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璞
- 作品数:44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 鞍钢超低碳贝氏体桥梁用钢Q420qD钢板的研制
- 唐复平贺信莱侯华兴尚成嘉马玉璞杨颖王华隋轶徐光李静王丽慧刘明张涛丛津功高亮张晓军马成苏国庆刘徐源李云李延刚孟凡盛
-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鞍钢与北京科技大学项目组合作,针对重庆朝天门大桥对Q420qD钢板的需求,采用TMCP+RPC工艺技术,在半年内试制出了厚度14~80mm的新一代Q420级别高性能桥梁用钢。并委托中铁山桥集团有限...
- 关键词:
- 关键词:桥梁超低碳贝氏体
- 鞍钢TMCP船体及海洋平台用钢系列产品及其生产技术
- 唐复平黄浩东贺信莱王华马玉璞尚成嘉王文仲韩鹏曹忠孝李静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材料科学技术。中国的造船事业和海洋工程事业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造船和海洋工程需求的钢材中,36kg级别以上及F级别(-60℃冲击)钢种还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2005年以来,鞍钢利用自身资源开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船体建造
- 耐火钢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耐火钢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钢是以C、Si、Mn、Cr、Mo合金元素为主,附加Cu、Nb、V、Ni、Ti、Al、B、RE微量元素,采用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工艺,控制碳当量、合金含量、屈强比,使其具有低价值和...
- 王泽林王道远张智义程刚刘仁东王立来王文仲马玉璞丛津功仉勇张万山董恩龙杨海峰王英林谈峰
- 超细化低碳贝氏体钢的回火组织及力学性能被引量:35
- 2004年
- 研究了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参数(弛豫时间)对超细化低碳贝氏体钢回火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同时与控轧后空冷(AC)以及传统的再加热淬火工艺(RQ)得到的回火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比较.不同RPC技术参数得到的钢板经300-700℃回火1h后,随温度升高均呈现软化-硬化-再软化的变化规律,只是变化速度及硬度值有所不同.经过AC工艺得到的钢板在回火后硬度和强度变化不明显,而经过RQ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升高强度和硬度单调下降 回火前RPC和RQ两种工艺得到的钢板组织均为板条状贝氏体和少量粒贝的复合组织.回火后RPC工艺钢组织变化不明显,只是弛豫不同时间的试样组织粗化速度不同,而RQ工艺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很快消失最终演变成多边形铁素体.实验结果表明,利用RPC工艺得到的高强韧性钢板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武会宾尚成嘉杨善武侯华兴马玉璞于功利
- 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回火
- 一种低碳低合金耐磨钢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低合金耐磨钢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13%~0.17%、Si0.35%~0.50%、Mn1.05%~1.25%、P≤0.020%、S≤0.010%、Ni0.25%~0.35%、...
- 李文斌曹忠孝李阳马玉璞韩鹏王华李云苏红英杨静
- 550级超高强度海洋平台用钢的开发被引量:2
- 2011年
- 介绍了实验开发成功的海洋平台用550级超高强船板的成分、性能特点和TMCP生产工艺,列举了钢板的实物性能,试验和分析了其焊接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批量生产的550级超高强船板性能稳定,完全满足海洋平台用550级超高强船板的技术要求,已成功应用于建造海洋平台。
- 韩鹏丛津功尚成嘉王华马玉璞
-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海洋平台
- 一种适应高热输入焊接的船体结构钢及其冶炼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应高热输入焊接的船体结构钢,化学成分为,质量百分比,C:0.06%~0.14%、Si:0.10%~0.50%、Mn;0.80%~1.80%、P:≤0.015%、S:≤0.008%、Nb:0.020%~0....
- 付魁军马玉璞敖列哥王佳骥及玉梅韩鹏徐向阳吕冬刘芳芳
- 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厚板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厚板及其生产方法,采用如下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C:0.06%~0.09%、Si:0.15%~0.55%、Mn:1.00%~1.60%、P:≤0.015%、S:≤0.006%、...
- 苏国阳张禄林郝森高亮徐烈山王丽慧梁福鸿李新玲信昕马成刘曙光马玉璞
- 高强韧超细组织低碳贝氏体钢系列产品及其生产技术
- 侯华兴贺信莱于功利尚成嘉王文仲张万山马玉璞鲁强张涛杨善武高亮杨军郝森辛国强王仁贵王学敏李凡丛津功董恩龙赵素华傅博张小军刘明刘宇隋轶张鹏远潘玲仉勇
- 超低碳贝氏体钢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钢种。利用现代炼钢方法,采用钢包精炼及连铸技术,钢中加入提高淬透性的元素如Mn、Cu、Ni、Mo、B等,通过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甚至在空冷的条件下,变形奥氏体会转变成极为细小的各种形...
- 关键词:
- 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钢包精炼管线连铸技术
- 碳含量对高性能桥梁钢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6年
- 研究了低碳和超低碳两种成分500MPa级高性能桥梁钢的成分设计及组织控制对性能的影响。连续冷却的实验表明,在相同冷却速度下,碳的质量分数为0.08%的微合金钢比碳的质量分数为0.04%的微合金钢容易得到更多的板条贝氏体组织。碳的质量分数为0.04%的微合金钢在一定的冷却速度范围内(1~10℃/s)均可得到低碳贝氏体组织,因此有利于大厚度钢板内部的组织均匀性。实验轧制结果显示,两种成分钢的屈服强度均能达到500MPa,并且具有良好的伸长率和低温冲击韧性。20mm厚钢板的断面组织均匀,为以粒状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为主的低碳贝氏体组织。
- 李静尚成嘉贺信莱杨颖马玉璞
- 关键词:CCT曲线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