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健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4篇骨折
  • 3篇术后
  • 2篇早期预警评分
  • 2篇手术
  • 2篇评分
  • 2篇髋部
  • 2篇髋部骨折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骨科
  • 2篇骨折患者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2篇改良早期预警...
  • 2篇干预
  • 2篇并发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1篇代谢

机构

  • 13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13篇黄健
  • 3篇胡晓娟
  • 2篇黄秀娟
  • 1篇何玉珍
  • 1篇胡孔和
  • 1篇陈瑜
  • 1篇罗莉玲
  • 1篇李远景
  • 1篇陈影
  • 1篇罗小玲
  • 1篇丘宏伟
  • 1篇周玲娟
  • 1篇黄慧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全科护理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8例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并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然后分析其综合资料,根据整体状况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并总结出护理的要点。结果:观察组中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髋骨骨折术后应激性溃疡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术后减少并发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证,同时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益处。
黄健
关键词:髋部骨折应激性溃疡护理
一种骨科冰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冰敷装置,涉及冰敷技术领域,通过设置柔性材质的第一连接套,包括连接组件、降温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柔性材质的第一连接套、设置在第一连接套上的连接件;第一连接套内设有第一放置腔,第一放置腔内设有第一放置...
黄健
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24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取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D-二聚体、血小板、纤维蛋白原、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Caprini评分、ADL评分、BMI指数以及是否使用抗凝药物等指标。随机将70%的研究对象分配到模型组,30%分配到验证组,模型组和验证组分别用来构建和验证预测模型。通过单因素x2检验,筛选出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用方程公式预测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分别进行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和R软件进行。结果:模型组与验证组LEDVT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筛查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Caprini评分、ADL评分、未使用抗凝药物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属于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LE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LEDVT风险预测模型绘制的ROC曲线AUC为0.812,对应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17%、94.95%;拟合优度检验发现,模型组检验值P=0.535,验证组P=0.302;DCA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在0~0.96的阈概率范围内均比极端曲线的净获益更高,临床效应与应用价值较好。结论:基于股骨骨折患者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构建的LEDVT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LEDVT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参考,帮助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改善。
匡晓丽华锦嫦黄健
关键词:股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降低多发伤患者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在降低多发伤患者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并应用MEWS评分的3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实行早期完全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入院当日、术后、病情有变化时采用MEWS评分方法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执行相关护理操作。比较2组病重时数、心电监护吸氧时数、抢救成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转ICU例数。结果:研究组病重时数、心电监护吸氧时数、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的MEWS评分系统对多发伤患者病情的评估更为客观,更加有助于指导科学护理管理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黄健谢伟婵华锦嫦匡晓丽胡晓娟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多发伤护理质量
个性化护理在2例鲍曼菌感染合并高位截肢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2013年
目的:通过对2例高位截肢患者施行个性化护理,说明个性化护理是可行的,符合患者与社会需求的医学模式。方法:运用个性化护理及良好的心理干预技巧对2例高位截肢患者实行个性化的评估和针对性护理。结果:通过个性化护理,病人情绪稳定,伤口愈合良好,对医务人员满意度提高。结论:推行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黄健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高位截肢心理干预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颈椎疾患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在颈椎疾患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颈椎手术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观察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观察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死亡率、是否入住ICU、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转入ICU人数观察组为0人、对照组为4人(x^2=4.167,P<0.05);首次下床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t=18.533,P<0.05);平均住院日观察组较对照组短(t=21.340,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x2=5.005,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x^2=5.983,P<0.05)。结论:在颈椎疾患围手术期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有助于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的能力、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报告处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生、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何玉珍胡永玉骆影超陈瑜黄健胡孔和黄慧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颈椎疾患围手术期满意度
疼痛干预在膝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疼痛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16例、B组(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术前、术后用镇痛药或加以PCA镇痛)16例。2组均按照无痛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2组不同的治疗方式导致的疼痛缓解效果。结果:B组在疼痛缓解程度、满意度、下床活动及主动参与功能训练时间优于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效果高于疼痛不能耐受时用药。通过对患者疼痛程度合理评估,制订有效的个体化方案,可将疼痛程度控制在最小化,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
黄健
关键词:疼痛程度疼痛干预疼痛评估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为创伤性休克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3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急救护理流程包括入院伤情评估流程,恢复有效循环流程,病情动态监测流程,术前准备流程、组织协调流程、实施心理护理流程等,流程的实施和护士长的协调管理,流程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积极救治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结果应用急救护理流程模式后,除一例患者严重创伤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成功。结论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是提高护理效果的保证。
黄秀娟罗莉玲黄健
关键词:创伤护理急救流程休克生命
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糖代谢、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联动延续护理模式联合横向骨搬运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糖代谢、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5例进行研究,按奇偶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2例,试验组2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胰岛素控制血糖、清除创面、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清创后将外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于溃疡创面,并予以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及伤口辅助治疗;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模式,试验组予以联动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糖代谢、遵医行为、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按时服药、监测血糖、定期复查、控制饮食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影响、心理或精神、生理功能及社会关系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联动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水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
黄健谢伟婵胡晓娟代蓉曾令国谢龙
关键词:糖尿病足遵医行为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盆骨折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内固定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未见假性肠梗阻病例,且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感染、坠积性肺炎、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社会、躯体、角色、物质生活状态等指标的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TT、APTT、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维持患者机体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稳定,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黄健谢伟婵华锦嫦周玲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程序创伤性骨盆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