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低流量
  • 2篇湿化
  • 2篇吸氧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夹层
  • 1篇主动脉夹层患...
  • 1篇护理操作
  • 1篇护理文书
  • 1篇急救
  • 1篇急性
  • 1篇急性主动脉夹...
  • 1篇夹层

机构

  • 4篇深圳市孙逸仙...

作者

  • 4篇黄素凤
  • 3篇杨碧芳
  • 2篇田芳
  • 1篇左辉华
  • 1篇潘楚梅
  • 1篇叶常英
  • 1篇曾洁丽
  • 1篇杜红莉
  • 1篇黎凤群
  • 1篇涂霞
  • 1篇易文雅

传媒

  • 1篇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全科护理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无湿化中低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5例需持续(>24h)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1例和观察组184例,对照组采用湿化吸氧,而观察组采用无湿化吸氧。比较两组病人吸氧24h后的舒适度、湿化瓶细菌污染率、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率和护士更换湿化瓶所需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吸氧后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湿化瓶细菌污染率和护士更换湿化瓶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不影响病人的舒适度,有利于减少湿化瓶的细菌污染情况,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杨碧芳黄素凤田芳
关键词:吸氧
护理文书中存在的法律隐患与应对措施
本文介绍了自2003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某医院对全院100份病历护理文书部分进行了抽查,阐述了护理文书中存在的法律隐患与应对措施。
黎凤群潘楚梅涂霞黄素凤
关键词:护理文书法律隐患
文献传递
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法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持续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中低流量吸氧患者59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湿化吸氧,在自然室温和湿度中吸氧;对照组给予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持续吸氧时间<24 h、24~48 h、≥48~72 h、≥72 h的呼吸道症状,比较护士执行2种吸氧操作的时间差异。结果持续吸氧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执行无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比湿化吸氧明显缩短(P<0.01)。结论持续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不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操作简便,能够缩短护士执行氧疗的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在心血管病患者中是可行的。
田芳黄素凤杨碧芳左辉华
关键词:心血管病护理操作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监护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比较医护人员参加急性主动脉夹层培训前后对62例患者急救、监护效果,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急救与监护经验。方法 将62例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分2组:1994~2002年(培训前)共26例与2003-2006年(培训后)共36例,针对其急救与监护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P〈0.05,培训前后2组的急救和监护效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与监护的培训,使医疗、护理水平提高,有助于降低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加强心理护理等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意外,对防止发生主动脉夹层扩展起到重要作用。
易文雅杜红莉杨碧芳黄素凤叶常英曾洁丽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