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洪余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湍流
  • 2篇调幅
  • 2篇信号
  • 2篇功率谱
  • 2篇功率谱分析
  • 2篇本征模
  • 2篇EKMAN
  • 2篇波浪
  • 1篇大洋
  • 1篇定常
  • 1篇有效数据
  • 1篇水溶
  • 1篇湍流特征
  • 1篇偏角
  • 1篇剖面
  • 1篇剖面测量
  • 1篇主机
  • 1篇黏性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南大洋

机构

  • 9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9篇马洪余
  • 7篇乔方利
  • 6篇戴德君
  • 2篇袁业立
  • 2篇宋振亚
  • 2篇尹训强
  • 2篇郭景松
  • 2篇邓佳
  • 1篇夏长水
  • 1篇陈红霞
  • 1篇李燕
  • 1篇张远凌
  • 1篇王关锁
  • 1篇赵昌
  • 1篇刘娜
  • 1篇陈思宇
  • 1篇黄传江
  • 1篇冯颖
  • 1篇薛宇欢
  • 1篇芦静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波浪水槽中振动格栅湍流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在波浪水槽中采用格栅振动的方式产生湍流,研究振动格栅产生湍流的特征。本文开展了4类实验,调节测量点到格栅平均位置的距离、格栅振动频率、振动冲程,采用ADV测量水体中单点的脉动速度。实验结果显示,湍流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离格栅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呈幂指数增大,随着振动冲程的增大而呈幂指数增大。同时还比较了两个不同格栅产生湍流的不同。结果显示,在波浪水槽中,振动格栅产生湍流的强度还与格栅的长度尺寸有关,这与在水箱中振动格栅产生湍流的特征不同。
马洪余马洪余戴德君乔方利
关键词:湍流
新型浪潮流耦合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建设与业务化应用
乔方利王关锁曾松福堵盘军吴向荣肖文军夏长水马洪余芦静赵昌
项目建立了求解强非线性自由表面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研究波浪破碎与冲击、液体晃荡、波浪与新型港工结构及基床间的耦合作用等诸多强非线性复杂自由表面流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建立了求解非线性自由表面流的数值模型、求解...
关键词:
波浪与湍流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一种波动与湍流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海上实际观测或实验室实验所测得的波湍相互作用的速度时间序列,基于EMD方法进行波浪与湍流相互作用分析,包括如下步骤:湍流功率谱频段的确定;获取频率在该惯性区的本征模...
乔方利邓佳尹训强马洪余戴德君宋振亚袁业立
南大洋走航ADCP测流中的问题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在全面收集"雪龙船"走航ADCP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影响船载ADCP海流测量准确度因素的一般认识,通过对我国南大洋走航ADCP资料的处理分析,发现了影响海流信息提取的若干问题。指出了其具体原因、影响方式和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等,对今后的极地考察船走航ADCP海流观测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刘娜陈红霞冯颖马洪余
关键词:南大洋海流观测
一种上升式湍流剖面仪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升式湍流剖面仪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数据线缆一端与主机连接,另一端连接甲板单元以及控制电脑;用水溶绳把重块和主机连接起来;当主机下沉到海水中一定深度时,水溶绳溶断,释放主机;主机自由上升...
马洪余郭景松薛宇欢黄传江戴德君陈思宇张远凌
文献传递
两种湍流参数化方案针对水体温度演变过程的模拟与比较
2012年
依据山东跋山水库的观测数据,采用MY2.5参数化方案和κ-ε参数化方案在不同的表面边界条件下模拟观测的温度剖面演化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在风应力强迫的表面边界条件下,采用这两种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差别不大;当考虑Mellor和Blumberg的波浪破碎表面边界条件时,采用MY2.5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没有明显的改善,但采用κ-ε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有明显的改善,得到与观测相符的模拟结果。
马洪余乔方利郭景松
关键词:参数化方案
波浪与湍流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一种波动与湍流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海上实际观测或实验室实验所测得的波湍相互作用的速度时间序列,基于EMD方法进行波浪与湍流相互作用分析,包括如下步骤:湍流功率谱频段的确定;获取频率在该惯性区的本征模...
乔方利邓佳尹训强马洪余戴德君宋振亚袁业立
文献传递
不同垂向分布特征的垂直黏性系数对经典定常Ekman螺旋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经典定常Ekman螺旋结构的表面漂流应该在南北半球分别沿风向右偏和左偏45°,而已有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极和高纬度海域,表面流相对海面风向的偏角小于45°;在大洋低纬度海域,该偏角大于45°.针对该现象,本文设计了理想化数值实验,研究了不同垂向分布特征的垂直黏性系数对经典定常Ekman螺旋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黏性系数的垂向分布特征对Ekman螺旋结构影响显著,当垂直黏性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时,表面流偏角大于45°;当垂直黏性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时,表面流偏角小于45°;观测到的低纬度海域与极区表面流偏角的不同应该主要由海洋上层垂直黏性系数的不同垂向分布特征产生;螺旋扁平度不等于常数1,但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体积输运的大小和方向与经典Ekman理论结果一致,不受垂直黏性系数分布的影响.
马洪余乔方利戴德君
海表Ekman流不稳定性致新型次级环流被引量:1
2014年
海洋上混合层中的次级环流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垂直输运和混合过程把海洋表层的热量、动量与物质携带到次表层,对海洋上层次级环流生成机制的研究可以丰富对上层海洋的理解和认识。文中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讨论了经典海表Ekman流的不稳定性,提出Ekman流的不稳定性可生成一种新型的次级环流。这种次级环流的空间尺度与雷诺数、Ekman流的垂向衰减速率、水平湍黏性系数与垂向湍黏性系数比值等密切相关,尺度范围从数十米到数千米。数十米量级的次级环流其垂向结构以及次级环流流轴与主流场偏角都与Langmuir环流的特征极为相似,是Langmuir环流形成机制的一种新解释。千米量级的次级环流能够解释黄海浒苔的条带分布。此外,所得次级环流的流轴与主流之间的偏角与科氏力有显著关系,北半球次级环流流轴偏向主流左侧,南半球反之。
李燕乔方利戴德君马洪余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