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液晶
  • 4篇氢键
  • 4篇吡啶
  • 3篇衍生物
  • 3篇荧光
  • 3篇分子
  • 2篇电池
  • 2篇太阳能
  • 2篇太阳能电池
  • 2篇探针
  • 2篇偶氮
  • 2篇氢键诱导
  • 2篇染料敏化
  • 2篇染料敏化太阳...
  • 2篇喹喔啉
  • 2篇羧酸
  • 2篇敏化
  • 2篇敏化太阳能电...
  • 2篇超分子
  • 1篇豆素

机构

  • 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陇东学院
  • 2篇教育部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泉州海关综合...

作者

  • 12篇韩辉
  • 8篇韩相恩
  • 4篇李维
  • 3篇刘振涛
  • 3篇袁欢欢
  • 2篇田林
  • 2篇魏贤勇
  • 2篇钱露露
  • 2篇张鹏会
  • 2篇邱峰
  • 2篇张娟
  • 2篇王兴勇
  • 2篇陈旭中
  • 1篇李艳春
  • 1篇武晋雅
  • 1篇杨立华
  • 1篇王茜茜

传媒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陇东学院学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键诱导超分子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5
2010年
两个超分子液晶化合物——苯乙烯基吡啶氢键型液晶通过以4-羟基-4′-苯乙烯基吡啶及其末端含有双键的衍生物为质子受体,以4-戊氧基苯甲酸为质子供体,四氢呋喃为溶剂而合成。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DSC和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分别对质子供体和超分子复合物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了目标化合物;IR结果证明了羧基和吡啶环间分子间氢键代替了羧基间的分子间氢键,复合物表现出分子的热力学行为;液晶行为研究证明了氢键复合物是典型的热致液晶且呈现明显的向列型液晶态,超分子液晶复合物较质子供体的液晶相范围宽且其相转变温度低于质子供体,说明分子间氢键起到了稳定液晶相态的作用。
韩相恩魏贤勇王兴勇武晋雅韩辉
关键词:向列型液晶热致液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全色光谱吸收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共敏化(Co-sensitized)来获得全色太阳光谱吸收可以有效的提高光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介绍了几种获得全色光谱的方法:染料共敏化、中继染料、光敏剂与量子点共敏化(QDSCs电池)、串联式电池;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制备工艺、提高光电效率的策略和最新研究进展。
袁欢欢韩相恩韩辉陈旭中钱露露田林刘振涛张娟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
一种新型稀土铕配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以2,6-二(4-乙氧基苯甲酰基)吡啶(L)和1,10-邻菲罗琳为配体,设计并制备了新型的稀土铕离子三元配合物EuL(Phen)2(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溶剂化效应,溶液体系的荧光强度与溶剂的极性有关,极性越小体系荧光强度越大;固体配合物在593nm和620nm处有较强的Eu^(3+)特征发射峰,以620nm处的荧光强度最强,2处峰强度比值为4.57,配合物单色性较好,是一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的红光材料。
李维曾崇阳韩辉王茜茜张笑丛韩相恩
关键词:2,6-吡啶二甲酸配合物荧光性能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天然产物香豆素类化合物由于特殊的内酯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能;在生物体内能与大多数酶的活性部位结合而使酶失去活性,使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与生物活性。因此,在化学、环境、医药、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别概述了香豆素在光学与生物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
钱露露韩相恩韩辉陈旭中袁欢欢
关键词:香豆素光学活性生物活性
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性质的新型Troger’s Base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6年
Tr?ger’s bases(TB)具有特殊的刚性、立体Λ-型扭转构型,理论上,在分子堆积时其空间位阻作用不利于形成易引起"固态荧光淬灭"π-π密堆积,可以有效改善有机发光材料中常见的由π-π密堆积引起的固态荧光淬灭现象.选择Λ-型TB骨架作为分子的基本框架,首先以溴代Λ-型TB为原料合成了醛基取代的TB,再通过醛基-TB与取代苯乙腈类化合物经过简单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首次高效地合成了4个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特性的TB-氰基取代苯乙烯衍生物1a、2a、3a和4a,我们又通过钯催化的Heck偶联反应成功地将2-乙烯基噻吩引入到Λ-型TB中,合成了结构对称的D-π-C-π-D型TB衍生物5a,这些化合物均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所有产物均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等进行表征,并详细地对这些化合物的光电物理性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重点探索验证了这些化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它们在掺水聚集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荧光增强的性质,表明我们所合成的这些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AIE).通过测试化合物1a、2a和5a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化合物2a具有一定的溶剂效应,且这3个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峰位置都随着溶剂极性不同而发生变化,说明这些化合物存在着一定的ICT跃迁效应.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初步探究,希望这类新型固态发光TB衍生物能够在电致发光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褚衍环韩辉李维刘振涛韩相恩
关键词:BASEKNOEVENAGEL反应聚集诱导发光
两种新型氢键诱导液晶材料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10年
以对氨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醛和吡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氢键诱导液晶。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DSC和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分别对质子供体和超分子复合物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了目标化合物;IR结果证明了羧基和吡啶环间分子间氢键代替了羧基间的分子间氢键,复合物表现出分子的热力学行为;液晶行为研究证明了氢键复合物是典型的热致液晶且呈现明显的向列型液晶态,超分子液晶复合物较质子供体的液晶相范围宽且其相转变温度低于质子供体,说明分子间氢键起到了稳定液晶相态的作用。
韩相恩魏贤勇王兴勇杨立华韩辉
关键词:自组装吡啶偶氮希夫碱
有机染料共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低成本、高效率而备受人们关注。共同敏化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多种染料共同敏化光阳极的新一类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共敏化太阳能电池显示出了较单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更好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染料共同敏化太阳能电池在染料分子结构的设计、半导体的改良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刘振涛韩辉田林袁欢欢张娟褚衍环邱峰李维韩相恩
关键词:有机染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一类聚乙烯吡啶氢键侧链高分子的合成与液晶性能
2015年
以聚乙烯吡啶为氢键受体,以Schiff碱型羧酸衍生物为氢键给体合成了一类新型侧链氢键液晶高分子。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产物与氢键给体的红外光谱的对比确定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通过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POM)对化合物的液晶相变温度和液晶相的形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此类侧链氢键液晶高分子液晶相的清亮点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且液晶相呈现了新型的织构。
韩辉李维邱峰褚衍环曾崇阳韩相恩
关键词:侧链液晶羧酸衍生物SCHIFF碱氢键
以氢键为链接基的偶氮液晶分子的合成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氢键作为链接基元,合成了吡啶羧酸类的氢键液晶,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对所得最终产物的液晶性能进行了测定,得出该类复合物具有室温液晶性和宽的相转变温度.
李艳春张鹏会韩辉
关键词:超分子吡啶偶氮
吡啶二羧酸类噁二唑衍生物的微波合成
2013年
通过微波手段合成了一系列吡啶二羧酸噁二唑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微波合成的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微波提高了反应的产率,并且反应产率最佳的条件是:500 W微波功率,反应时间8 min,三氯氧磷6 mL,羧酸与酰肼的摩尔比1:1.
张鹏会韩辉
关键词:吡啶二羧酸微波苯甲酰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