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余东 作品数:46 被引量:399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政治法律 文化科学 更多>>
层次分析法在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为应急能力的量化评估提供帮助。方法在应用Delphi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邀请15名专家对指标间两两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判断,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结果应急体系建设、队伍建设、保障能力、处置能力、监测预警能力、科研与合作交流能力、信息沟通与部门协作能力7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72 0、0.231 5、0.155 8、0.209 7、0.097 5、0.036 1、0.097 5,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满意度,一级指标CI=0.02,CR=0.01,二级指各项CI和CR值均<0.1。结论指标权重合理体现了各指标在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组成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量化的评价工具,有利于机构间的横向比较,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韦余东 张人杰 张新卫 张双凤 李娜 王臻关键词:疾控机构 应急能力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问题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完成社区疾控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方法:现况调查情况。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疾控工作的完成程度、经费状况、人员基本情况和培训情况。结果: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疾控工作的完成程度平均为74.9%;对疾控工作的拨款占机构总投入的17.1%,疾控支出占总支出5.9%;从事疾控工作人员平均5.6人,占11.3%,人员以高中及以下水平学历为主,无职称和无医学背景的人员分别占10.8%和26.3%;疾控人员参加Ⅰ、Ⅱ类学分培训的分别为3.93人天和12.87人天;社区疾控工作缺乏统一的工作规范和业务指导。结论: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规范指导成为制约社区疾控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观念;加强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有效指导;加强部门协调。 姚强 郑余焕 卢苗贵 张雪海 韦余东 吴晨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2004-2006年浙江省沿海地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4-2006年沿海地区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浙江省沿海地区近三年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和监测点监测报表资料录入EXCEL2003整理后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沿海地区伤寒副伤寒呈下降趋势,发病曲线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且峰值逐年降低。病例在宁波和温州以农民、工人、学生为主,台州地区以民工、农民、学生为主,病例年龄集中在20~5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别,恢复期患者带菌率显著高于健康从业人员,病原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甲型副伤寒对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且耐药率在97%以上。暴发疫情以水型为主。结论浙江省沿海地区伤寒副伤寒发病总体呈发病率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甲型副伤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对病例应规范治疗彻底治愈、加强恢复期患者的监测,发现阳性应及时隔离治疗,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秦淑文 陈恩富 谢淑云 柴程良 莫顺堂 韦余东 叶菊莲 余昭 吕华坤关键词:伤寒 副伤寒 流行病学 浙江沿海地区海及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沿海地区的海及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和菌型特征,为制定海及水产品卫生管理措施和霍乱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个沿海县市,分别在农贸市场、养殖场(或捕捞点)、餐馆等场所采集990份海及水产品标本,标本经碱性蛋白胨水增菌,4号培养基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噬菌体分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海及水产品带菌率为1.41%,其中甲鱼带菌率最高为8.9%。有稻叶型、小川型、0139群等3个血清型,各型菌株数分别为2株、2株、10株。12株菌株中9株有毒力基因,其中5株有3个毒力基因,1株只有 CTX、ACE 毒力基因,3株只有 ZOT 毒力基因。结论浙江省沿海地区海及水产品受到霍乱弧菌污染,霍乱弧菌3种菌型全有,大多具有毒力基因,能引起霍乱暴发的危险。 吕华坤 陈恩富 谢淑云 柴程良 韦余东 莫顺堂 叶菊莲 罗芸关键词:弧菌 霍乱 水产品 污染 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专项调查表,调查各级疾控机构相关业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知情况、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等。结果被调查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疾控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较高(>90%),但对于服务主体、服务特征等认知较差。大部分疾控机构制订并实行了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方案或要点,开展了相关培训并参与了考核工作,分别占94.90%、96.94%和92.86%,但在省级项目基础上增加本地项目的机构仅占13.27%;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参与人员不足(91.10%)、政府经费保障不足(86.64%),以及疾控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源整合不足、缺乏合力(82.07%)等问题。结论疾控人员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疾控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参与率较高,但主动增加项目不足;人员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以及医防整合不足是目前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增加基层疾控机构人员,保证相关工作经费投入,加强医防整合,更好地发挥疾控机构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 韦余东 孟强 张人杰 李娜 张双凤 张新卫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浙江省福氏4c型痢疾志贺菌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浙江省痢疾志贺菌福氏4c(F4c)型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耐药谱分析,为了解本地区菌型的变化提供资料。方法60株F4c型志贺菌均按GB16002-1995标准鉴定分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其对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lseNetUSA的统一方法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做同源性分析。结果60株F4c型菌株都存在多重耐药,其中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最高,达100.0%,其次是奈定酸、氨苄西林、多西环素,耐药率均在96.2%以上;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最敏感,其敏感率均在86.5%以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60株试验菌株共分为24个型,1型36株占60.0%,且所有的暴发型菌株都为1型,2型2株占3.3%,其余22个型各为1株,各占1.7%。结论F4c型志贺菌是2004年在浙江首次分离到,PFGE分型1型菌株占60.0%,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容易引起暴发,其余各型均为少见菌型。此次检测发现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这可能与浙江省F4c型菌痢病人迅速增多和高度散发有关,应引起临床和疾病控制部门的高度重视。 叶菊莲 占利 罗芸 程苏云 陆群英 韦余东关键词:志贺菌 耐药率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全球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分析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了解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疫情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为研究病毒的传播途径与机制提供假设和间接证据,为疾病的预防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收集2003年3月一2012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中官方确认的5963起暴发事件,运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手段对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的全球分布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结果2003-2012年共标记5963个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暴发点,亚洲、欧洲、非洲暴发点分别为3647、1309、1007个,分别占61.16%、21.95%、16.89%;业洲国家越南暴发点数(1055个)和暴发率(2.22/百万头)最高,欧洲国家暴发点数最多的为德国(407个),暴发率最高的为罗马尼亚(1.09/百万头),非洲国家埃及暴发点数(758个)和暴发率(1.35/百万头)最高;窄问自相关函数(Moran’s,)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3月-2006年3月实际K值在0~5000km尺度范围内大十期望K值(Moran’s,=0.19,P〈0.05),2006年4月-2009年7月实际K值在0~4500km尺度范围内大于期望K值(Moran’s,=0.02,P〉0.05),2009年8月一2012年3月实际K值在0~6000km尺度范围内大于期望K值(Moran’s,=0.10,P〈0.01),其分布特征随着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化而改变。结论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异质性,其空间分布模式对疫情预警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候鸟迁徙可能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 张人杰 葛尓佳 张双凤 韦余东 李娜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调查处理 被引量:2 2007年 卢苗贵 程苏云 韦余东 罗芸 吴文有 吴少敏 吴临平 蓝玉清 邱理杨关键词:疫情调查 痢疾爆发 细菌性 不明原因高热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21年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服务于常态下的基本民生保障需求,而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非常态下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未被满足。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必要而迫切。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基于对浙江6个地市调研的一手资料分析和针对各级政府文件的文本分析,形成了公共服务要素识别、公共服务应急管理机制和智慧治理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应急状态下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应急处置服务要素清单、应急管理机制和优化的应急预案,并提出"战略思维""平战结合""高效协同""智慧治理"的政策建议,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韦余东 刘晓婷 李娜 张人杰 何凡 周标 鲍晨 贾成静 何文炯 胡崇高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服务 应急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服务现状的SWOT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综合评价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服务现状,探索优化策略和措施。方法2020年在浙江省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市和5个县(区)开展定性访谈,结合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W)、机遇(Opportunity,O)和挑战(Threats,T)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SWOT分析矩阵提出对策建议。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服务优势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健全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逐步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劣势包括早期预警能力有待提升,人员和物资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信息化建设无法满足需求;机遇包括良好的政策基础和舆论环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挑战包括新发传染病频繁出现,密集的人群分布和频繁的人员流动,法律制度层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结论当前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但仍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卫生应急能力。 沈灵智 何寒青 李娜 蔡高峰 韦余东 胡崇高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SWOT分析 预警机制 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