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启俊
- 作品数:91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羡余现象动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搜集了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羡余现象的实际用例,从古代汉语遗留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对现代汉语某些已经弱化基至脱落的词义进行强化和补充、同义反复、语义变化引起语法结构的调整、追求语音上的变化之奇与和谐之美、言语交际和语用修辞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对其进行动因分析,并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探讨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三音节羡余词语的问题。
- 马启俊
- 关键词:现代汉语羡余现象
- 六安抗战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 2022年
- 抗战文化是中国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安徽六安在抗日战争中饱受日寇蹂躏,但军民合作奋起抗战,既取得了辉煌战绩,也形成了厚重的抗战文化。六安抗战文化的形成方式和发展途径多样,时代价值鲜明,影响深远。我们应研究、传承与弘扬六安抗战文化中的伟大抗战精神,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安徽红色文化基因,建设新六安,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国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 马启俊
- 关键词:抗战文化
- 汉语俗语词典编纂工作的现代化转向被引量:1
- 2012年
-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编纂手段的更新,汉语俗语词典的编纂工作开始逐步向现代辞书转向。在编纂的定位方面,汉语俗语词典力求多样化,从不同的方面精心策划来满足读者的需要。在编纂手段上,数据库技术支撑的大型真实语料库为词典的编纂提供典型语料,为归纳义项和编制例句提供很大便利。
- 马启俊
- 关键词:词典编纂
- “臭味相投”的“臭”读音辨析
- 2011年
- 成语"臭味相投"的"臭"历来有xiù和chòu两种口语读音,语文工具书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注音。这种读音的分歧和"臭"的词义引申以及感情色彩由中性趋向贬义有关。我们认为"臭味相投"的"臭"读音应该规范统一,如果追本溯源,尊重本音和古音,"臭"可以读xiù;如果从俗从便,遵从其今日常见读音,可以读chòu。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臭"读音的审定和所举例证,我们认为"臭味相投"的"臭"应该读xiù,并以此音为规范读音,以便辞书编纂修订、学校教学、新闻媒体播音、电脑汉字输入和广大群众口头运用时统一读音。
- 马启俊
- 关键词:读音辨析
- 工人·行业·技艺:永远的传承与创新
- 2013年
- “工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像“农民”、“军人”、“学生”、“商人”一样为人所熟知,其内涵也不难理解,就是“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多指体力劳动者)”(见《现代汉语词典》)。
- 马启俊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体力劳动者传承
- 趣话不倒翁
- 2004年
- 马启俊
- 关键词:不倒翁文化内涵
- 《庄子》的民俗词语考察被引量:2
- 2014年
- 《庄子》内容丰富,涉及先秦时期多种社会生活和文化事象。《庄子》中有大量的民俗词语,对其进行分类罗列和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民俗文化,也有助于我们认识皖北地域文化和淮河流域民俗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
- 马启俊
- 关键词:《庄子》民俗词语
- 《庄子》与先秦丧葬民俗研究
- 2020年
- 《庄子》一书民俗视野开阔,民俗内容丰富,民俗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极高的民俗学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我们依据民俗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探求《庄子》所记录的我国先秦丧葬民俗内容以及从中反映出的相关认识和观点,同时也从一个新的视点观察《庄子》的民俗内容和哲学思想,从而对《庄子》的民俗学价值和哲学价值有新的认识和评价.
- 马启俊
- 关键词:《庄子》先秦
- 曾国藩的“八本”教子观
- 2014年
-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一直为人称颂。他的千封家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家教思想。
- 马启俊
- 关键词:曾国藩教子观教子之道家教思想家书
- 充分运用安徽红色资源开展省内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被引量:8
- 2021年
- 安徽省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拥有省内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利用这些红色资源,有利于省内高校师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开展。省内高校要深入挖掘安徽红色资源,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凝练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树立正确的党史学习教育观,处理好党史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 马启俊
- 关键词:红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