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玥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拟南芥
  • 2篇磷酸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磷酸酶
  • 1篇豆渣
  • 1篇多倍体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制取
  • 1篇膳食纤维
  • 1篇水溶性膳食纤...
  • 1篇水仙
  • 1篇酸酶
  • 1篇秋水仙素
  • 1篇去磷
  • 1篇去磷酸化
  • 1篇菘蓝
  • 1篇磷酸
  • 1篇磷酸酶
  • 1篇氯霉素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成都大学

作者

  • 4篇骆玥
  • 2篇王跃华
  • 2篇孙雁霞
  • 2篇杜林方
  • 1篇唐秋菊
  • 1篇魏徵霄
  • 1篇陈玲
  • 1篇韩永光
  • 1篇邬晓勇
  • 1篇刘碧崇
  • 1篇高秀
  • 1篇徐文俊
  • 1篇冉艳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拟南芥蛋白磷酸酶PPH1的结构预测与功能分析
2013年
拟南芥PPH1属于蛋白磷酸酶2C(PP2C)家族,主要参与捕光色素复合物LHCⅡ蛋白去磷酸化调控与光系统的状态转移,与STN7蛋白激酶共同参与调控LHCⅡ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为了解此酶的具体的催化机制和空间结构,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PPH1的疏水性、跨膜区、膜体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其核心结构域的三级结构,围绕蛋白磷酸酶的结构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关系进行探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特异位点合成多肽后,免疫家兔并成功制备抗体.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制备得到了PPH1特异抗体,证实此磷酸酶结构得以正确地预测.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以及突变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韩永光骆玥魏徵霄唐秋菊杜林方
关键词:去磷酸化PP2C抗体
菘蓝种子的多倍体诱导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改良菘蓝现有品种,丰富物种资源,增加其药用成分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无菌水浸泡时间,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菘蓝种子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用L9(33)正交试验筛选出诱导菘蓝多倍体植株的最佳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菘蓝多倍体植株诱导率的影响程度为秋水仙素的浓度>秋水仙素浸泡时间>无菌水浸泡时间。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A2B2C3,即种子经无菌水浸泡24 h,再用0.2%秋水仙素处理36 h后诱变率可达73.91%;经植物形态组织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植物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
王跃华孙雁霞骆玥陈玲
关键词:正交试验菘蓝秋水仙素
从豆渣中制取水溶性膳食纤维被引量:19
2009年
用酸解、碱解和酶解3种方法对膳食纤维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酸碱处理虽然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但处理后的纤维颜色变深、持水力和膨胀力都有所下降,而酶法为一种理想的方法。
孙雁霞邬晓勇王跃华骆玥刘碧崇徐文俊
关键词: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
氯霉素处理对拟南芥STN7和STN8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本实验运用多肽抗体、磷酸化抗体和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叶绿体蛋白合成抑制剂——氯霉素(CAP)处理对拟南芥叶片在生长光强下LHCⅡ蛋白与PSⅡ核心蛋白的磷酸化、STN7和STN8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CAP处理叶片在生长光强下STN7基因表达的mRNA水平减少,类囊体膜上酶蛋白含量较低,LHCⅡ蛋白磷酸化水平也较低;而STN8基因表达的mRNA水平增加,类囊体膜上酶蛋白含量增加了1倍,与PSⅡ核心蛋白中D1、D2和CP43的磷酸化水平较高相吻合.研究表明,氯霉素抑制叶绿体蛋白合成后并影响核基因STN7和STN8的表达.
冉艳高秀骆玥杜林方
关键词:氯霉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