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鹏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8例报告
- 1998年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以下简称PRCA)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选择性地抑制红细胞生成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PRCA临床少见,我院从1988年9月~1992年5月共收治6例,经外院会诊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5例,女性3例。除1例为8个月幼儿外,其余均为成人,年龄22~72岁。以高热起病者1例,发热、苍白、头晕、乏力者6例,颜面、下肢浮肿者1例,鼻衄1例。原发上呼吸道感染4例(例2、3、6、7)、感染1例(例5)、腹泻1例(例8)、无明显诱因者2例(例1、4)。3例有服药史,例3、4、均常服安乃近、去痛片,例8常服氟哌酸。
- 韩叔娥高鸿鹏岳桂芳常进王祝英赵保善
- 关键词:纯红细胞纯红再障有核红细胞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红细胞生成
- 全文增补中
-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分子数量及其基因组密度多态性测定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检测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分子数量及其基因组密度多态性的变化。方法采集静脉血,用FITC标记的鼠抗人Cd_(35)单抗标记红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24例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21例健康对照红细胞CR1分子的数量。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组的多态性。结果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平均值为(80.7±13.3)个/红细胞,健康对照的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平均值为(105.5±8.8)个/红细胞。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其红细胞平均CR1分子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4,P<0.0001)。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较健康人HH型所占比例降低,HL型所占比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遗传基因的变化可能引起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的改变。
- 张乃红冯玫朱镭刘洁高鸿鹏李为民乔振华
- 关键词:血液肿瘤
- 全文增补中
- 以骨髓转移为首发表现的不明原发部位肿瘤的临床及形态学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研究骨髓转移瘤的临床和形态学特点。方法:分析总结21例骨髓转移瘤的临床及形态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骨痛、贫血、血小板减少常见,易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和其他血液病,多数未查到原发肿瘤部位。结论:骨髓穿刺和活检对骨髓转移瘤,特别是原发肿瘤不明确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常进高鸿鹏岳桂芳
- 关键词:骨髓转移瘤骨髓
- 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减低患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是血液病形态学诊断的最基本的检查手段。骨髓活检切片的增生程度高于穿刺涂片的增生程度,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坏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累及骨髓的诊断的符合率高于骨髓涂片。本文报告2例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减低患者的诊断。
- 刘洁常进高鸿鹏秦立元冯玫
- 关键词:骨髓活检切片形态学诊断增生程度骨髓纤维化
- 恶性黑色素瘤30年后骨髓转移一例
- 本文报告一例老年男性患者,1965年前发现左脚掌外缘侧有一黑色素痣,颜色逐渐加深,1965年秋出现破溃,流黄水。次年在某肿瘤医院手术切除并植皮,后一直未复发。1994年5月因腰部憋困、活动受限而入院检查。血片见有晚幼粒细...
- 高鸿鹏朱娜王大俊
- 文献传递
- 乙双吗啉致全髓细胞性白血病1例被引量:3
- 2004年
- 高鸿鹏刘金华冯玫
- 关键词:白血病
-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 1995年
-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030012)李星五山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实验室(030012)高鸿鹏古县人民医院周福太使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AgNOR)的方法,对胸腹水中的良恶性细胞进行定量检测,可对两者的鉴别...
- 李星五高鸿鹏周福太
- 关键词:肿瘤胸水腹水嗜银蛋白
- 骨髓坏死4例被引量:3
- 2004年
- 高鸿鹏刘洁常进
- 关键词:骨髓骨髓坏死
- 血小板生成素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 房丽华冯贵春黄立坤李桂凤高鸿鹏李维民张乃红
- 该课题对 66例不同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了血小板生成素水平、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发现血小板生成不足组的TPO水平增高最明显,血小板破坏过多组次之,而血小板分布异常组不增高。提示:对于...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
- 高白细胞性毛细胞白血病1例
- 2004年
- 高鸿鹏冯玫
- 关键词:扫描电镜骨髓活检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