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家基

作品数:36 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灵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钦州市科技局自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骨折
  • 13篇内固定
  • 10篇髓内
  • 10篇钢板
  • 8篇远端
  • 8篇手术
  • 8篇疗效
  • 7篇髓内钉
  • 6篇远端骨折
  • 6篇胫骨
  • 6篇颈骨
  • 6篇颈骨折
  • 6篇固定术
  • 5篇内固定治疗
  • 4篇引流
  • 4篇掌骨
  • 4篇掌骨颈骨折
  • 4篇手术治疗
  • 4篇锁骨
  • 4篇锁髓内钉

机构

  • 36篇灵山县人民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36篇黄家基
  • 14篇施伟业
  • 12篇蒙家辉
  • 11篇吴江华
  • 8篇黄侣
  • 7篇陈忠荣
  • 6篇张文作
  • 4篇温日芳
  • 2篇廖烈兰
  • 1篇黄聪超
  • 1篇陈锋锋
  • 1篇黎伯东
  • 1篇韦廷强
  • 1篇薛云皓
  • 1篇劳日伟

传媒

  • 8篇微创医学
  • 5篇广西医学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现代保健(医...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医学文选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被引量:41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清创负压引流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以上技术治疗36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清创、骨折复位后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暂时覆盖创面,拆除VSD装置后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果 36例患者术后获14~32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创面经VSD治疗平均1.5次(1~3次)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分别行游离植皮或局部带蒂皮瓣转移覆盖修复。34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0.2个月)。2例发生骨不连,拆除外固定支架二期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最终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22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94.4%。结论早期清创负压引流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能有效的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维持骨折端的相对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吴江华黄家基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外固定支架胫腓骨骨折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闭合性第五掌骨颈骨折29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分别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均获得6~12个月(平均9.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3.72±1.62)周,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MA)评定功能:优20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6.7%,1例出现一过性尺神经手背支麻痹,2例针尾皮肤激惹。结论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黄家基蒙家辉张文作施伟业吴江华陈忠荣
关键词:掌骨
超远端胫骨髓内钉微创治疗胫骨远端干骺骨折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超远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超远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骨折1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例随访12~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8周,均达到解剖或功能复位。术后1年采用Joh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6例,良3例,可1例。结论超远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的优点。
黄家基蒙家辉施伟业黄侣吴江华
关键词:髓内钉
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专家型胫骨髓内钉在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应用专家型胫骨髓内钉固定手术,总结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4~18个月(平均13. 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 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并根据Joher-wruhs标准评分,优良率为96. 6%。结论专家型胫骨髓内钉在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中骨折愈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良好。
施伟业黄家基吴江华
关键词:胫骨髓内钉胫骨远端骨折疗效
锁骨钩钢板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住院的6l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32例,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照Constant评分法评定术后肩关节外展上举评分及优良率。结果61例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两组优良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锁骨钩钢板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患者的肩关节外展上举范围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患者。结论锁骨钩钢板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内固定稳定性强,肩关节外展上举范围较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有明显的改善,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取材方便,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黄家基蒙家辉施伟业黄侣吴江华温日芳
关键词:肩脱位肩锁关节锁骨钩钢板早期功能锻炼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新进展
2008年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约占急诊骨折的1/6。约50%的桡骨远端骨折累及桡腕和(或)下尺桡关节,由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解剖、结构功能独特,骨折与邻近关节韧带损伤密切相关.加之骨折损伤的形式多种多样,使桡骨远端骨折变得复杂,疗效往往不满意。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治疗的原则是恢复关节面的完整平滑,避免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黄家基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关节韧带损伤下尺桡关节骨折损伤
1例椎管内肿瘤误诊误治分析
2001年
黄家基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误诊误治
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内踝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骨折类型及其他条件相近、数量相等的内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可吸收螺钉组(A组)和金属螺钉组(B组),每组各30例。结果随访4~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16-22周,骨折全部愈合。踝关节功能评价,两组优良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是内踝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确切,生物相容性好,术后踝关节恢复良好,可避免二次手术之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施伟业黄家基黄侣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内踝骨折内固定
T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体会
2002年
黄家基
关键词:T型钢板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
掌背侧不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比较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1例,男27例,女34例;年龄22~70岁,平均55.5岁。交通伤18例,跌伤43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术前均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30例行CT检查。按AO分型,B1型25例,B2型18例,B3型7例,C1型7例,C2型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腕掌侧(A组,n=34)及背侧(B组,n=27)入路切开行钢板内固定术。术前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A组分别为(—45.0±53.0)°和(8.6±3.1)°,B组分别为(—40.0±30.0)°和(7.3±5.6)°。术前A、B组桡骨短缩分别为(12.0±5.3)mm和(10.3±4.2)mm;关节面台阶A组为(4.3±2.2)mm,B组为(4.1±3.3)mm。结果6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8.2±1.6)周,B组为(8.1±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采用Cartland-Werley评分,术后8周A组优7例,良10例,差17例,优良率为50.0%;B组优7例,良11例,差9例,优良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周,A组优21例,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8.2%;B组优18例,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评估采用Sarmiento评分,术后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A组分别为(9.5±3.1)°和(18.0±8.2)°,B组分别为(11.0±4.7)°和(16.0±7.6)°;术后两组均未见桡骨短缩;关节面台阶两组均<1mm;所有指标A、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可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提供有效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腕关节旋前功能受影响,且远期并发症较多。
黄家基
关键词: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