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 王惠凌史福平王晓夜杜文辉齐晓艳董江艳曹东辰石佳军
- 本研究通过应用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出脑梗死组、原发性高血压组以及人群对照组中AT1R基因突变位点,并记录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并测定体质指数、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血管紧张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患者中,血脂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观察组1)、高血压患者30例(观察组2)、冠心病患者30例(观察组3),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四组人群的血液后检测血脂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平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APO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HDL-C、APOAI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组间两两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的血脂指标和健康人群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 齐晓艳李伟娜刘海燕王光辉肖波赵桂琴
- 关键词:血脂检验心血管疾病
- 复方首乌颗粒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复方首乌颗粒对血脂、血糖及对血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50只。造模组给予高脂饲料28天,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和复方首乌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复方首乌颗粒高、中、低剂量和绞股蓝总甙片灌胃28天,观察用药后实验动物的血脂、血糖和血流变等各项指标。结果模型组与复方首乌颗粒组比较,血清中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提高,血流变各项指标显著降低。结论复方首乌颗粒对Wistar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石宇张宏馨王亮齐晓艳石昌顺王桂芳胡国玲
-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液黏度血脂
- 复方首乌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复方首乌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方法:复方首乌颗粒组方:何首乌、山楂、水蛭、葛根,分别用渗漉法提取,每克相当于原药材8.2 g。每日2次,每次2 g。6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并比较给药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有明显下降,至12周时TC下降38.4%,TG下降80.8%,HDL-C升高91.3%,LDL-C下降30.9%(P<0.01)。结论:该制剂有明显降脂作用,对降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 石宇石昌顺齐晓艳邸丕凡崔玉英朱洁
- 关键词:高脂血症胆固醇甘油三脂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位点A1166C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48名40岁以上成人和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A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0.023,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王惠凌王晓夜田红英齐晓艳张红霍玉娥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2016年
-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确保检验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6月106份出现的误差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结果误差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55份(51.9%)、采集因素28份(26.4%)、标本送检因素13份(12.3%)、以及检验因素10份(9.4%)。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检验因素。只有提高认识,规范操作,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误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齐晓艳李伟娜王光辉肖波赵桂琴
- 蛋白C、蛋白S、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在脑卒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蛋白C、蛋白S、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ey)在脑卒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0例分为缺血性卒中纽(68例)和出血性脑卒中组(72侧),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140例脑卒中患者随访6-12个月,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64例)和重度组(45例)。检测各组受试对象蛋白c、蛋白S、CRP、Hey、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并计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蛋白C、蛋白S、CRP、Hey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卒中组、出血性脑卒中组CRP、Hey显著高于对照组[(23.8±3.1)mg/L,(24.1±3.6)mg/L比(5.7±0.5)mg/L;(39±4)μmol/L,(40±5)μmol/L比(28±3)μmol/L](P〈0.05),缺血性卒中组、出血性脑卒中组间ClIP、He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CRP、He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47.3±5.8),(28.7±3.4)mg/L比(17.9±2.5)mg/L;(45±6),(41±5)μmol/L比(30±4)μmol/L](P〈0.05),重度组CRP、Hey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P、He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36,0.538,P〈0.05),蛋白C、蛋白S与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相关性(r=0.057,0.085,P〉0.05)。结论CRP、Hey与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CRP、Hey检测能够作为评估脑卒中预后的指标之一。
- 齐晓艳曹永峰吕勃肖波王光辉张艳玲
-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蛋白C蛋白S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