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波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包囊
  • 2篇新型材料
  • 2篇型材
  • 2篇茂锆
  • 2篇聚烯烃
  • 2篇共混
  • 2篇共混材料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乙烯
  • 1篇乙烯聚合
  • 1篇助催化
  • 1篇助催化剂
  • 1篇物理性质
  • 1篇烯烃
  • 1篇烯烃聚合
  • 1篇均相
  • 1篇分子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唐士培
  • 4篇于波
  • 1篇赵勤芳

传媒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物质/聚烯烃的包囊聚合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生物物质/聚烯烃的包囊聚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至少一种烯烃,特别是低分子脂肪族烯烃在一惰性液体或气体形式的反应介质中,以均相锆系化合物通式为R<Sub>2</Sub>ZrCl<Sub>m</Sub>H<Sub...
唐士培于波
文献传递
茂锆-铝氧烷催化体系乙烯/淀粉包囊聚合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对茂锆-铝氧烷催化体系的乙烯淀粉包囊聚合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选用植物生长刺激素作为填充材料。试验发现,三甲基铝的加入量可以根据淀粉或其它填充材料的含水量来计算和调节。包囊聚合中可使用少量甲苯,以大量的己烷作为主要溶剂。以三甲基铝-三乙基铝或三甲基铝-三异丁基铝以及少量甲基铝氧烷代替大量纯三甲基铝,三甲基铝用量较文献值大大减小,而聚合活性达到300万克PE/克Zr。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催化剂、助催化剂、填充材料所得复合材料的表观形态。发现该体系的聚合机理与钛系不同,它的活性中心主要在填充材料颗粒表面形成。这可能也是所得复合材料表观密度较小的根本原因。
于波赵勤芳唐士培
关键词:催化剂
茂锆-铝氧烷均相催化体系烯烃聚合的研究 Ⅱ.乙烯聚合和乙烯包囊聚合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在前报对铝氧烷和丙烯聚合研究的基础上,用相同的两种茂锆催化剂进行了乙烯聚合和乙烯包囊聚合。Cp_2ZrCl_2-甲基铝氧烷常压下乙烯聚合达162万g/gZr的超高活性。对聚合动力学、淀粉/乙烯包囊聚合机理以及包囊聚合物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探讨。相差显微镜观察表明聚乙烯与淀粉相容甚好。
唐士培于波
关键词:乙烯
生物物质/聚烯烃的包囊聚合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生物物质/聚烯烃的包囊聚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至少一种烯烃,特别是低分子脂肪族烯烃在一惰性液体或气体形式的反应介质中,以均相锆系化合物通式为R<Sub>2</Sub>ZrCl<Sub>m</Sub>H<Sub...
唐士培于波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