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鹏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体会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治疗策略。方法:对收治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分析,分别采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导管直接溶栓、血栓抽吸、髂静脉腔内成形、股静脉切开取栓、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方法。结果:78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38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只有将各种方法综合应用,最终找到适合于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效果。
- 马云鹏齐胤尊袁亚伟李强周文军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血栓抽吸术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 2016年
- 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活动后心悸、气促病史4年余,期间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服药治疗,病情缓慢加重,至本次入院时心功能分级Ⅲ级,无脑梗塞及反复发热病史。入院查体见颈静脉充盈明显,心房颤动心律,双肺底少量湿性啰音,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
- 齐胤尊马云鹏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
- 右腋动脉直径分组标准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总结右腋动脉(RAA)直径分组标准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如何依据此分组标准更合理地选择右腋动脉插管(RAAC)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48例在我院心血管外科行孙氏手术的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在主动脉CTA上测量每例患者的RAA直径,制订RAA直径分组标准,RAA直径≤6mm者为A组,≥10mm者为B组.7-9mm者为C组。依据患者RAA直径的不同组别,RAAC选择“荷包法”(PM)或“横切法”(CM)。分析RAAC并发症的原因,总结RAA直径分组标准在RAAC中的应用经验。结果入选病例中RAA直径A组16例(33.3%),B组10例(20.8%),C组22例(45.8%)。A组RAAC均采用CM,体外循环(CPB)均采用RAAC—FAC策略;B组RAAC采用PM的插管成功率为90%(9/10),CPB均采用RAAC策略;C组RAAC采用PM的插管成功率为45.5%(10/22),CPB采用RAAC策略的比例为36.4%(8/22),采用RAAC—FAC策略的比例为63.6%(14/22)。C组的RAAC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9/22,40.9%),其中PM所致的RAAC并发症8例(8/22,36.4%)。结论RAA直径A组者,RAAC直接采用CM;RAA直径B组者,RAAC优先采用PM;RAA动脉直径C组者,RAAC优先采用CM,CPB选择RAAC-FAC策略更为稳妥。
- 齐胤尊马云鹏赵文杰周文军朱双雄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动脉插管
- 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同期三尖瓣成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MVP)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MVP及同期TVP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正中开胸MVP及同期TVP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术后疼痛情况,分析手术前后心功能情况,记录术后二尖瓣及三尖瓣残余反流情况,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VAS评分较对照组低,相对镇痛效果较好;③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VEF、LVEDD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二尖瓣及三尖瓣残余反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MVP及同期TVP与常规正中开胸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的疗效相近,该方案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是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疼痛轻,且安全性更高。
- 马云鹏齐胤尊刘瑞生
- 关键词: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
- 主动脉右弓右降伴Kommerell憩室并发夹层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男性,57岁,因"突发背部撕裂样疼痛6 h"于2017年1月入院。患者发病后全身大汗,伴腹痛,无呕吐。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最高210/120 mmHg(1 mmHg=0.133 kPa),不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平时血压在150/95 mmHg左右,未行特殊检查。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多年,吸烟史20多年。入院后体格检查:体型肥胖,体重92 kg。右上肢血压163/98 mmHg,左上肢血压138/83 mmHg。口唇发绀。双肺散布喘鸣音。心浊音界扩大,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主动脉CT血管成像(图1)显示:主动脉右弓右降,主动脉弓分支起始顺序依次为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
- 齐胤尊马云鹏李强
- 关键词:高血压病史左颈总动脉夹层并发憩室
- 锚定区不足的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策略探讨
- 2024年
- 目的:观察Standford B型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时不同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Standford B型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根据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技术、烟囱技式(平行支架)、原位开窗技术、体外预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杂交技术不同术式将患者分组,通过对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6种手术方案手术时长、造影剂量、术中射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技术手术时长最长,杂交技术造影剂量及术中射线量最少。各术式术后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支支架技术术后有轻度疼痛,杂交技术术后有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对比发现分支支架技术和杂交技术术后假腔血栓化程度较其他术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使用分支支架技术、杂交技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可依此结论调整临床诊疗方案,提升患者的诊疗效果。
- 马云鹏李强张瑜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杂交技术
- 术中胆道造影临床价值的探讨
- 2004年
- 马云鹏张建生
- 关键词:胆道造影术
- 2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2例主动脉夹层进行分析,22例患者均行腔内隔绝术,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结果:2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平均(88±26)min,术中失血量(70±30)ml。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微创、恢复快、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
- 马云鹏齐胤尊袁亚伟李强周文军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覆膜支架
- 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4例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科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S)1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漏诊及误诊的原因,探讨VSD+RVOTS的病理解剖特征及手术切口的选择。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右室流出道疏通术。采用右房切口4例,右房及右室双切口10例。8例VSD用绦纶补片修补,6例直接缝合。4例以心包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术后未发现低心排及残余分流的病例,2例出现完全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均痊愈出院。结论VSD+RVOTS应与法乐四联症及双腔右心室进行鉴别诊断,造成术前漏诊及误诊是因为对本病认识不足。本组病例均为膜周部中小VSD,RVOTS绝大多数以肌性狭窄为主要改变。RVOTS轻者可经右房切口,但RVOTS严重者宜选择右室流出道纵切口。
- 齐胤尊马云鹏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狭窄
- 微创前外侧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贲门肿瘤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创前外侧小切口开胸行贲门肿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经左胸第7肋间微创前外侧小切口开胸行贲门肿瘤手术16例。结果:13例贲门腺癌,2例鳞癌,1例贲门腺鳞癌,行近端胃大部和食管下段切除,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全组患者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微创外侧小切口开胸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对相对早期的贲门癌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
- 刘志强马云鹏
- 关键词:微创贲门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