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青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测井曲线校正软件系统的研发及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针对测井曲线存在的问题,研制开发了测井曲线校正软件,其中主要包括3个模块:输入数据;编辑区定义与处理;曲线计算分析和图件的显示输出。软件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除满足常规的测井曲线校正处理外,更能在生产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方法调整和完善,满足研究实际的需要,该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了高效率、功能强、效果优的特点。
- 谢美云丁正青谢刚
-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
- 地震技术在下第三系戴南组薄层岩性油藏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4年
-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合理运用地震信息是当前地震技术应用发展的新领域。以下第三系戴南组岩性油藏开发研究过程为例,介绍了运用全三维解释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属性分析技术,根据地震资料预测薄砂层。通过对第一、第二油层组储层对地震波组特征影响的分析,确定产生波峰波谷特征的主要作用因素,利用波峰和波谷的振幅信息,先后求取储层总厚度、第二储层厚度和第一储层厚度。应用此方法获得的薄层预测结果与后期实钻结果较为一致。
- 祁德清丁正青杨军李中元
- 关键词:地震勘探技术油藏开发地震反演技术
- 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准噶尔盆地中部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藏类型主要为低幅度构造控制下的岩性油气藏.用常规地震勘探资料圈定此类油气藏不能得到很好的地质效果.而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及相关的解释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利用模型正演对研究区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进行了探讨;然后.利用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层位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最后,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分析、谱分解、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进行了岩性圈闭的识别与描述。研究结果得到了钻井的证实。
- 吴向阳王浩铭许江桥丁正青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综合解释技术低幅度构造岩性油气藏
- 阿尔及利亚416a-417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在阿尔及利亚Oued Mya盆地416a-417区块烃源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油气运移成藏模式;结合探井钻探情况,对该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聚集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参考依据。
- 季红军丁正青储海松翁望飞高韧
- 关键词:盆地成藏模式成藏控制因素油气聚集规律
-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隐蔽圈闭识别研究
- 由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在中、新生界表现出的高度稳定性,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构造圈闭相对不发育,圈闭类型以低幅度构造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为主,侏罗系三工河组隐蔽圈闭为该区近期勘探的主攻方向。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以高分辨地震...
- 许江桥张浩东丁正青梁文波陈习峰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震属性岩性圈闭识别
- 也门1区块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预测
- 2007年
- 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非均质性是一个有待突破的方向。储层地质研究的突破,可以使这些储层成为新的勘探开发领域,加快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为此,通过对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沉积特征的分析及预测方法技术的研究,总结出对也门1区块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下一部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 谢美云丁正青高韧翁望飞储海松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层反演
- SWD地区隐蔽圈闭的识别被引量:4
- 2005年
- SWD地区主要勘探目的层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J1s2)呈南倾单斜形态,构造简单,断层不发育,勘探对象为地层隐蔽圈闭。主要勘探目的层砂体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砂体,具有河道顶部细粒成分保存好、粒度小、砂(砾)岩相对不发育、平面上岩性变化快的特点,容易形成“典型”的砂岩尖灭油气藏,识别和描述该类圈闭的难度较大。该区地震资料优势频率达45-55Hz,能分辨的地层最小厚度约为25m,可为该区隐蔽油气藏勘探提供较为可靠的资料依据。本文从该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出发,通过主要目的层层序地层划分、精细层位标定、地震正反演研究,建立了地震地质解释模式;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沉积相和砂体展布规律,结合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有效地识别和描述了隐蔽圈闭。其中S4块J1s21岩性圈闭已为后期的钻探证实。
- 李云丁正青许江桥
- 关键词:隐蔽圈闭地震地质特征层序地层划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油气藏勘探河道砂体
- 也门1区块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预测
- 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非均质性是一个有待突破的方向。储层地质研究的突破,可以使这些储层成为新的勘探开发领域,加快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为此,通过对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沉积特征的分析及预测方法技术的研究,总结...
- 谢美云丁正青高韧翁望飞储海松
- 关键词:碳酸盐岩地震勘探储集层预测反演模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