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秋平
- 作品数:22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粪菌移植治疗放射性肠炎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治疗放射性肠炎(ARE)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赣州市人民医院的40例AR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以FMT治疗,对照组用康复新液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黏膜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黏膜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且治疗组黏膜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T可更好的减轻ARE患者症状,减轻黏膜损伤程度,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刘金金梅彩玲何燕华黄慧玲顾秋平
-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生活质量康复新液
- 白藜芦醇调控Treg/Th17抑制溃疡性结肠炎肠道黏膜炎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调控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抑制溃疡性结肠炎(UC)肠道黏膜炎症机制。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Res低剂量组、Res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Res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小鼠使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建造急性UC模型,阴性对照组为正常小鼠,Res组小鼠在建立了UC模型后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处理,阳性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栓处理。收集小鼠的结肠黏膜组织,提取淋巴细胞测定Treg和Th17在T淋巴细胞的占比以及Treg/Th17比值并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Treg细胞占比、Treg/Th17下调;Th17细胞占比,IL-17、IL-23、IL-1β、IL-6和TNF-α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Res低剂量组、Res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Treg细胞占比、Treg/Th17上调;Th17细胞占比,IL-17、IL-23、IL-1β、IL-6和TNF-α下调(P<0.05)。且高剂量组对上述指标影响程度更大。结论:Res能够调控Treg/Th17免疫失衡,抑制UC的肠道炎症反应。
- 顾秋平朱方擎刘金金谢俊锋汤建华
- 关键词:白藜芦醇
- 内镜下痔静脉套扎术前后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内镜下痔静脉套扎术对内痔及混合痔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内痔及混合痔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套扎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并纳入健康人员40例,设为健康组。对比健康组和观察组的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前与健康组在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恢复情况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出显著优越性(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痔及混合痔对肛管直肠动力学具有一定影响。内镜下套扎术在针对内痔的治疗实践中展现出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其对肛管直肠动力系统的扰动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在内痔患者的治疗选择中占据了更为显著的优势地位,应用价值较高。
- 唐瑾李星海曾玲顾秋平温建军谢宁生
- 关键词:肛管直肠测压肛管直肠动力学
- 视黄酸及其受体在机体免疫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又名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活性衍生物,是小分子质量、脂溶性信号分子,通过与其细胞内的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α,RARα)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在调节生物各种进程如细胞分化、调亡、胚胎发育、再生和视力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很多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肿瘤等患者体内视黄酸含量减少,给予视黄酸制剂能有效的抑制疾病的进程。目前视黄酸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发挥的作用尚不完全明确,有人认为其通过对Th1/Th2和Th17/Treg平衡的调节而发挥在机体抑制炎症的作用,而在肿瘤方面的作用机制则较为复杂。本文将对视黄酸在机体免疫中发挥的作用做一综述。
- 洪凯王雳顾秋平白爱平
- 关键词:视黄酸视黄酸受体免疫调节
- 经IL-10基因转化的大肠杆菌治疗小鼠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 本文对经IL-10基因转化的大肠杆菌治疗小鼠结肠炎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IL-10基因转化大肠杆菌的研究。
目的:利用小鼠白介素-10基因转化大肠杆菌,使所转化的细菌表达并分泌IL-...
- 顾秋平
- 关键词:结肠疾病免疫疗法IL-10基因基因转化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44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 mg,3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0.1 g,3次/d,治疗周期为6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IL-6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服用药物出现轻微恶心、口渴的症状,均自行缓解,后未见发生;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不错的临床疗效,并且对血清IL-6的含量亦有着明显调节作用。
- 顾秋平刘金金
-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肠易激综合征血清白细胞介素-6
- 美沙拉嗪对肝硬化模型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对肝硬化模型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SPF级雄性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5只和模型治疗组15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符合因素法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12周成功后,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美沙拉嗪灌胃后4周和16周时解剖该组大鼠,取下腔静脉血测定内毒素含量,取病变肠段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肠壁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并取其肠壁组织学做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体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测得值分别为(0.17±0.05)EU/mL,(93.78±17.59)U/L,(79.01±23.47)mg/L和(0.12±0.09)EU/mL,(48.36±17.38)U/L、(51.02±22.17)mg/L低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0.29±0.16)EU/mL,(155.25±16.10)U/L和(119.82±30.17)mg/L(P<0.05);模型治疗组大鼠体内TNF-α和IL-6水平测得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内毒素水平测得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假小叶的形成不明显,且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纤维组织增生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轻,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模型治疗组大鼠肝脏细胞变性范围介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之间。结论:美沙拉嗪可有效降低肝硬化模型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血中内毒素含量和TNF-α和IL-6水平,能有效保护肠黏膜,提高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 朱方擎顾秋平蔡洪何红梅谢俊锋曹德清汤建华
- 关键词:美沙拉嗪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 X线下结肠及直肠恶性梗阻患者的内支架治疗
- 2016年
- 目的探讨X线下结肠及直肠恶性梗阻患者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在X线透视引导下,对19例结肠及直肠梗阻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术。结果 19例结肠及直肠梗阻患者,共放置了21枚结、直肠支架。支架植入一次成功率为94.7%,放置后症状均即刻解除,未出现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生存时间6个月及以上占84.2%。结论内支架治疗达到了迅速解除梗阻的目的,可减少急诊手术率,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顾秋平罗刚
- 关键词:结肠梗阻直肠梗阻介入
- 卡维地洛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预防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于我院就诊且行内镜下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术后常规口服普奈洛尔,观察组30例则采用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量(QPV)、脾脏厚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量(QPV)、脾脏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好转率、腹水好转率、食管胃静脉曲张好转率、再出血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普奈洛尔均是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有效药物,但前者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谢俊锋顾秋平朱方擎罗清甜叶鹏邱荣锋
- 关键词:卡维地洛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门脉高压
-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医源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评估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ESD)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地将我院消化内科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接受胃ESD治疗的80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8周,给予观察组患者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8周。评价两组创面术后出血情况、创面愈合情况、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4周和术后8周创面愈合率都比对照组的高(P<0.05)。在术后当天,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都没有差异(P>0.05);在术后4周,观察组TNF-α、IL-6和CRP都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8周,观察组TNF-α和CRP都比对照组的低(P<0.05),而IL-6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伏诺拉生治疗胃ESD术后溃疡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出血情况、促进创面愈合、改善炎症反应,并且安全性良好。
- 刘宗炎顾秋平刘华孙丽扬柯桂林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