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旭

作品数:3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癌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手术
  • 1篇手辅助
  • 1篇手辅助腹腔镜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切除
  • 1篇胃癌根治
  • 1篇胃癌根治术
  • 1篇胃癌患者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结直肠癌手术

机构

  • 2篇皖南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3篇黄晓旭
  • 3篇李树仁
  • 2篇夏亚斌
  • 2篇许力
  • 2篇李仁志
  • 1篇王道明
  • 1篇朱家胜
  • 1篇史良会
  • 1篇张强
  • 1篇胡凯锋

传媒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对比分析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行手辅助腹腔镜治疗;选取同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副损伤、胃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上,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率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1,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镜对结直肠手术患者的治疗具有损伤低、手术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迅速等优点;其在临床应用中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实用性高,针对复杂性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治疗安全性更佳。
许力黄晓旭夏亚斌李仁志李树仁
关键词: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
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对26例Ⅰ~Ⅲ期胃癌施行反穿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端胃癌根治术8例,全胃切除术16例,远端胃癌根治术2例),通过主操作孔将吻合器抵钉座放入腹腔,切开食管(或十二指肠)前壁3~4 cm,置入抵钉座,用腔内直线切割吻合器切割闭合食管(或十二指肠)残端,完成抵钉座放置。在腹腔内完成胃切除,在上腹正中3~5 cm小切口辅助下进一步完成食管-空肠吻合、食管-残胃吻合或十二指肠-残胃吻合。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抵钉座放置时间5~16 min,平均12 min,均在术后第2~3天肛门排气,无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及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9~10 d出院。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反穿刺技术安全、可行,临床效果较满意,可减小腹壁辅助切口,达到微创的目的。
夏亚斌窦千黄晓旭张强胡凯锋李树仁李仁志史良会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7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术后早期24 h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行静脉输液补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日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52±18)h vs(81±35h)]、首次排便时间[(73±26)h vs(102±19)h]明显提前,术后住院时间[(9.7±4.1)d vs(13.2±6.4)d]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并发症(1/59,1.7%)显著低于对照组(7/48,14.6%)(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6/59,10.2%)显著低于对照组(12/48,25%)(P<0.05);总体并发症比较,观察组(14/59,23.7%)稍低于对照组(13/48,27.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显著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黄晓旭许力朱家胜李树仁王道明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胃癌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