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华东

作品数:29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乙型
  • 15篇肝炎
  • 14篇慢性
  • 12篇乙型肝炎
  • 10篇慢性乙型
  • 9篇血清
  • 9篇慢性乙型肝炎
  • 8篇聚乙二醇
  • 8篇聚乙二醇干扰...
  • 8篇聚乙二醇干扰...
  • 8篇干扰素
  • 8篇干扰素Α
  • 7篇阳性
  • 7篇肝组织
  • 7篇HBEAG阳...
  • 6篇血清学
  • 6篇血清学转换
  • 6篇病毒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肝炎病毒

机构

  • 29篇宁波市第二医...
  • 4篇宁波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29篇颜华东
  • 15篇胡耀仁
  • 14篇高国生
  • 11篇胡爱荣
  • 8篇蒋素文
  • 5篇翁彭剑
  • 4篇祝成亮
  • 4篇金珊珊
  • 3篇徐长风
  • 3篇周文红
  • 3篇盛吉芳
  • 2篇周芳芳
  • 2篇毛联钢
  • 2篇罗群
  • 2篇蒋帆荣
  • 1篇鲁姣英
  • 1篇王天飞
  • 1篇许小敏
  • 1篇李妮娅
  • 1篇姜海涛

传媒

  • 5篇中华临床感染...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第四届中国医...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征被引量:8
2016年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IT)水平是反映肝细胞损伤最常用的指标。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其正常参考值上限(ULN)降低为男性30U/L、女性19U/L。那么,低标准下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损伤是否亦轻微?相关研究报道不多。
蒋素文胡爱荣金珊珊颜华东胡耀仁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相关指标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 21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根据体质量分别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35 g或180 g(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或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先灵葆雅公司)50、80或者100 g,每周1次,疗程为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治疗结束后统计HBeAg的血清学转换情况,并结合性别、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HBeAg定量、HBV-DNA等指标分析影响CHB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相关因素。结果 216例患者,治疗结束并随访6个月后68例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转换率为31.48%。HBeAg血清学转换组与非转换组HBeAg定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LT、GGT与HBeAg定量入选回归方程,为HBeAg血清学转换的重要影响因素(均<0.05)。6个月的HBeAg定量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最有预测价值。结论患者基线指标中ALT、GGT与HBeAg定量是影响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血清学转换的较重要因素;6个月HBeAg定量预测HBeAg血清学转换优于基线、3个月HBeAg定量及不同时间节点HBVDNA。
颜华东高国生胡耀仁徐长风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血清学转换
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血脂与HBV DNA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血脂指标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轻重和HBV DNA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14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及44名健康献血员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脂蛋白a及HBV DN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病情及不同HBV 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po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其他各血脂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ApoE含量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而T-CHO、HDL-C、ApoA1则呈负相关。HDL-C、ApoA1含量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而T-CHO、LDL-C、ApoB、ApoE则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受肝脏合成功能以及HBV本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颜华东高国生祝成亮盛吉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表达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EST促进HepG2肝癌细胞体外增殖
2010年
为深入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EST在肝癌中的作用,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PTP-PEST并转染HepG2肝癌细胞,经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选出稳定高表达PTP-PEST基因的细胞株,并采用MTT及Western blot对高表达PTP-PEST基因的细胞株的增殖速度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表达量进行检测,观察到高表达PTP-PEST的细胞株内Grb2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增殖速度加快.本研究表明,在HepG2肝癌细胞株内,PTP-PEST可能通过影响Grb2蛋白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增殖.
李妮娅李登清颜华东金维荣梁晓岳王嘉颖董辉
关键词:GRB2RASMAPK肝癌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10例肝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目的 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110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与纤维化程度(F).患者年龄21...
胡爱荣蒋素文颜华东胡耀仁
乙型肝炎患者CRP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细胞水平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在细胞水平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对CR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德灵BNⅡ特种蛋白仪检测HBV患者和健康对照者CRP血清学水平,分析在不同病情时CRP表达水平的差...
颜华东高国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CRP细胞水平
文献传递
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和腺苷脱氨酶检测在HBV感染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HBV感染患者按病情分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LAP、ADA、其它常规肝功能项目及肝纤维化指标,对其中...
高国生颜华东
关键词:HBVLAP亮氨酸氨基肽酶感染性
文献传递
空肠多发憩室合并肠扭转1例报道
2017年
空肠憩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类以空肠及其系膜扭转为特点的临床急腹症。空肠憩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较难发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肠扭转,进而致肠梗阻并产生严重后果。我院收治1例空肠多发憩室并肠扭转,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旨在增强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
姜海涛陈云杰颜华东王天飞
关键词:空肠憩室肠扭转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397例肝组织病理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通过大样本量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临床特征相关性,为无创检查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39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资料。采用Ridit分析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临床指标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的相关性。结果1397例慢性HBV感染者中,≥G2者604例(43.24%),≥S2者504例(36.08%);男性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高于女性( u=3.093和2.854, P<0.01)。≤30岁组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低于>30~40岁组和>40岁组( r=0.259和0.303,P<0.01;F=4.199和12.226,11.610和24.359,P<0.05和<0.01)。 HBV DNA≥103拷贝/mL的HBeAg阴性患者的炎症分级高于HBeAg 阳性组和 HBV DNA <103拷贝/mL 的 HBeAg 阴性组(F=8.788和5.635,P值均<0.01),但纤维化分期只高于HBeAg阳性组(F=12.886,P<0.01)。随着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升高,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升高(r=0.537和0.517,P<0.01)。在ALT为(1~<2)×ULN且HBV DNA≥103拷贝/mL的慢性HBV感染者中,三个年龄组间炎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65,P>0.05);纤维化分期仅>40岁组高于≤30岁组( F=3.177,P<0.05)。结论对年龄>30岁、ALT轻度异常、HBeAg阴性及可检测到HBV DNA的慢性HBV感染者推荐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给予抗病毒治疗,特别是男性患者;HBeAg阴性及低水平HBV DNA的慢性HBV感染者应重视肝纤维化的筛查。
谢龙腾胡爱荣蒋素文练祥颜华东胡耀仁
关键词:病理学
肝脏病理学特征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仅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肝脏病理学特征等因素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均行肝穿刺术,皮下注射Peg-IFNα,每周1次,治疗48周,随访24周。治疗结束后统计HBeAg的血清学转换情况,并结合肝脏病理学特征及性别、年龄、ALT、HBeAg半定量、HBVDNA定量等基线指标分析影响HBeAg血清学转换的相关因素。用多变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治疗48周时血清学转换率为30.00%(24/80),其中22例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为G1,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9.09%;38例为G2,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1.58%;19例为G3,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7.3%;1例为G4,HBeAg成功转换。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升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逐步升高(X2=8.435,P=0.015);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HBeAg血清学转换率无显著相关性(X2=5.917,P=0.116)。性别、年龄、ALT、HBVDNA等基线指标在HBeAg血清学转换组与未转换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变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诸因素中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与HBeAg半定量为疗效影响因素。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高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建议对需要治疗的患者应尽可能先行肝活组织检查。
颜华东蒋帆荣祝成亮高国生翁彭剑胡爱荣徐长风胡耀仁盛吉芳
关键词:乙型聚乙二醇干扰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