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丹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 360度考评法在考核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以上海复旦大学为例
- 360度考评法(the 360-degree performance appraisal)是现代主流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式之一,但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行360度考评,在我国高校当中还不多见。本文以上海复旦大学辅导员考核工作...
- 霍晓丹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考评体系
- 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思潮的变迁被引量:1
- 2009年
- 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思潮经历了迷芒、探索、理性、务实、回归主旋律、价值多元的发展过程,并体现出如下特点:爱国主义始终是大学生思潮的主旋律;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倾斜;大学生自我认知日益客观、成才观念日益成熟。
- 霍晓丹
- 关键词:价值观
- 360度考评法在考核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以上海复旦大学为例
- 360度考评法(the 360-degree perfomance appraisal)是现代主流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式之一,但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行360度考评,在我国高校当中还不多见.本文以上海复旦大学辅导员考核工作为...
- 霍晓丹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考评体系人力资源教师绩效评估
- 文献传递
- 高校网络舆论状况及舆论领袖的作用和特点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挖掘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同时关注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在高校舆论中的作用,试图为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高校网络舆论在大学生中间非常活跃,参与人数众多,但是舆论领袖却是个别的,不过这个别舆论领袖却对整个舆论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
- 张彦霍晓丹孙也程
-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论舆论领袖
- 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青年既是网络暴力的积极参与者,也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受害人群。青年参与网络暴力,是由去个体化心理、相对剥夺感和逆反心理、自我辩解与正当化心理和成就动机心理等共同引起的。同时,参与网络暴力也对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以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发展健康的文化心理具有负面作用。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网络技术建设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消除网络暴力对青年的不良影响。
- 霍晓丹
- 关键词:网络暴力青年心理特征
- 试论列斯科夫的《大堂神父》
- 霍晓丹
- 基于高校BBS使用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高校BBS作为在校师生信息分享和交流的主要网络载体,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2008年初进行的“北京大学校园网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用户经常访问的校内资源中,北大未名BBS高居榜首,占被访学生的86.4%。但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快捷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也使高校BBS成为可能引发校园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 霍晓丹尚俊杰袁文旭
- 关键词:BBS高校大学校园网网络载体信息分享
- 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保障体系探究--以北京大学为例被引量:9
- 2017年
- 如何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北京大学党委借鉴全面质量控制的管理思想,从抓好组织决策、强调过程管理、加强资源保障和重视考核激励等四个方面入手,尝试构筑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保障体系。
- 霍晓丹张婧
- 关键词:党支部高校
- 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北京大学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例被引量:19
- 2011年
- 经济全球化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世界意识,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积极构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中外学生沟通理解,以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 马化祥霍晓丹
-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
-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德育的隐性影响分析
- 2014年
- 德育的课程与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倡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回归,但在实施和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冲突和困局。对课程德育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并对现当代世界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进程进行了追溯和比较;最后针对现今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德育的情况和问题,分析了教育环境对课程德育的隐性影响,以补充课程德育的教学对学生影响的覆盖角度和辐射范围。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全方位地完善和深化德育教育。
- 霍晓丹
- 关键词:课程德育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