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温室气体和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作用被引量:20
- 2005年
- 对GOALS4 .0海 陆 气耦合模式的相关部分进行了改进 ,主要改进包括温室气体的扩充和硫酸盐气溶胶“显式”方案的引入 ,并引入 2 0世纪温室气体的实际浓度变化以及硫循环模式模拟的硫酸盐气溶胶的三维全球浓度分布 ,模拟了温室气体和硫酸盐气溶胶造成的辐射强迫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全球平均的温室气体和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分别为 2 .17W /m2 和 - 0 .2 9W /m2 ;温室气体造成的辐射强迫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纬向结构 ,最大值 (大于 2 .5W/m2 )和最小值 (小于 1W /m2 )分别位于副热带和两极地区 ,在北半球主要工业区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绝对值接近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值 (大于 - 2 .0W /m2 )。
- 马晓燕石广玉郭裕福王喜红
- 关键词:硫酸盐气溶胶温室气体硫循环副热带工业区北半球
- 外部强迫因子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 基于IAP/LASG GOALS4.0海气耦合模式,对模式的相关部分进行了一定的扩充和改进,主要包括新的温室气体的加入,硫酸盐气溶胶显式方案的引进等,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将20世纪温室气体浓度、硫酸盐气溶胶浓度...
- 马晓燕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硫酸盐气溶胶辐射强迫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利用IAP/LASGGOALS 4 0海气耦合模式 ,“显式”考虑了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作用 ,并且引入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的三维浓度分布资料 ,模拟计算了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主要结果为 :全球气溶胶年平均的辐射强迫为 - 0 2 9Wm- 2 ,在IPCCTAR给定的范围内 ,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几个大值地区分别为东亚、西欧和北美 ,它们的中心值均超过 - 1 5Wm- 2 ,南美、澳大利亚以及非洲南部的辐射强迫介于 - 0 2~- 0 4Wm- 2 之间 ,而海洋和偏远的大陆地区 ,则基本上不受人为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 ;计算的东亚地区硫酸盐气溶胶的平均辐射强迫为 - 0 75Wm- 2 ,约为全球平均的 2 5倍 ,为北半球平均的 1 6倍。文中还讨论了全球硫酸盐气溶胶对温室气体辐射强迫的减缓作用。
- 马晓燕石广玉郭裕福张立盛
- 关键词:海气耦合模式硫酸盐气溶胶
- 外强迫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 2004年
- 利用IAP/LASGGOALS模式模拟研究了人类活动和太阳活动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是影响大气环流变化的一个基本因子,即考虑了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GOALS模式可以很好地反映近50年来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太阳活动和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使得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事实。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1960年代中后期明显偏强及1980年代后期显著减弱,以及从1960年代开始西伯利亚高压的减弱和北太平洋涛动(NPO)的增大趋势。最后初步分析了该模式对中国东部气候变化的影响,该模式亦能较好地反映中国东部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60年代中后期明显的偏冷时期和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显著增暖期。
- 柳艳香马晓燕郭裕福
- 关键词:IAP/LASG太阳活动年代际变化
- 东亚地区对流层人为硫酸盐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被引量:24
- 2002年
-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的直接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 人为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辐射强迫的这种变化特征不仅强烈地依赖于硫酸盐柱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而且取决于云量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2)就年平均而言,由于硫酸盐辐射强迫的影响,模拟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普遍降温。降温比较明显的区域位于110°E以东、40°N以南的中国大陆地区,超过一0.1℃ 其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形成两个降温大值中心,幅度超过-0.2℃。(3)地面温度响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季节变化特征。冬春季节,温度响应与辐射强迫之间满足较好的对应关系;夏秋季节,二者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 王喜红石广玉马晓燕
- 关键词:硫酸盐区域气候模式温度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