疗耐药的形成被引量:2
2022年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虽然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患者的临床获益率较前增多,生存期较前延长,但化疗仍是肺癌治疗的基石,铂耐药是肺癌化疗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中医药在逆转肺癌多药耐药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多层次、多靶点发挥作用,本文从正虚邪实的角度浅析肺癌耐药的形成以及扶正类中药逆转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
孙玺媛刘玲玲姜梅张杰魏冬梅陈沫岚周旭东于波
关键词:正虚邪毒肺癌耐药
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放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青河县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过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体重指数大于28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阑尾残株炎、术后出血、粘连性肠梗阻、残端瘘、切口感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约45 min、术中血量11 ml、术后疼痛评分第一天为6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6 h、下床活动时间18 h、切口大小2.1 cm、无并发症、住院时间3 d、住院费用约7 500元,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快速康复的优势,使阿勒泰区青河县人民受益,并指导临床实践。
于波樊伟业张伟夏春旭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基于LncRAN-HOTAIR探究益肺解毒方调控A549/DDP细胞耐药的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益肺解毒方(YFJDF)作用于LncRAN-HOTAIR逆转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耐药的机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通过血清药理学CCK8检测益肺解毒方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IC_(50)效应;利用siRNA干扰技术和Lipofectamine 2000将HOTAIR-siRNA转染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并通过RT-PCR验证转染;随后借助流式细胞术检测确定细胞凋亡率;使用Western bloting法测量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在A549/DDP抑制率方面,益肺解毒方中剂量组(YFJDFM)为62%。与顺铂联合后,对A549/DDP的IC_(50)从45.091μg/ml降至4.89μg/ml。YFJDF组、DDP组、YFJDF+DDP组LncRNA-HOTAIR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0.02)、(0.88±0.01)、(0.68±0.02),低于NC组(0.99±0.04)(P<0.01)。实验设定3个LncRNA-HOTAIR感染序列并与空白组(Control组)进行比较,转染后,予以PCR验证,验证结果显示siRNA2组LncRNA-HOTAIR的RNA相对表达量最低,并将siRNA2用于后续实验。YFJDF、siHOTAIR、YFJDF+siNC组中,各自对应的A549/DDP细胞凋亡率分别是24.08%、34.53%、46.72%,高于NC组(1.8±0.09),P<0.01;与siNC组(34.5±34.02)相比,YFJDF+siNC组的数值更高(P<0.01);YFJDF+siHOTAIR组A549/DDP的细胞凋亡率(29.89±3.92)与siHOTAIR组比较,P>0.05。YFJDF组、siHOTAIR组的BCL-2相对表达量(1.09±0.05)、(0.89±0.05),低于NC组(1.42±0.08),P<0.01;YFJDF+siNC组BCL-2的相对表达量(1.07±0.05),低于siNC组(1.38±0.05),P<0.01;YFJDF+siHOTAIR组BCL-2的相对表达量(0.85±0.21),与siHOTAIR组比较,P>0.05。YFJDF组和siHOTAIR组的Bax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7±0.05)、(0.81±0.06),高于NC组,P<0.01;与siNC组(0.37±0.05)相比,YFJDF+siNC组Bax(0.62±0.03)更高(P<0.05);YFJDF+siHOTAIR组Bax的相对表达量(0.78±0.21),与siHOTA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解毒方通过下调LncRNA-HOTAIR的表达,促进Bax表达,抑制BCL-2表达,进而诱导A549/DDP细胞凋亡,是逆转A549/DDP耐药的机制之一。
孙玺媛刘玲玲姜梅张杰魏冬梅陈沫岚周旭东于波
关键词:耐药
颈部成熟畸胎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2年
探讨1例颈部成熟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疗效,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无意中触及左颈前部有一肿物,约鸽卵大小,伴吞咽困难。查CT,考虑为“甲状腺肿物”,查超声提示:甲状腺未见异常;左锁骨上区肿物(表皮囊肿不除外)。因病人存在压迫症状,同意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病理:(颈部)成熟囊性畸胎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颈部畸胎瘤发生率低,普及对该疾病的认识。
于波樊伟业张立春姚佳兴徐宁
关键词:成熟畸胎瘤颈部
中医药方法干预肝胆外科术后加速康复的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探究中医药方法干预肝胆外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5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干预组则采用中医药方法,实验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治疗(FST)。结果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干预的干预组患者的康复速度高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结论中医药方法干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能够有效地对康复速度进行提升。
徐国森徐长禄祁晓艳黎原魏冬梅张红宇于波张学锋李岩范秋玉
关键词:中医药方法肝胆外科术后康复
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在普外科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对普外科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对120例患者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实验组),与开展人体力学前的12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出院时压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潮红消退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体力学广泛运用于压疮的预防护理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而科学地采取措施,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同时又有助于对原有疾病的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陈洋于凤刘颖张一梅于波邵玉兰
关键词:普外科压疮护理
锁骨上侧方入路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锁骨上侧方入路术式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治疗组收治的仅行单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采用锁骨上侧方入路行单侧PTMC切除术;对照组30例:传统颈前弧形入路行单侧PTMC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式临床效果研究,包括围手术期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满意度及美观舒适度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探讨锁骨上侧方入路术式在单侧PTMC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切口满意度及美观舒适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upraclavicular lateral approach in surgery for unilateral PTMC.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PTMC treated by surgery in the Thyroid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Qiqihar City from January 2021 to Nov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of 30 cases: unilateral PTMC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upraclavicular lateral approach;a control group of 30 cases: unilateral PTMC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traditional anterior cervical curved incision approach.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surgical approaches were compared, including perioperative general conditions,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cision satisfaction and aesthetic comfort, number of lymph nodes cleared, and changes in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blood calcium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supraclavicular lateral approach in unilateral PTMC surgery was explo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incision satisfaction and aesthetic comfort,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nd had the same sur
于波徐宁李扬樊伟业姚佳兴孙思波李松埔窦福林杨小艺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桥本甲状腺炎治疗效果及形态与功能的临床研究
2000年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药物治疗效果及甲状腺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例病人,应用超声显像法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变化;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素(T3、T4),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及促甲状腺素的变化。结果:4例T3、T4升高的病人,治疗后T3、T4下降明显,9例TGA、TMA升高的病人,治疗后,TGA、TMA恢复正常,16例腺体增大者经治疗后体积恢复正常,1例甲状腺炎症消退后,发现并发乳头状癌。结论:药物治疗时HT有效,正确选择手术适应征,在治疗过程中应同时注意是否并发其它疾病。
任辉尹艳华朱岩嘉于波罗夫冯军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超声显像甲状腺功能
肝非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显像与肝储备功能关系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肝非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显像与肝储备功能关系。方法 对 19例肝硬变、门脉高压患者用99mTc标记NGA(新半乳糖白蛋白 )与ASGP -R(肝非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结合法 ,观测肝受体显像 ;用超声多普勒观测肝血流的变化。结果 肝硬变组的MRI、HBF与ABCHE均呈正相关 ,与总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行肝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7例 ,术后 1周重新评估肝功能分级 :术前肝功能Ⅰ级 2例无变化 ;术前肝功能Ⅱ级 5例 ,术后 2例出现大量腹水 ,肝功能降为Ⅲ级。
任辉朱岩嘉于波尹艳华罗夫冯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