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作惠

作品数:26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精神分裂症
  • 12篇分裂症
  • 9篇精神分裂症患...
  • 6篇抑郁
  • 5篇首发
  • 5篇安全性
  • 4篇抑郁症
  • 4篇首发精神分裂...
  • 4篇疗效
  • 4篇阿立哌唑
  • 3篇首发精神分裂...
  • 3篇喹硫平
  • 2篇雄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双酚
  • 2篇双酚A
  • 2篇双相
  • 2篇酸钠
  • 2篇帕罗西汀
  • 2篇齐拉西酮

机构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市精神卫...
  • 1篇武汉市疾病预...

作者

  • 26篇高作惠
  • 18篇严峻
  • 15篇胡晓华
  • 11篇王宗琴
  • 10篇刘连忠
  • 6篇龚传鹏
  • 4篇林国荣
  • 4篇江云
  • 4篇包玲
  • 3篇彭娟
  • 3篇刘燕林
  • 3篇周新芳
  • 3篇李东霞
  • 3篇刘恋
  • 2篇王朔
  • 2篇黄卓玮
  • 2篇田艳
  • 2篇范瑛
  • 2篇周婷
  • 2篇李赋

传媒

  • 4篇现代医学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脉冲电疗法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就低频脉冲电疗法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将44例抑郁症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实验组予等剂量帕罗西汀同时使用低频脉冲电疗,两组均观察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评价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第2、4、6周末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第1、2、4周末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8周后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焦虑显效速度快,在早期对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即有显著改善,此外出现副反应几率较低,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峻高作惠李毅刘连忠王文胜寇小君张春
关键词:帕罗西汀抑郁症伴焦虑生活质量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首发性精神分裂症伴有冲动与攻击行为患者兴奋躁动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缓解伴有冲动及攻击行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躁动的疗效及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84例伴有攻击行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合并用药组(喹硫平加丙戊酸钠)及单独用药组(喹硫平),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内其外显行为量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84例病例中脱落3例,实际参与研究81例;其中由外显行为量表结果可知,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症状均有所好转(t合并用药组=6.241,t单独用药组=4.352,P<0.01),但在治疗4周两组间疗效出现一定差异,且合并用药组优于单独用药组(t4周=9.324,t6周=13.24,P<0.01);而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结果同样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加长,合并用药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独用药组(F=9.543,P<0.05);另外,两组不同治疗时间点上阳性症状量表同样存在差异(t4周=9.295,t6周=10.342,P<0.01);此外,由副反应量表(TESS)及不良反应情况可知,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TESS评分仅在用药2周后出现过差异(t=4.147,P<0.05)。结论:对伴有攻击行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相较于单独使用喹硫平,前者疗效显著,且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当。
严峻高作惠龚传鹏胡晓华刘连忠王宗琴黄卓玮
关键词:喹硫平丙戊酸钠首发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服用利培酮、催乳素高于正常值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后合用阿立哌唑10mg/d,并维持阿立哌唑和原有利培酮剂量不变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合用阿立哌唑后,血清催乳素下降。结论:阿立哌唑可降低利培酮导致的高催乳素血症。
刘连忠周新芳李赋高作惠马子龙王婧谢俊
关键词:催乳素
生理剂量的双酚A对雄性成年大鼠及其子代空间记忆的影响
目的:双酚A (BPA)是一种最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用于塑料和环氧树脂的制造.超过90%的美国人的尿液中可以检测到BPA.动物研究也显示:围产期暴露于BPA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和行为的永久性改变.但是关于父亲暴...
胡晓华冯映映江云秦荣国范瑛吴辉华刘燕林王宗琴谢琴包玲高作惠刘恋
关键词:双酚A低剂量水迷宫
小剂量齐拉西酮辅助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齐拉西酮辅助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20mg/d,之后视病情对剂量进行调整,最高不超过40mg/d;试验组在20—40mg/d帕罗西汀基础上加用小剂量(10~20mg/d)的齐拉西酮。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之前和治疗的第1、2、4、6、8周末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之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1年内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显效率分别为86.7%(26/30)和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第1、2、4、6、8周末的HAMD评分分别为(30±5)、(23±3)、(16±4)、(12±4)、(11±4)、(4±4)分,对照组分别为(30±5)、(25±5)、(18±4)、(15±4)、(14±5)、(6±4)分,2组治疗第1、2、4周末的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第1、2、4、6、8周末的TESS评分分别为(2.2±1.1)、(2.4±1.1)、(2.5±0.9)、(2.5±0.8)、(2.6±0.6)分,对照组为(2.2±1.0)、(2.4±1.0)、(2.4±0.7)、(2.4±0.6)、(2.6±0.4)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0.0%(3/30),对照组为13.3%(4/3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齐拉西酮辅助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不会影响复发率。
高作惠严峻李毅胡晓华王宗琴林国荣吴辉华
关键词:抑郁症齐拉西酮帕罗西汀安全性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对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女性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70例抑郁症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5例度洛西汀组以及35例艾司西酞普兰组,度洛西汀剂量为40~60 mg/d,艾司西酞普兰为10~15 mg/d,持续观察2个月。通过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通过TESS(不良反应量表)对不良反应,即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第8周度洛西汀组的有效例数为29例,有效率为82.9%;艾司西酞普兰组为28例,有效率为80.0%,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003,P=0.948)。度洛西汀组的临床痊愈例数为21例,临床痊愈率为60.0%;艾司西酞普兰组为19例,临床痊愈率为54.3%,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126,P=0.734)。度洛西汀组患者中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失眠、便秘和食欲降低,而艾司西酞普兰组包括疲劳和失眠。结论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女性抑郁症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严峻高作惠刘连忠王朔周婷
关键词: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疗效安全性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群焦虑、抑郁现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调查武汉市社区老年人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3个行政区老年人875人为调查对象。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老年人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结果老年人SAS平均得分为(29.19±7.14)分,<50分772人(88.23%),≥50分103人(11.77%);SDS平均得分为(31.75±8.53)分,<50分715人(81.71%),≥50分160人(18.29%);女性SAS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女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老年人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婚姻状况、月收入、与子女同住和疾病数量的老年人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医保情况、疾病数量的老年人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人焦虑与性别、婚姻、月收入和慢性疾病数量呈正相关,老年人抑郁与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和疾病数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状况,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医疗保险和慢性疾病数量等是老年人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寇小君龚传鹏刘修军严峻高作惠宋立平苏先进吴春芳胡靖
关键词:焦虑抑郁
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分离性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奥氮平及氯丙嗪应用于分离性障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将75例分离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6例和氯丙嗪组39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和氯丙嗪进行治疗,奥氮平组与氯丙嗪组使用药物剂量平均分别为(17.67±2.46)mg·d-1和(340.33±6.77)mg·d-1,均观察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8周末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离体验量表(DE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奥氮平和氯丙嗪的临床疗效接近,其各时间点的BPRS评分以及D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奥氮平组的患者在TESS评分上显著低于氯丙嗪组的患者(P<0.05),说明使用奥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较轻。结论:奥氮平及氯丙嗪应用于分离障碍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奥氮平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相比更高,可能是分离障碍临床治疗的更优药物。
严峻高作惠龚传鹏刘连忠彭娟易小艳周婷
关键词:奥氮平氯丙嗪临床疗效安全性
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与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6年8月。2008年2月收治的378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脱失的相关性。结果:退出治疗发生率为17.99%;吸毒年限、文化程度、职业、婚姻、SSRS总分、吸毒方式、日吸毒量和药物滥用史与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明显相关(P〈0.05或P〈0.01),而性别、年龄和日吸毒频率与其脱失之间的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无业、文化程度低、社会支持程度低、药物滥用、采用注射吸毒、吸毒时间长、日吸毒量高可能是导致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操守率,仍然是社会学和医学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严峻徐汉明朱军红王鹏高作惠欧阳盛刘春芳崔榕李波陈冬青
关键词:美沙酮影响因素
喹硫平、阿立哌唑分别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比较喹硫平联用碳酸锂与阿立哌唑联用碳酸锂在治疗双相障碍抑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将我院94例双相障碍抑郁患者分为喹硫平组及阿立哌唑组,各47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杨氏躁狂量表(YMRS)得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TESS、治疗总有效率间差异。结果:94例病例中,脱落8例,实际参与研究86例。由HAMD-17结果可知,基线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其在治疗1、2、4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末=5.321,P<0.01;t2周末=4.215,P<0.01;t4周末=2.438,P<0.05),但在第8周末,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MRS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期间评分均<7;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9,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由TESS结果可知,两组在治疗后第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1,P<0.05),而在随后治疗时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喹硫平比较,阿立哌唑与碳酸锂联用起效更快,但是两者最终疗效相似,不良反应情况相当。
高作惠严峻胡晓华刘连忠周新芳徐晓津彭娟
关键词:喹硫平阿立哌唑碳酸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