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莉
- 作品数:1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长恨歌》主题新论被引量:3
- 2001年
- 长期以来研究者对《长恨歌》主题的探讨仍然停留在文字和事件的表层意义上 ;如果从象征或寓言的意义层面来看 ,《长恨歌》表现的应该是人的悲剧 ,是对于人生顾此失彼的尴尬处境 ,对生命难得完满的必然结局的深切悲叹。
- 雒莉
-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人生悲剧白居易唐代
- 梅写人精神——简评李清照的梅花词被引量:1
- 2000年
- 文章通过对李清照的六首梅花词与历代男性诗人所写的梅花诗词的对照分析 ,指出李清照以女性词人特有的视角及独特的感受状写梅花 ,使词中所写之物与所抒之情水乳交融 ,真正达到情景交融。
- 雒莉
- 关键词:梅花词女性视角
- 全文增补中
- 王维《相思》诗与红豆意象及风俗的演进
- 2021年
- 盛唐诗人王维的一首《相思》将南方文化中的红豆带到北方文化中,并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赋予了红豆之相思意蕴,使红豆成为中国相思之情的形象表征。王维诗歌托物抒情、韵致缠绵、被之管弦,被梨园弟子反复演唱并广为传诵,从而进一步推进了红豆作为经典诗歌意象和民俗事象的流传和演进,对后代红豆诗词、红豆风俗影响深远。
- 高萍雒莉
- 关键词:《相思》
- 论王维长安诗及其文化意蕴
- 2018年
- 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的王维,一生在长安生活近40年,长安文化对王维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中有110首涉及长安生活的方方面面。王维的长安诗描写了帝都的雄浑秀雅,展示了长安风采与盛唐气象;描写了帝都的朝仪和民俗,展现了长安文化的庄重大气和丰富多元;描写了长安的寺庙道观,展现出帝都长安的宗教文化。长安文化成就了王维诗歌,王维的长安诗多方位地展现出了长安的盛世气象。
- 雒莉高萍
- 关键词:盛唐气象文化意义
- 汉上林苑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文化开发主题探析
- 2014年
- 汉上林苑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皇家园林,在历史的变迁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上林苑遗址为主体,以文化遗产为文脉,构建骑射、山水、七夕、歌舞等文化开发主题,既能展现大汉王朝的风范与精神,又能使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彰显民族特色。
- 高萍雒莉
-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
- 王国维“境界说”浅析
- 2001年
- 作为诗学批评的概念 ,“境界”一词虽不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 ,但是王氏赋予这一批评术语以特殊的内涵 ,从而使之为批评界普遍接受并广为使用 ,应是不争的事实。传统“境界”的内涵虽然也讲情和景的因素 ,但是王国维特别指出 ,其具体内含是“真景物”与“真感情”两者的有机融合 ,并且更加强调“情”
- 雒莉
- 关键词:人间词话境界
- 青山当佛阁 红叶满僧廊 唐诗中的青龙寺
- 2013年
- 唐代的都城长安有许多佛教寺院,它们是长安居民尤其是诸多文人登临拜谒、感受佛法、休闲游赏的好地方,屡屡被形诸歌咏。
- 荣小措雒莉
- 关键词:红叶唐诗佛教寺院休闲游
- 一个诗歌思想者——浅论杜爱民诗集《自由落体》
- 2016年
- 杜爱民是活跃在当代诗坛的探索型诗人。其诗歌创作自上世纪80年代发轫至今,一直坚守自在的生命体验与个在的艺术思考之融合精神,形成日常而不平庸、颖锐又不刻意的独特诗风。其新诗集《自由落体》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诗性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本质与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思考。是杜爱民特出的"思"诗之风的集中体现。
- 雒莉吕刚
- 关键词:诗歌
- 诗里诗外话清明——浅析寒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被引量:1
- 2008年
- 唐宋时期以寒食、清明这两个传统节日为题材的部分诗歌,蕴涵着人类亲和自然,反观自身生命及人生意义的文化内涵。解读这类诗歌,可以发现许多超越节日具体的形式本身的更为广泛深在的文化意义与精神旨趣。
- 雒莉
- 关键词:寒食清明社会
- 中国王维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王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 2022年
- 2021年11月6日,由中国王维研究会、西安市教育局、西安文理学院主办,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承办的“中国王维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王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来自日本福冈国际大学、韩国釜庆大学、香港珠海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安徽大学、吉林大学、广州大学、南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国画院、蓝田县王维研究会等海内外四十多所大学和研究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 雒莉高萍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