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愈霄
- 作品数:28 被引量:3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中小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试验与问题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当前中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工作。为调研国内中小城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的基础条件和业务需求,促进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业务体系建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8个典型中小城市,利用基于数值预报基础的统计模式预报系统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实验工作。在此基础上,针对开展全国预报业务体系建设所需的中小城市预报方法、基础条件、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专项调研,并对国内中小城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建设和业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困难提出了建议和参考对策。
- 汪巍高愈霄赵熠琳许荣朱莉莉李健军李国刚翟超英
-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被引量:3
- 2017年
-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作为担负重污染预警应急和大气污染防控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正逐步成为环保部门核心业务之一。基于近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省、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开展现状,针对预报工作中遇到的人员短缺、能力建设进度缓慢、预报资料匮乏等现实问题,从政策制度和预报技术2方面分析原因,提出需要从制度建设着手,通过建立健全预报工作保障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和培训制度,完善地区预报能力建设和预报水平,同时为全国其他区域省、市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 高愈霄鲁宁许荣王晓彦张良王玲玲曲凯朱丽娅任远哲
- 关键词:空气质量预报
- 混合型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被引量:18
- 2013年
- 通过对色谱分析、固相萃取和氮吹浓缩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混合型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7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200 mL水样以5 mL/min通过MCX混合型固相萃取小柱,经4 mL2%甲酸水溶液锁定,4 mL 25%甲醇水溶液净化,8 mL 2%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后,洗脱液经50℃氮吹浓缩至1 mL,微孔滤膜(0.22μm,尼龙)过滤后,采用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进行分离,以甲醇-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250 nm检测。7种苯胺类化合物可在6.5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在0.1~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S/N=3)为0.10~0.50μg/L,定量下限(S/N=10)为0.33~1.67μg/L。在0.2μg和1.0μ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分别为52%~101%和54%~96%,RSDs分别为2.2%~11.3%和2.5%~9.0%。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 王超彭涛高愈霄吕怡兵滕恩江
- 关键词:苯胺类化合物
- 京津冀秋冬季PM2.5污染概况和预报结果评估被引量:21
- 2019年
- 对京津冀区域2013年9月至2018年2月连续5个秋冬季PM2. 5的污染特征和气象影响因素,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连续3个秋冬季以及典型污染过程时NAQPMS、CMAQ和CAMx这3个模式PM2. 5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估,对模式预报的不确定性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个秋冬季PM2. 5区域均值浓度分别为122、98、82、99和65μg·m-3,污染过程(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期间浓度分别为229、198、210、204和180μg·m-3. 5个秋冬季累计发生64次PM2. 5为首要污染物的区域污染过程,2013~2014年秋冬季污染过程平均持续时间最长,2017~2018年持续时长最短.除2016~2017年外,其他年份PM2. 5浓度峰值和均值逐年降低,区域总体污染形势减轻.秋冬季PM2. 5浓度与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相关性相对较好,与温度和气压的相关性整体较弱.当风速小于2 m·s-1、大气相对湿度65%以上、主导风向为西南和东北风时,容易出现区域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此外,3个模式均能够预测出京津冀区域秋冬季PM2. 5污染过程,预报值与监测值体现了较好地相关性. 3个模式对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的预报结果较好,对唐山、石家庄、保定、北京和天津等城市预报偏高,这与污染源清单、气象初始场和气象预报、以及大气化学反应机制的不确定性有一定关系.
- 朱媛媛高愈霄高愈霄王晓彦刘冰王晓彦朱莉莉许荣汪巍丁俊男
- 关键词:京津冀PM2.5空气质量
-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空气颗粒物中54种元素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前我国环境空气颗粒物中元素测定的标准方法为原子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作为新发展起来的无机元素分析测试技术,能够弥补上述方法的局限性,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快速简便、一次可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
- 张霖琳刀谞王超高愈霄滕恩江
- 关键词:微波消解颗粒物
- 一种建立水华预测模型的方法、水华预测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立水华预测模型的方法、水华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采集目标区域的目标气象因子在多个历史时间点的历史值、以及目标区域的目标水华特征项在对应时间点的历史值。然后基于目标气象因子的历史值和目标水华特征项的历史值来确...
- 李健军高愈霄鲁宁彭福利侯露刘冰朱媛媛石天衡程舒鹏陈义中秦东明
-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PM2.5叠加沙尘重污染过程特征及预报效果分析被引量:25
- 2020年
- 选取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018年11月23日至12月4日一次大范围、长时间且PM2.5叠加两次沙尘传输的复合型重度污染过程开展特征研究,分析了首要污染物PM2.5和PM10浓度的发展演变,以及污染气象影响因素;结合激光雷达地基和车载走航监测结果,以及HYSPLIT后向轨迹结果,讨论了区域污染传输的情况;并对重污染期间NAQPMS、CMAQ和CAMx这3个空气质量模式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PM2.5叠加两次沙尘传输导致区域中南部多数城市达到重至严重污染水平,张家口、北京、石家庄、邯郸和郑州PM10小时峰值分别为1589、864、794、738和766μg·m^-3,PM2.5小时峰值浓度分别为239、319、387、321和380μg·m^-3.地面弱气压场、高湿、逆温等静稳条件和沙尘是重要的污染气象和天气因素.激光雷达地基和车载走航监测数据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表明重污染期间区域西南和东南方向发生了PM2.5传输;区域两次沙尘过程主要受西北路径传输影响.此外,NAQPMS、CMAQ和CAMx这3个模式均可较好地预测到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的重污染过程,但对个别城市预报略有偏差.该次重污染过程中模式对PM2.5的预报效果要好于PM10,这与气象模式预报、大气化学反应机制、污染源清单的不确定性,以及重污染应急措施导致的污染源排放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 朱媛媛高愈霄高愈霄王帅李亮王帅李亮王威王光刘冰
- 关键词:京津冀PM2.5污染气象沙尘后向轨迹
- 基于半级别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方法探讨
- 2022年
-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是提升预报能力的重要助力,为更好支撑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将我国空气质量细化为12个半级别,参照英国预报评估方法,对2020年“2+26”城市AQI、PM_(2.5)浓度和O_(3)-8h浓度预报开展探索性半级别预报效果评估,通过与AQI范围预报和AQI级别范围预报评估对比发现,半级别预报评估方法可将两者兼容合一,在城市业务预报评估中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具体的半级别预报评估结果表明,“2+26”城市AQI和O_(3)-8h浓度在低段级别和高段级别的预报效果明显差于中段级别,不同级别PM_(2.5)浓度预报效果相对稳定;AQI、PM_(2.5)和O_(3)-8h浓度预报准确率月变化曲线分别呈双峰型、先升后降型和平缓型,PM_(2.5)浓度各月偏高预报显著;不同城市AQI和O_(3)-8h浓度预报准确率差距相对较小,PM_(2.5)浓度预报准确率波动较大;北京和天津AQI预报准确率高于周边省份,北京和河南PM_(2.5)和O_(3)-8h浓度效果相对最好.
- 王晓彦朱莉莉许荣高愈霄朱媛媛汪巍刘冰
- 关键词:空气质量
- 京津冀典型城市采暖季颗粒物浓度与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14
- 2014年
- 选择京津冀地区3个典型城市和从南至北的4个国家大气背景站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采暖季空气颗粒物PM2.5、PM10样品,微波消解-ICP-MS法分析了样品中的68种元素。结果表明,北京、天津、石家庄PM2.5和PM10日均质量浓度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和背景点,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M10与PM2.5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Na、Mg、Al、S、K、Ca、Fe质量浓度为0.1~10μg/m3,Si、P、Ti、Mn、Ni、Cu、Zn、Ba、Pb质量浓度为10~100 ng/m3,其他元素质量浓度为0.01~10 ng/m3或未检出。在元素构成上,S、Na、Al、K、Fe、Mg、Ca、P、Si等是主要元素,元素含量均大于1%。其他微量元素每种元素含量为0.1%~1%。14种重点防控重金属在PM2.5中的吸附显著高于PM10,主要来源于燃煤、燃油、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等。
- 张霖琳高愈霄刀谞王超滕恩江
- 关键词:京津冀颗粒物
- 气象要素与前体物排放对中国区域性臭氧污染的影响
- 2024年
- 2022年9月,中国出现了多次区域性臭氧污染过程,污染较重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华南与华北。全国339个城市中,共出现了1844天次的臭氧超标情况,其中重度污染3天次(均出现在珠三角)、中度污染123天次、轻度污染1718天次。中国华北与华南等地长期处于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区,容易出现持续干燥少雨、风速偏低、气温持续偏高的气象特征,有利于臭氧的生成与积累,是造成该时期臭氧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的重要原因。臭氧超标天数较多的城市一般具有较高的NO_(2)浓度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臭氧生成潜势(OFP),其中NO_(2)一般在30μg/m^(3)左右、OFP一般超过100μg/m^(3),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出区域性臭氧污染受NO_(2)影响更显著的结论。可见,当前中国华南与华北等地臭氧前体物排放量仍较大,在不利气象条件下,臭氧前体物累积加剧了臭氧污染。
- 赵熠琳李子沈劲王威朱媛媛丁俊男高愈霄
- 关键词:臭氧污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