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启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论高校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被引量:9
- 2005年
- 高校聘用合同制的推行,实现了用工制度上的双向选择,劳动关系也由过去的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分工制,即"身份"到"契约"关系的转变.
- 王宏原马启华
- 关键词:高校劳动关系聘用合同制学校管理
- 建立我国行刑时效制度之思考被引量:7
- 2002年
- 刑法上的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执行权在一定期限内有效的制度。一个完整的刑法体系应当既规定追诉时效又规定行刑时效,它们是同一事物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共同达到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我国现行刑法总则仅规定了追诉时效,未规定行刑时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本文从分析行刑时效制度的合理性、刑罚的目的入手.结合世界各国关于行刑时效制度的立法经验,主张我国刑法增设行刑时效。
- 马启华
- 关键词:行刑法时效制度追诉时效刑罚执行权刑法体系
- 思政育人与科创实践精准互嵌
- 2024年
-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北京邮电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探索思政育人与科创实践精准互嵌的新范式,着力实现科创实践赋能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助力科创实践的“双循环、双提升”,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 马启华
- 关键词:思政教育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式现代化
- 论亲属容隐与亲属相犯 ——刑法的伦理品格
- 本文共分七部分:引言、第一、二、三、四、五章和结语。 引言部分 亲属容隐和亲属相犯同罪异罚是刑法伦理品格的体现。只有坚持刑法的伦理品格,才能使刑法真正奠基于公正、合理的基础之上,而不至于丧失其应有的正义性。 ...
- 马启华
- 关键词:亲属容隐亲属相犯刑法保障
- 文献传递
- 因地制宜 靶向施策 探索创建高校精准扶贫新模式
- 2021年
- 自精准扶贫提出以来,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贵州省长顺县,充分发挥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信息科技领域的学科优势、教育资源优势与人才队伍优势,精准对接长顺县脱贫需求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围绕长顺发展的痛点,精准寻找帮扶切入口,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以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消费扶贫为主体,智力、文化、产业扶贫为协同的"三主体、三协同"特色帮扶模式,为高校结对帮扶提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北邮方案"。
- 马启华张静邹丹
- 关键词: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
-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机关党建育人工作探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高校机关党建育人工作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高校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机关党建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育人观念、发挥育人优势、涵养育人文化、践行育人理念、凝聚育人合力、搭建育人载体、创建育人平台、营造育人氛围等八项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机关党建助力“三全育人”工作提供借鉴。
- 司杨马启华
-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机关党建
- 中美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比较分析——以北京邮电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被引量:5
- 2015年
-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救济制度。针对我国高校现行申诉制度的一些不足之处,从申诉委员会的组成、委员会的权利、学生违纪处理及申诉的一般程序、受理学生申诉的范围等几个方面,以北京邮电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对比研究了中美高校的学生申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建议:1淡化申诉委员会的行政色彩;2适当扩大申诉委员会的权利;3在处分结论得出前要充分发挥听证会的作用;4严格执行回避制度;5进一步扩大受理学生申诉的范围,确保学生的各种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护。
- 张冬梅马启华
-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生申诉制度
- 论人才的非规范流动及其规制
- 2004年
- 人才的非规范流动是相对于人才的规范流动而言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人才的不辞而别。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其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发展,还会破坏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人才非规范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深入研究,并从制度和管理两方面规制这种不良现象。同时,呼吁建立个人职业信誉记录制度。
- 王宏原马启华
- 关键词:商业秘密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