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丽
- 作品数:92 被引量:4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洛阳市中心血站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一种新的成分血——冷上清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冷上清成分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TTP患者采用分组治疗方法,设立冷上清治疗组、新鲜冷冻血浆对照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患者直接输注或作置换液进行血浆置换,并配合药物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例冷上清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0%;20例新鲜冷冻血浆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10例药物治疗对照组有效率10%。结论冷上清作为一种新的成分血在临床推广应用,尤其对于治疗血栓性微血管(TMA)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既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又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费用。
- 马红丽孙先玲刘红冰丁琪杨波
- 关键词:冷上清
- 昆明、洛阳两地献血者人群HBV携带者的HBV基因型分布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调查昆明、洛阳两地献血者人群HBV携带者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以套式PCR的方法对两地367份献血者HBsAg筛查阳性样本分型,根据HBV前s1基因和s基因区域内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条引物(2条外引物、8条内引物),并将其中8条内引物分为Ⅰ、Ⅱ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基因片段;将第2轮PCR产物做琼脂糖电泳,根据PCR产物片断大小判定基因型;分型结果以s基因直接测序法验证。结果昆明279份样本中成功分型214例,分型成功率76.7%,其中B型69例(32.2%),C型103例(48.1%),B、C混合型41例(19.2%);D型1例(0.5%);洛阳献血者的88份样本中成功分型72例,分型成功率81.8%,其中B型10例(13.9%),C型46例(63.9%),B、C混合型16例(22.2%)。经s基因测序法验证,该分型方法准确可靠。结论昆明、洛阳两地献血者人群中HBV携带者HBV基因型均以C型为主,并有一定比例的B型和B、C混合型,仅在昆明献血者中发现1例D型,未见A、E、F型。
- 董菲王憬惺杨通汉贠中桥姚富柱吕运来董向东马红丽Paul NessHua Shan
- 关键词:献血者HBV基因型型特异性引物
- 探讨疑难配血三步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需要输血的患者除单纯型外伤大出血外大多伴随某些疾病,再加上患者身体素质、病情不同,用药情况的差异及其他因素,往往会导致临床配血困难,我们利用疑难交叉配血三步法对我科近期收到的疑难配血若干典型标本进行了试验及分析,探讨配血三步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准确性。
- 王志红陈善华马红丽于志强吴宗泽李慧晓
- 关键词:交叉配血疑难配血同种抗体自身抗体
- 低效价血型抗体导致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效价血型抗体导致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58例血清效价低于64的O型孕产妇资料,其丈夫均为非O型,观察其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及妊娠次数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联性。结果 IgG抗体效价低于64的O型孕产妇HDN发病率为15.64%;母婴血型不合孕妇妊娠次数与HDN发病率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低效价IgG血型抗体,应进一步检测其抗体亚类,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亚类,及时准确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妊娠次数越多机体产生血型抗体的机率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型抗体效价逐渐减低,以至于血清中无法检测,当机体再次妊娠时,孕育血型不相合的胎儿,引起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 贠中桥马红丽
- 关键词:低效价血型抗体新生儿溶血病
- 构建“洛阳市血液安全管理服务体系”的价值和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贠中桥马红丽吕运来丁琪
- 关键词:血液安全
- 血浆分离冷沉淀后-冷上清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
- 吕运来田红旗郭艳珍孙先玲刘建华梅海燕刘巧马红丽游丽萍李哲张艳艳
- 本项目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制作冷沉淀后的上清液-冷上清治疗临床血液系统中一种罕见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采用冷上清进行输注或血浆置换,其理论依据:冷上清是新鲜冰冻血浆分离掉冷沉淀物后的剩余部分,已去除绝大部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冷上清
- 多次输血患者产生IgG抗-E1例分析
- 目的探讨多次输血的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策略,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方法选取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患者ABO和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患者多次输血后,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
- 刘瑞玲马红丽李会侠
- 关键词:多次输血不规则抗体筛查IGG
- 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在胎儿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索1种新的胎儿ABO血型的检测方法,为预防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1~12月送检的O型孕妇34名,提取孕妇外周血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PCR-RFLP)检测胎儿ABO血型。结果在34例标本中,32例实验成功,且与胎儿出生后的ABO血型一致,其中A型11例、B型15例、O型6例,2份标本扩增失败。结论利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来检测胎儿ABO血型的方法,准确性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杨波贠中桥吕运来马红丽刘广超兰炯采
- 关键词:ABO血型PCR-RFLP
- 中国5地无偿献血者HCV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了解我国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初筛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方法采用2种不同ELA试剂对2013年6月-2016年12月我国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进行常规筛查,抗-HCV单试剂或双试剂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MP HCV Blot 3. 0进行确证检测。分别估算首次献血者的HCV流行率及重复献血者的HCV发病率,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体、不同献血类型之间HCV确证阳性率。结果在1 276 544人次献血样本中,有3 855 (0. 30%)为抗-HCV ELISA初筛反应性,其中只有30. 18%(904/2 995,)确证为抗-HCV阳性。本次研究中,首次献血者总计648607人次,其中1080份样本确证为抗-HCV阳性,即首次献血者HCV流行率为166. 56 (156. 04—177. 08)/100 000人次,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均与HCV确证阳性率相关。重复献血者总计627 937人次,其中126份样本确证为抗-HCV阳性,即重复献血者HCV发病率为13. 04(9. 55—17. 81)/100 000人次,其中重复献血者抗-HCV确证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采血小板献血者(0. 02%vs0. 01%)。结论本研究表明我国献血者HCV仍处于较高水平流行状态。尽管现在NAT已成为我国血液检测的常规检测项,但仍需持续有效地对我国输血HCV传播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新的规范中规定可采用1种或2种EIA进行筛查,本意是为了提高检测敏感性,但本研究中EIA筛查阳性样本如此低的确证阳性率提示其特异性差,可能会造成许多合格的献血者丢失。因此,优化献血者HCV筛查策略将有助于防止血液浪费。
- 付萍Liao Dan吕运来张洪斌何伟兰何伟兰黄梅文秀琼马红丽何涛柯玲刘鱼吴秉婷Liu Jing刘鱼王憬惺何苗Shan Hua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献血者流行率发病率
-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几种血液配型方案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几种血液配型方案的疗效评价,选取适宜的血液配型方案,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2013年68例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根据不同种类病因,选取适宜的血液配型方案,比较治疗前后Hb、血清胆红素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适宜的血液配型方案使68名患儿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64.90%、44.37%、62.61%;Hb数值换血后与换血前比较P〈0.01;血糖检测换血后与换血前比较P〈0.01,其他生化指标检测换血后与同组换血前比较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根据不同血型系统选取适宜的血液配型方案,能快速缓解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对提倡优生优育政策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马红丽刘瑞玲孙雪梅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