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顶体
  • 1篇顶体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抑素
  • 1篇早期2型糖尿...
  • 1篇散射比浊法
  • 1篇肾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透射比浊法
  • 1篇球蛋白
  • 1篇胱抑素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陈珠菊
  • 1篇章静雯
  • 1篇易火春
  • 1篇方佳斌
  • 1篇张旺东
  • 1篇朱建辉
  • 1篇梁贤明
  • 1篇颜水堤
  • 1篇曾燕丽
  • 1篇陈美珺
  • 1篇陈学坤
  • 1篇肖小芬

传媒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异常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异常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13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精液质量异常男性不育患者512例,按照年龄将精液质量异常男性患者分为≤25岁组(58例)、>25~30岁组(179例)、>30~35岁组(185例)、>35~41岁组(65例)与≥41岁组(25例),比较五个亚组患者的精液参数,分析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PR)百分率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精液质量的异常率为83.5%。≥41岁组患者的PR百分率、精子总活力、精子存活率均低于≤25岁组、>25~30岁组、>30~35岁组和>35~41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存活率、PR百分率和液化时间为最常出现异常的参数,异常率分别为55.9%、54.9%和51.4%。液化时间、精液pH、“精子存活率+PR百分率+精子总活力”为最常见的异常模式,分别占异常精液的16.4%、11.1%、9.8%。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总活力(r=0.390,P<0.01)、PR百分率(r=0.301,P<0.01)呈正相关。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异常主要表现为精子存活率、PR百分率和液化时间的异常,PR百分率、精子总活力、精子存活率从41岁后就出现明显下降。
陈珠菊陈美珺张旺东梁贤明
关键词:男性不育精液质量精子精子顶体酶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4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按照诊断结果进行分组,其中早期T2DN组360例,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M)组408例。回顾性分析同期体验的320例无2型糖尿病的健康对象的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3组均接受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检验。比较3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3项指标联合检验与单独检验对于早期T2DN的诊断效能。结果早期T2DN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与对照组;单纯T2DM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验T2D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3项指标联合检验对于早期T2DN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指标。
陈珠菊林香陈学坤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
联合检测D-二聚体、IL-6及FIB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救治的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即轻症急性胰腺炎组(n=67)、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47)、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50);同时选择同期20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48 h内测定D-二聚体、IL-6、FIB水平,并进行对比;同时阐明D-二聚体、IL-6、FIB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与价值。结果4组D-二聚体、IL-6、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IL-6、FIB水平均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41、86.57%、99.00%;IL-6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4、79.10%、98.50%;FIB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89、68.66%、81.00%;联合检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4、92.54%、93.00%。结论D-二聚体、IL-6、FIB均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且上述指标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具有相关性,同时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肖小芬陈珠菊
关键词: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纤维蛋白原急性胰腺炎
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部分性能指标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部分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S)文件要求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结果 CRP在3.14、6.70mg/L时,总不精密度分别为3.45%和2.21%,均小于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的1/2(10%);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在0.12~41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方程为Y=1.010 9 X-0.086 1;与西门子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较,回归方程为Y=0.968 1 X+0.600 6,r=0.993 3(P<0.01)。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具有很好相关性,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完全符合急诊检测的需要。
易火春颜水堤朱建辉陈珠菊方佳斌曾燕丽章静雯
关键词: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散射比浊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