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烈泓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电泳
  • 2篇脉冲场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多位点序列分...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服务
  • 1篇饮食服务从业...
  • 1篇饮食服务人员
  • 1篇饮食服务行业
  • 1篇诱惑红
  • 1篇源性疾病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致泻
  • 1篇致泻大肠埃希...

机构

  • 6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武汉市青山区...

作者

  • 6篇黄烈泓
  • 2篇李静娜
  • 2篇朱其明
  • 2篇龙一兵
  • 2篇赵滢
  • 2篇周军波
  • 1篇梁高道
  • 1篇韩世兰
  • 1篇王胜
  • 1篇陈智
  • 1篇伍雅婷
  • 1篇吴晓旻
  • 1篇李卓能
  • 1篇肖永华
  • 1篇贺栋梁
  • 1篇韩清
  • 1篇祁莉
  • 1篇谭慧
  • 1篇麦琦
  • 1篇胡迅

传媒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9—2021年武汉市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与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2019—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腹泻患者来源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情况以及种群多样性。方法定期收集来自武汉市5家医疗机构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菌株并通过生化反应和飞行时间质谱进行确认。对经确认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多重PCR检测毒力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收集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通过聚类比对和构建最小生成树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收集到59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共检出3种基因型别。其中检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29株,占比最高为49.15%;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各检出15株,占比均为25.42%。59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除多黏菌素E外的11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苄西林(67.80%)、萘啶酸(61.02%)、四环素(45.76%)、复方新诺明(37.29%)、头孢噻肟(30.51%)、氯霉素(13.56%)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EAEC和EPEC均存在14种不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均可被分为11种不同的ST型别。ETEC存在28种不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可被分为10种不同的ST型别,且超过50%的ETEC属于同一种优势克隆复合体CC-10。结论武汉市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污染长期存在且耐药情况严重,其中EAEC和EPEC型别多样,ETEC的优势克隆复合体CC-10被广泛检出。
费筱媛陈小红赵滢周军波黄烈泓龙一兵
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序列分型最小生成树
2021年武汉市一起肠炎沙门菌引起的跨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2021年武汉市一起跨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和溯源分析,查明事件暴发原因。方法采集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相关人员的肛拭子样本、粪便样本和食品样本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分离到的菌株,并进行血清学分型,耐药性敏感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对本次事件的检出菌及近两年本地区临床散发病例的同型别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提取本次事件病原菌和本地区同型别菌株的核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基因注释和序列比对分析病原菌的毒力因子与耐药基因,结合多位点序列分型,变异位点检测和不同地区同型别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溯源。结果共分离出5株肠炎沙门菌,其中2株来自食物样本,3株来自患者粪便和肛拭子样本。5株检出菌的PFGE带型完全相同,均对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携带相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均为ST11型。本次事件检出菌株的序列间仅存在1个突变位点。检出菌的全基因组序列与本地肠炎沙门菌序列高度相似。结论肠炎沙门菌为本次事件的致病菌。经同源性分析,此株病原菌为本地区肠炎沙门菌流行株。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作为PFGE分子分型的补充应用于病原菌的监测和暴发事件调查。
费筱媛王华伟祁莉周军波赵滢黄烈泓龙一兵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同源性分析全基因组测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肉制品中诱惑红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卤肉制品中诱惑红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醇氨溶液提取,聚酰胺粉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诱惑红在1μg/ml~20μg/m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仪器最低检出量为:5 ng,方法检出限为:0.25 mg/k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82.9%,相对标准偏差:1.69%(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肉制品中诱惑红,定性准确,灵敏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李静娜胡汉高朱其明黄烈泓陈杰余梅
关键词:诱惑红卤肉制品高效液相色谱法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的Legiolert酶底物法与分离培养法比较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Legiolert酶底物法与《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五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GB/T 18204.5—2013,以下简称"分离培养法")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112件武汉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塔水水样分别采用Legiolert酶底物法与分离培养法进行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Legiolert酶底物法对水样中嗜肺军团菌的检出率为83.04%(93/112),高于分离培养法检出率[73.21%(82/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测,Legiolert酶底物法的检出率优于分离培养法。
陈智王芳石斌黄烈泓
关键词:集中空调嗜肺军团菌分离培养法冷却塔水
食品中合成色素同步检测通用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李静娜伍雅婷黄常刚肖永华贺栋梁何振宇梁高道吴晓旻李卓能孙言凤郭燕谭慧革丽亚卢冰徐立毛翔朱其明麦琦王胜胡迅黄烈泓韩清
随着中国食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基于提高食物感官性状的目的,越来越多的食品色素被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在现有认知条件下,规范使用食品色素被认为是安全的,世界各国均对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种类及添加剂量均作出了严格限制。然而...
关键词:
关键词:食品食品添加剂
1998-2004年武汉市饮食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氏菌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黄烈泓韩世兰
关键词:饮食服务从业人员沙门氏菌饮食服务行业饮食服务人员肠道致病菌人民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