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髓
  • 9篇细胞
  • 7篇形态学
  • 5篇白血
  • 4篇涂片
  • 4篇细胞形态
  • 4篇活检
  • 4篇骨髓活检
  • 3篇血液
  • 3篇胰岛
  • 3篇受体激动剂
  • 3篇糖耐量
  • 3篇糖耐量减低
  • 3篇激动
  • 3篇激动剂
  • 3篇减低
  • 3篇骨髓涂片
  • 3篇白血病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机构

  • 2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高芳
  • 17篇杨波
  • 7篇杨林花
  • 6篇马瑞玲
  • 6篇乔巨
  • 6篇王晋梅
  • 5篇李建兰
  • 5篇郗光霞
  • 4篇贾红芳
  • 4篇魏艳红
  • 4篇高艳
  • 3篇王梅芳
  • 3篇田冰
  • 3篇乔振华
  • 3篇李晓丽
  • 2篇杨佳
  • 2篇黄艳
  • 2篇马瑞林
  • 2篇孙嘉峰
  • 2篇李国霞

传媒

  • 7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第三届华北三...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形态学诊断
2010年
目的提高对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认识。方法对1例LPL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脾边缘区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血涂片淋巴细胞0.40,分类100个自细胞可见晚幼红1个,血小板少见,红细胞呈明显缗钱状排列。骨髓象:增生活跃,淋巴样细胞0.78,浆细胞0.085。骨髓活组织检查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样细胞和浆样细胞弥漫性分布,形态学诊断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结论LPL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伴外周血的脾淋巴瘤等疾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有相似之处,往往难以鉴别,血涂片、骨髓涂片及骨髓组织学等形态改变在LPL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高芳杨波高艳刘艳芳王梅芳
关键词:细胞学骨髓检查
骨髓坏死形态学观察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坏死(BMN)的形态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3例BMN的组织、细胞和超微结构形态学进行观察,分析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BMN的原发病21例为恶性疾病,1例严重感染合并DIC,1例为血管炎。骨髓活组织检查显示坏死区呈大片无结构的嗜酸性的物质,可伴有网硬蛋白和胶原纤维增生;骨髓涂片中细胞结构模糊不清,核固缩,坏死的细胞周边散在形状不一的嗜酸性物质;外周血可见幼粒、幼红细胞。结论BMN的发生多与恶性肿瘤和血液恶性疾病有关,持续剧烈骨痛和发热是临床主要症状,可疑的病例应该早期进行骨髓检查。
杨波魏艳红乔巨高芳马瑞玲郭素芬
关键词:骨髓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的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寻找多发性骨髓瘤形态分型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形态改变。参照Greipp等制定的分型标准,将骨髓瘤细胞分为Ⅰ、Ⅱ、Ⅲ、Ⅳ型,并对相关病例的生存期进行了随访。结果Ⅲ型(原始浆细胞型)生存期较Ⅰ、Ⅱ型明显缩短,与相关报道一致。结论骨髓浆细胞形态学是多发性骨髓瘤分型的依据,正确的分型和分类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杨波王晋梅杨林花马瑞林贾红芳高芳
关键词:骨髓瘤预后
骨髓切片和涂片的观察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
杨波高芳李建兰马瑞玲杨林花乔振华
GLP-1受体激动剂对糖耐量减低大鼠β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Exendin-4)对糖耐量减低(IGT)大鼠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高芳郗光霞田冰李晓丽张学力赵媛媛辛欢欢陈瑶郭清华焦云红
文献传递
高雪病一例
2011年
患者男,腹胀10余年,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5年,乏力纳差15d人院。患者自1998年始无诱因出现上腹憋胀,进食后憋胀加重.当时未重视,后上腹憋胀加重,同时双下肢出现可凹性水肿.皮肤变黑,并于无意中出现左上肢条索形包块.无疼痛,未进行特殊治疗。2004年体检时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B超显示巨脾。近15d腹胀加重,出现乏力,纳差。伴头晕恶心,间断牙龈出血,
高芳杨波乔巨贾红芳
关键词:高雪病皮肤变黑牙龈出血进食后双下肢左上肢
Ph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一例Ph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以检测其是否存在隐蔽的bcr-abl基因重排,排除bcr-abl融合基因假阴性可能,验证其Y染色体缺失的异常核型。方法采用位点特异性探针GLPbcr-abl(绿/红)额外信号(ES)探针检测bar-abl基因重排;采用着丝粒探针CSP18/CSPX/CSPY(蓝/绿/红)检测Y染色体缺失。结果GLPbcr-ablES探针计数200个间期细胞,100%为两红、两绿信号,Ph染色体为阴性;着丝粒CSP18/CSPX/CSPY探针计数200个间期细胞,67%细胞为两蓝一绿信号,红色信号丢失,存在Y染色体缺失。结合其病情特点,Y染色体缺失为后天获得性。该例Ph阴性、he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CML患者预后差。结论Ph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CML患者病情进展凶险,预后差;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异常特异、可靠,有助于对不典型CML患者确诊,关于不典型CML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本质有待进一步病例积累及研究揭示。
王梅芳杨林花李国霞杨波高芳高艳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慢性原位杂交
一例Ph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FISH检测结果
目的:对一例Ph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以检测其是否存在隐蔽的BCR...
王梅芳杨林花李国霞杨波高芳高艳
文献传递
继发性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组织形态学观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继发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骨髓病理学特征,探讨继发性骨髓纤维化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在临床表现及骨髓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对69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MF)患者分别采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HGE(苏木素-吉姆萨-伊红)染色和骨髓涂片Wright染色进行组织与细胞形态学对比观察,并与3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纤维化期(PMF-F)患者骨髓组织形态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69例SMF患者初诊年龄显著低于PMF患者(P<0.05),在初诊时贫血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病例在骨髓涂片以及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不同级别网状纤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继发骨髓纤维化的发生年龄小,且多取决于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年龄。②继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相比,增生情况较好,对临床年轻的骨髓纤维化患者及早寻找原发病因,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黄艳孙嘉峰杨佳高芳杨波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骨髓涂片骨髓活检
多媒体技术在血液细胞形态学诊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图、文、声、像等技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以最优化的方式实现教学过程.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优选形式多样的多媒体,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成为国内外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
杨波高芳魏艳红李建兰张莹
关键词:血液细胞形态学多媒体教学医学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