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守丽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式旋转胎头法对降低母婴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式旋转胎头法对降低母婴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0例胎头位置异常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单胎产妇分为三组。观察组200例,用新式旋转胎头法,对照Ⅰ组200例,用苏氏旋转胎头法,对照Ⅱ组200例,用汪氏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头位置异常。对比三组转位成败、产程、新生儿产瘤、血肿、产妇软产道的血肿、裂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转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Ⅰ、Ⅱ组(P<0.01),第一、二产程均短于对照Ⅰ、Ⅱ组(P<0.01),新生儿产瘤、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Ⅰ、Ⅱ组(P<0.01),产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Ⅰ、Ⅱ组(P<0.01,P<0.05)。结论:用新式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头位置异常转位成功率高,对降低阴道分娩中母婴损伤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董立芹于守丽王媛丽贾蓓
- 关键词:阴道分娩胎头位置异常
- 一种手术患者专用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患者专用裤及其使用方法,在身体后面的腰背部设置一条带有松紧的腰带,在身体两侧各设置一块与腰带相连的左右对称的布,该布包括靠近腰背侧的宽部和靠近脚踝处的窄部,宽部向窄部平滑过渡,所述的左右对称的布的边角...
- 王郜于守丽刘新杰
- 文献传递
- 手术患者专用裤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传统手术裤不利于术中操作与患者的皮肤护理,术后由于手术切口、引流管等原因裤子不便提上去,患者的隐私得不到保护,也会有着凉的危险. 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提供人性化服务,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我科将患者裤进行了改进,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 刘新杰于守丽刘凤君王郜
- 关键词:传统手术人性化服务皮肤护理手术切口
-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护理
- 2004年
- 吕巧英于守丽
- 关键词:肝移植术术后并发症急性排斥反应护理影像学检查
- 新式旋转胎头法对持续性枕后位患者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式旋转胎头法对持续性枕后位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570例持续性枕后位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苏式组、汪氏组各190例,每组采用不同的徒手旋转胎头方法,比较其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与苏式组、汪氏组比较患者转位成功率高、剖宫产率降低、第二产程明显缩短、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1)。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患者采用新式旋转胎头法旋转胎头,可明显提高转位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媛丽于守丽董立芹
- 关键词:旋转胎头枕后位产程分娩
- 一种危重病人饮水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重病人饮水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水腔、限流管及中转箱,所述储水腔设有施压机构,所述储水腔底部连接所述限流管的一端,所述限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中转箱的入口相连,所述壳体底部设...
- 王郜姜秀良李爱芝姜爱华于守丽刘新杰
- 文献传递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5
- 2002年
-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SICU)患者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痰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方法 对 78人2 96次阳性痰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作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 G+球菌 37株 ,占总数 12 .5 % ;所有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占 84 % ,分离 G-杆菌 2 30株 ,占总数 77.7% ;分列前 4位是 :铜绿假单胞菌 87株 (37.8% ) ,不动杆菌属 5 0株 (2 1.7% ) ,克雷伯菌属 2 3株 (10 % ) ,阴沟肠杆菌 16株 (6 .9% ) ,真菌 2 6株 (8.7% ) ,92 %为白色念珠菌属 ;药敏试验 :碳青霉烯类、头孢三代、喹诺酮类仍对大部分 G-杆菌保持较好敏感性 ,但个别菌株只对个别抗生素敏感。结果 S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仍以 G-杆菌为主 ,耐药率较广的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成为主要的感染菌株之一 ,葡萄球菌感染应作为 MRSA。
- 刘鲁沂朱永健于守丽孙艺铸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耐药性
- “新式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头位置异常临床研究及应用
- 董立芹于守丽王媛丽杨秋花贾蓓曲鑫潘显贞
- 一、简要技术说明 “新式旋转胎头法”(又称屈头颈、纱布裹指旋转胎头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产程中当胎头处于持续性枕后、横位并俯屈不良时,根据不同类型骨盆选择不同时机,宫缩间歇,操作者右手食、中指伸入阴道放置胎头的枕骨处,...
- 关键词:
- 关键词:胎头骨盆耻骨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正压通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于全身麻醉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前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的效果,探讨CPAP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为45例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将术前不做CPAP治疗的24例作为对照组;21例术前行CPAP治疗7d以上,术后第2晚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作为实验组。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以及睡眠结构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有5例术后第2晚LSpO2比术前下降,AH I升高,余19例LSpO2升高,AH I下降56%。实验组经精心护理,均能良好适应CPAP治疗,治疗后LSpO2升高28%,AH I下降92%。结论:OSAHS患者于UPPP术前采用CPAP治疗能缓解病情,降低手术危险性;有效地护理能增强患者对CPAP治疗的适应性。
- 于守丽吕巧英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正压通气护理
- 1例气管异物并发严重皮下及纵隔气肿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气管异物是婴幼儿最凶险的急症之一[1],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并发症较多,但以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危险性较大,其特点是病情发展快,往往会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发病率为0.4%,可发生于异物呛入时或几天后,还可发生于手术中、手术后[2],若治疗不及时,常危及患儿生命.
- 吕巧英于守丽宋瑞英刘先娟李曙华
- 关键词:气管异物围手术期护理患儿皮下气肿病情发展循环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