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易
- 作品数:42 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多模态影像智能系统联合以病例为基础教学法在神经外科规培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但在神经外科教学中还存在不足,故本研究拟采用多模态影像智能系统联合CBL,探讨其应用价值和优缺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培生共42名,生源均来自于蚌埠医学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培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2名和对照组20名,单纯用CBL为对照组,多模态影像智能系统联合CBL为观察组。单纯CBL教学方法共五步(设计案例和问题、提前准备病例、组内成员分工、讨论、总结),观察组教学方法是将多模态影像智能系统(基于医院信息科及影像科提供的影像HISS系统即实时影像传输阅读系统)贯穿于单纯CBL五步中的前三步。带教老师2人,均具有讲师资格和CBL教学经历。教学时间均为1周,通过培训后比较2组考试成绩有无差异。结果培训结束后对照组考试平均成绩为(78.6±0.8)分,观察组为(82.3±1.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13,P<0.001)。结论多模态影像智能系统能为神经外科规培生提供三维直观的图像,联合CBL,较以往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神经外科规培生的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向神经外科专业规培等方向推广。
- 郑夏林石士奎姜之全韩易孙涛徐德才
- 关键词:神经外科智能系统
-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成年人脑积水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年人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年人脑积水20例。术中测量颅内压并根据所测压力调整阀门压力。术后根据头颅CT显示的脑室大小和临床症状的改善调节分流泵的压力。每月复查头颅CT 1次,每次调低或调高1个档次,每月调节1次。结果:出院后随访3-19个月,5例高压性脑积水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出现脑室过小,调高1个档次,共调节1次;15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术后1个月内8例症状改善,7例症状改善不明显,进行压力调节;共8例调节,7例症状和影像学改善,1例无改善。结论: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在术后调整阀门压力,防止并发症,分流效果显著。
- 徐德才张少军姜之全韩易
- 关键词:脑积水可调压式分流管脑室-腹腔分流术
- 一种神经内镜鞘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镜鞘,包括外鞘、内鞘、鞘芯体和固定装置;所述内鞘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鞘;所述鞘芯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鞘中,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鞘芯体的另一端;所述外鞘包括两个外壳和撑开器,两个所述外壳相互闭合并可...
- 郑夏林韩易姜之全袁培培张少军
- 文献传递
- 神经导航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1
- 2015年
- 神经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其意义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边界以保证手术的微创化。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就神经导航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李飞张少军韩易
- 关键词:神经导航微创神经外科
- 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诊疗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Arnold-Chiari畸形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以Ⅰ型常见,多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其他颅颈交界区畸形。目前,国内外对Chiari畸形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争论主要集中在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监测,本文就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 孙季威韩易张少军
- 关键词: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附210例报道)
-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210例,其中大垂体腺瘤97例,巨大垂体腺瘤88例,垂体微腺瘤25例;无功能腺瘤98例,垂体泌...
- 姜之全张少军娄飞云韩易徐德才孙涛郑夏林张弢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结合神经导航对功能区脑肿瘤手术的指导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重建结合神经导航对功能区脑肿瘤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5例胶质瘤患者和6例脑膜瘤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增强扫描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在扩散张量成像的基础上利用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行神经纤维束三维重建,根据重建图像制定手术方案,确定手术入路和手术切除范围,术中结合神经导航,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本研究21例病例术前的DTI三维纤维成像图中15例胶质瘤患者中肿瘤对瘤周白质纤维的影响有6例表现为单纯破坏、9例表现为移位伴破坏;6例脑膜瘤患者肿瘤对瘤周白质纤维的影响中有4例表现为单纯移位、2例表现为移位伴少量破坏。15例胶质瘤患者镜下全切13例,次全切2例;4例术后与术前对比有少量神经纤维损伤,其余病例神经纤维均未见手术损伤。6例脑膜瘤患者均镜下全切,手术前后对比均未见神经纤维损伤。12例原有神经功能缺失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无明显加重,随访6个月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新发部分运动性失语2例,经治疗后随访6个月基本恢复;新发肢体偏瘫2例,经治疗后随访6个月1例完全恢复,1例无明显好转。结论扩散张量成像重建结合神经导航可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刘后银徐德才韩易
- 关键词:脑肿瘤扩散张量成像神经导航
-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GVEC)在胶质瘤瘤细胞浸润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分离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answell研究内皮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迁徙和侵袭能力。结果将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共同培养后能显著增加其迁徙和侵袭能力,并能增加MMP-2,9蛋白的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细胞与胶质瘤浸润的过程密切相关,通过增加MMP-2,9蛋白的表达提高浸润的能力。
- 韩易苏贺先马骏李健孙涛
- 关键词: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迁移
- 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疗效分析(附18例报告)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白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采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1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椎管MRI检查评价肿瘤的切除情况,采用脊柱CT三维重建或脊柱X线检查观察椎管成形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Franke1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8例肿瘤均在显微镜下全部切除,术中无硬脊膜破损及神经根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肿瘤复发,无椎管狭窄、脊柱失稳,术后3个月Franke1分级显示患者脊髓功能恢复D级4例,E级14例。结论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可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及减少脊髓损伤,术后椎管成形且脊柱稳定,效果良好。
- 韩易姜之全郑夏林李小绪娄飞云张少军
- 关键词:椎管成形神经鞘瘤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行为和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立体定向纹状体注入胶原酶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各15只),对照组制作脑出血模型,不移植;移植组制作脑出血模型并于造模后48 h经立体定向脑内注射1×105个干细胞,并于移植后1 d、3 d、5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同样评分,各组再根据时间的不同随机分成五个亚组(每组3只),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移植后1 d、3 d,两组大鼠评分及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凋亡细胞的数量均较高,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移植后第5 d、7 d,两组大鼠评分及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凋亡细胞的数量开始下降,移植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移植后14 d,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徐德才张少军娄飞云姜之全韩易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出血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