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首春

作品数:26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急诊
  • 4篇疗效
  • 3篇心理健康
  • 3篇医护
  • 3篇医护人员
  • 3篇中毒
  • 3篇慢性
  • 3篇护理
  • 2篇导管
  • 2篇新生儿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亚低温
  • 2篇应激
  • 2篇应激性
  • 2篇应激性溃疡
  • 2篇应激性上消化...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出血
  • 2篇头皮

机构

  • 1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 1篇海南农垦总局...
  • 1篇海南省医学院...

作者

  • 25篇严首春
  • 7篇宋祖军
  • 4篇余厚友
  • 4篇尹文
  • 3篇冯俊荣
  • 3篇郝璐
  • 3篇欧阳艳红
  • 2篇鲍传裕
  • 2篇黎敏
  • 2篇胡碧江
  • 2篇孙定卫
  • 2篇姚津剑
  • 2篇宋维
  • 2篇路伟
  • 1篇何平
  • 1篇朱江
  • 1篇王肖
  • 1篇姚翠娥
  • 1篇王海昌
  • 1篇胡涛

传媒

  • 6篇实用临床医药...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美拉唑防治颅脑疾病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防治颅脑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颅脑疾病患者281例分为2组观察:第1组110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预防组(34例)、西咪替丁预防组(37例)、无抗酸剂组(39例),于患者住院期间观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第2组171例,并有回顾性患者为对照组(171例),用胃管抽取胃液监测治疗效果。结果第1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奥美拉唑预防组2.9%,西咪替丁预防组21.6%,无抗酸剂组28.2%,奥美拉唑预防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预防组(P<0.05)和无抗酸剂组;第2组171例,治疗后2,3周胃液潜血转阴率分别为78.2%和98.6%,而对照组分别为45.5%和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疾病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防止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奥美拉唑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值上升,使处于应激状态下的胃肠粘膜组织不再受损害,并修复已经受损的胃肠粘膜组织。
严首春宋祖军冯俊荣
关键词:奥美拉唑颅脑疾病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重度中暑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度中暑患者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67例中暑病人,于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物理降温,观察一次性降温成功、重复应用降温成功的例数,对实施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应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物理降温后,78例病人一次性降温成功(在2~4d内体温降至36~37℃),4例在降温至36~37℃4h后有反跳现象(入院时体温均在41℃以上),经重复应用后在24h内体温降至正常。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物理降温治疗重度中暑时,应严格按照亚低温治疗的环境要求实施这一治疗措施,加强对重度中暑患者的体温、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肾功能的监护,加强基础护理,确保该措施的成功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路伟宋祖军郭欣严首春
关键词:中暑亚低温治疗护理配合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促进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措施,为该特定人群的心理评估和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10所综合性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的298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国内常模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护人员的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主要表现在焦虑、敌对和抑郁等方面。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一般人群,其主要表现为焦虑、敌对和抑郁等。
严首春
关键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参麦注射液救治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救治过敏性休克患者微循环、血压、尿量的影响。方法 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基础上辅以静推参麦注射液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 60例 (治疗组 ) ,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压、尿量及无创血氧饱和度 ,并与常规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 3 6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 4h血压回升率治疗组 68.3 %,对照组 2 2 .2 %;治疗后 6h血压回升率治疗组 93 .3 %,对照组 44 .4%(P <0 .0 1) ;治疗组治疗后 2、3、4、5、6h尿量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除治疗后 5h <0 .0 5外 ,其余均 <0 .0 1)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基础上辅以静推参麦注射液 。
严首春闫凌宋祖军郝璐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过敏性休克微循环
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了解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促进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措施,为该特定人群的心理评估和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4所综合性大医院急诊科的298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国内常模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主要表现在焦虑、敌对和抑郁等方面.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一般人群,其主要表现为焦虑、敌对和抑郁等.
严首春朱霞苗丹民
关键词: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SCL-90
院内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应用心肺复苏Utstein指南模式评价心脏骤停原因及其心肺复苏复苏结果。方法按照心肺复苏Utstein评价指南设计心肺复苏注册登记表,在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对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海南省医疗保健中心心肺复苏和心脏骤停患者及其结果进行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结果在295例心脏骤停中,院外心脏骤停与院内心脏骤停分别为137例、158例,其心脏骤停心脏原因分别为49例(35.7%)、63例(39.9%);院外心脏骤停非心脏原因中因创伤、淹溺、急性中毒引起心脏骤停高于院内心脏骤停组(P<0.05);而院内心脏骤停组因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低血压/休克、电解质紊乱引起心脏骤停高于院外心脏骤停组(P<0.05)。院内心脏骤停复苏ROSC率、成活出院率分别为50.7%、13.9%,院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ROSC率、成活出院率高于非心源性心脏骤停(P<0.05)。结论院外、院内心脏骤停原因有明显的差异,院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ROSC率、成活出院率高于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宋维许和平何振扬马健林吴志勇李伟许晋川黎敏严首春胡志高胡碧江高允锁
关键词: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研究
脾结核九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总结9例脾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9例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表现为左上腹痛8例(占88.9%),盗汗6例(占66.7%),消瘦5例(占55.6%),腰背痛5例(占55.6%),发热7例(占77.8%),发热病程为4~6个月,平均3个月。6例胸片提示肺结核。9例B超提示脾大,CT检查提示脾肿大及脾内多发低密度灶。8例手术治疗,术后均予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另1例予保守治疗。经随访全部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脾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上腹痛、发热及盗汗;脾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鲍传裕韩雪严首春吴涛
关键词:脾结核脾切除
黎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因素筛查与分子标志物研究
丁毅鹏姚红霞袁东亚何平严首春金天博欧阳艳红黎敏姚津剑杨花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对黎族汉族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易感基因等对比研究,发现黎族COPD发病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与汉族存在明显区别;VEGFA基因多态性和循环血水平受不同的危险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分子标志物临床用药
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心衰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滴,每日2次.观察2组1周后治疗效果,观察心功能改善程度,通过检测血浆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观察凝血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慢性心衰临床总有效率及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在慢性心衰的治疗过程中起重要辅助治疗作用.
孙定卫严首春陈文腾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慢性心衰凝血功能
硫酸依替米星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3
2010年
病例:患者,女,44岁,因“发热、咽痛、四肢乏力1周”于2009年2月14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该患者曾于外院进行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既往无药品不良反应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T)38.2℃,脉搏(P)88次/分,呼吸(R)21次/分,血压(BP)110/69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口唇无紫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轻度肿大。
陈苏宁严首春常瑛王婧雯冯娟王志睿文爱东
关键词:严重不良反应硫酸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四肢乏力入院查体咽部充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