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容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自我
  • 2篇文学
  • 2篇翻译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对位法
  • 1篇新建本科
  • 1篇新建本科院校
  • 1篇叙事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解读
  • 1篇译学
  • 1篇英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教学改革
  • 1篇永恒
  • 1篇院校
  • 1篇月色
  • 1篇三一律

机构

  • 11篇黄山学院

作者

  • 11篇陈海容
  • 1篇方英姿
  • 1篇童兆升
  • 1篇张静
  • 1篇刘国忠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2篇长沙铁道学院...
  • 2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吸血鬼莱斯特》中的荒诞存在被引量:1
2014年
《吸血鬼莱斯特》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段,描写了一个被人遗忘、孤独、叛逆、追求自我的主人公莱斯特,一个真正的加缪英雄。通过作品人物莱斯特、加百列、尼古拉斯等的性格发展,读者不难对作品体现的荒诞存在窥见一斑,包括人面对世界的荒谬感,以及人面对荒谬时应该采取的态度等,并由此了解作者对存在的思考。
陈海容
散文翻译中“韵味”再现的层次性被引量:3
2009年
散文是一种"韵味"隽永的文学体裁,但英汉语互译中再现原文"韵味"并非易事。依据刘宓庆先生提出的文学作品审美的四个层次,即基本语义层、整体美信息层、技术信息层、社会文化信息层,采取译例分析和译例比较等方法评析朱纯深先生《荷塘月色》译文"Moon 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探究译文是如何在这四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韵味的。
童兆升刘国忠方英姿陈海容
关键词:《荷塘月色》
解读西方文学中永恒的死亡主题之奥秘被引量:1
2009年
在西方文学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中,发现死亡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死亡主题的永恒离不开作者和读者两个基本方面,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接受美学则是与之对应的理论基础。
陈海容
关键词:死亡恐惧
试论旅游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学阐释被引量:2
2014年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不仅涉及到了翻译学,还涉及到了生态学,而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角度来看,其主要是指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为作出发点,对所翻译作品进行选择,并于翻译过程中提高对原作固有生态结构重视的同时,以另一种灵活性语言对其进行再现,进而摆脱翻译过程的片面性,促进生态翻译的特色。而本文就基于旅游外宣英译在我国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具体分析生态翻译视角下旅游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阐释,并通过实例论述生态翻译模式的实用性与可行性,以供参考。
陈海容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基于SWOT分析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运用SWOT模型,以黄山学院为例,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在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转型的过程中的内部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并提出有效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陈海容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SWOT分析
论《吸血鬼编年史》成就经典的因素
2015年
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在英美国家掀起了一场"吸血鬼热"。它的成功是创作主体、接受客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动态交往的结果。作品的成功在于它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让读者能从中找到自我认同。它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艺术情感,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能让读者为之共鸣。这是其成为经典的原因。
陈海容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审美莎士比亚的五部悲剧
2008年
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阐述的悲剧理论.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结局的设计上与四大悲剧进行比较.分析莎士比亚悲剧对<诗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阐释<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四大悲剧各自独特的悲剧效果.
陈海容
关键词:悲剧情节三一律
镜像论下的《吸血鬼编年史》
2014年
通过对黑暗王国的生动描述,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成功地以非现实世界的构造表现了现实世界的真实。然而,不论是从吸血鬼这一客体本身,还是他们作为他者的隐喻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像未经历过镜像阶段的孩子一样,没有明确的自我身份,难以得到身份认同。
陈海容
关键词:自我身份
王尔德《快乐王子童话集》中的反讽艺术解读
2013年
王尔德在《快乐王子童话集》中无论是从题目的选择,还是语言、结构和情境上都运用了反讽手法。其反讽群像构成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物缩影图,揭示了王尔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功利主义的批评。
陈海容
关键词:反讽叙事功利主义
《夜访吸血鬼》的人物精神分析解读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学说,正常的人格需要本我、超我与自我的相统一、相协调。通过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解读莱斯特、路易、克劳迪娅的心理机制,分析莱斯特与路易人格分裂的症结,以及克劳迪娅得以实现真正自我的原因。
陈海容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