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林 作品数:30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认缴制下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资本认缴制度在公司法中确定后,刺激了市场活力,提高了社会公众的创业积极性,但是,由于立法并没有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的期限有进一步的规定,导致了新问题的产生,在公司遭遇破产的情形之外,法院是否应当支持未到期的股东出资义务的加速到期。对此,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有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三种不同的观点。三种观点分别从维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股东利益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理由。就认缴约定的法定性和到期债权的优先性而言,肯定说具有合理性,可以通过立法完善、司法解释等不同途径解决该问题。 黄晓林 张勇关键词:股东利益 进一步规范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2014年 阐述了劳务派遣行业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比较了中西方有关劳务派遣行业的法律规范的异同,分析了我国劳务派遣行业中"同工同酬"规定的不合理性,提出了规范限制劳务派遣三大主体,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保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对策。 黄晓林 阎辉关键词:劳务派遣 法律规范 劳动者 日本公司法对滥用股东知情权的规制——以股东名册阅览为中心 2012年 阅览股东名册是股东知情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备置股东名册,以便股东查阅。股东名册中记载的股东信息具有商业价值,某些股东为获取营利,往往滥用股东知情权,通过阅览名册,获取其他股东个人信息,恶意加以利用。这种行为致使股东知情权与股东个人隐私权之间产生冲突。为了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日本公司法对股东名册阅览附加了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行使知情权的目的必须是正当的,否则公司有权拒绝阅览请求。 黄晓林关键词:知情权 股东名册 僧人遗产纠纷中的深层法律问题解析——宗教团体自治与司法审查 被引量:4 2013年 由于僧侣身份的特殊性,致使僧侣遗产纠纷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状态:涉及宗教团体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既是国家法律规范的范畴,又与宗教团体的自治有关。各国一般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通过司法权介入此类纠纷,以平衡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防止宗教团体滥用自治权。日本司法实务中区别宗教事务和世俗事务,司法审查可以介入后者,但不能审查有关宗教教义、信仰价值等宗教性问题。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遵循信仰自由的理念,明确司法审查介入宗教团体自治的标准和审查的范围。 黄晓林关键词:遗产纠纷 宗教团体 自治 司法审查 我国司法介入预重整程序的实践及调适 被引量:1 2023年 在我国预重整实践中,法院介入程序启动、临时管理人的选任、共益债务等事项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在于学界和实务界认为预重整是独立的破产程序。在域外立法中,预重整程序区分为庭外重组和庭内重整两个阶段,前者是由意思自治主导的市场重组,后者为法院主导的司法重整。司法过度介入不但与预重整的法律属性相悖,而且无法充分发挥预重整的灵活性、保密性的实践优势。因此,应当正确定位预重整的法律属性,庭外重组遵循市场规律,法院不介入其中,通过完善重整程序反向规范重组行为。 黄晓林 徐敏捷关键词:司法介入 意思自治 日本非公开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立法理念解析——股权转让自由原则的实现 被引量:6 2013年 非公开公司具有很强的人合性,因而其股份对外转让受到一定限制,须征得公司同意。但是股权转让自由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是财产权自由的现代法治精神在公司法中的体现。在公司法领域转让自由是绝对的,转让限制是相对的。日本《公司法》设置了公司同意、指定购买人、购买人的优先购买权等具体规定,以平衡转让限制与转让自由之间的矛盾,竭力在转让限制的框架下实现转让自由的法律精神。 黄晓林关键词:股权转让限制 优先购买权 日本宗教团体财产法律制度考察与启发 2018年 日本的宗教团体依据《宗教法人法》规定的条件,能够成为宗教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受到宗教立法的特别规范与保护。宗教法上的财产必须用于宗教目的,进行礼拜用财产登记。宗教团体必须成立管理世俗事务的机构,对宗教财产加以管理,宗教财产的使用管理行为不但受到内部监查机构的监督,而且处分重要财产时,应当向信徒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公告。这些财产方面的立法,为宗教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信教自由原则。我国的宗教财产制度在维护宗教团体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立法理念、宗教财产登记、财产的管理与监督等方面借鉴日本的经验加以完善。 黄晓林关键词:宗教财产 信教自由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立法沿革及理念的变迁 被引量:2 2017年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法自明治政府的神道国教化政策开始,经历了明治宪法、宗教团体法、日本宪法、宗教法人法的制定与修改,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立法理念经历了重大变迁:信仰自由权利不断扩大,政府排斥、压制宗教的权力逐渐缩小,最终确立了信教自由、政教分离、圣俗分离的理念。这一变迁是宗教事务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日本对压制信教自由政策给个人、社会所带来的痛苦的反思,代表了社会文化、人类精神自由发展的必然趋势。 黄晓林关键词:政教合一 信教自由 政教分离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可预见性规则的构建 2014年 可预见性规则是限制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范围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涌现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愈来愈多,"违反可预见性规则扩大化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背后凸显出传统合同法上的可预见性规则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理论的难以兼容性,从"预见主体"、"预见时间"、"预见内容"、"预见标准"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框架下的可预见性规则成为必然。 黄晓林 韩乃钊关键词:违约 精神损害赔偿 可预见性规则 中日封闭式公司股权定价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封闭式公司(closely held corporation)是英美法中的概念,又称为闭锁型公司、非公开招股公司,股东人数比较少,股份的流通性较低,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股份对外转让时应取得公司的同意。我国公司法第72条第2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由此可见,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与封闭式公司大致相当。日本公司法中虽然没有封闭式公司的概念。 黄晓林关键词:股权交易 股权转让协议 转让价格 股份转让 剩余财产 转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