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德
- 作品数:48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前列腺炎与尿蛋白关系的初步探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 36 2例尿白细胞 <5个 /HP的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的尿蛋白进行研究 ,并与 10 3例非CP患者比较。对尿蛋白阳性的CP患者行进一步检查。结果 CP患者尿蛋白阳性率为 5 2 % (19/36 2 ) ,其中Ⅱ、ⅢA型组阳性率为 5 6 % (12 /2 15 ) ,ⅢB型组阳性率为 4 8% (7/14 7) ,而对照组的阳性率为 4 9% (5 /10 3) ,3组尿蛋白阳性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9例尿蛋白阳性的CP患者 ,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取尿液检测 ,蛋白也呈阳性 ,其尿蛋白定量为 4 0~ 16 0mg/2 4h ,平均 (78± 34)mg/2 4h。这 19例患者复查时 ,其中 9例晨尿及随机尿蛋白均呈阴性 ;7例晨尿蛋白呈阴性 ,随机尿蛋白呈阳性 ;3例晨尿及随机尿蛋白均呈阳性。结论 本研究提示 ,不伴有尿路感染的CP不会增加蛋白尿的风险。
- 谢辉杨亦荣陈伟陈洪德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尿蛋白病因学尿路感染
- 脐尿管癌3例报告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提高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总结3例脐尿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即包括膀胱顶部、腹横筋膜、脐尿管和部分腹膜连同肿瘤整块切除,无1例局部复发。2例分别无瘤生存6年和12个月,1例死于肺、骨、腹腔多发转移。结论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作为脐尿管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对复发、转移病例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
- 陈盛烨翁志梁陈洪德邓哲宪张方毅李澄棣
- 关键词:脐尿管肿瘤
- 自发性肾周围出血病因学及合并妊娠的临床特征与处理对策
- 目的自发性肾周围出血少见,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易引起误诊。本文探讨外科性自发性肾周围出血影像学及合并妊娠诊治。方法对93年4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35例自发性肾周围出血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 余志贤胡文豪陈伟李湘斌陈洪德林礼章邓哲宪蔡冰翁志梁
- 文献传递
- 生育年龄女性肾血管瘤病的处理
- 目的:肾血管瘤(hemangioma)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发育异常,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围细胞增生所致的疾病,其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3:1,肾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疾病,发病
- 余志贤陈伟邓哲宪卢湧湧陈洪德蔡冰林礼彰翁志梁
- 文献传递
- 西地那非联合氟西汀治疗射精过早
-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氟西汀治疗射精过早(P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PE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氟西汀组(20mg qd)和西地那非(100mg按需服用)加氟西汀(20mg qd)组, 进行口服药物治疗8周。观察治疗...
- 李湘斌李澄棣陈洪德
- 文献传递
- 前列腺组织中细菌16S rRNA基因、IL-1β、TNF-α和IgA的表达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菌在慢性前列腺炎(CP)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前列腺标本取自2002—2008年192例猝死于非前列腺疾病的器官捐献者,年龄20—38岁。取周围带组织并分两块,一块前列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免疫球蛋白A(IgA)的免疫组化分析;另一块行细菌16SrRNA基因(16SrDNA)PCR分析。结果33.3%(64/192)的前列腺组织病理呈CP改变。细菌16SrDNA总阳性率为19.8%(38/192),而在CP标本中16SrDNA阳性率为50.O%(32/64),非CP标本中16SrDNA阳性率为4.6%(6/128),CP组16SrDNA阳性率高于非CP组(X^2=55.185,P〈0.001)。IL-1β、TNF-α和IgA的表达在CP组中明显高于非CP标本(P〈0.01),且三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在64例CP组织标本中,16SrDNA阳性者IL-1β、TNF-α和IgA的表达明显高于16SrDNA阴性者(P〈0.01)。结论前列腺组织中细菌16SrDNA、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A的表达增加和前列腺组织病理炎症改变相关,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是CP的重要病因。
- 谢辉陈洪德黄慧聪杨亦荣吴建波何秋香朱启建陈建欧李澄棣夏鹏沈龙捷
- 关键词:RRNA免疫球蛋白A细胞因子类细菌
- 生育年龄女性肾血管瘤病的处理
- 目的:肾血管瘤(hemangioma)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发育异常,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围细胞增生所致的疾病,其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3:1,肾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但临床误诊率较高,故目前临床上...
- 余志贤陈伟邓哲宪卢湧湧陈洪德蔡冰林礼彰翁志梁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膀胱淀粉样变性(附1例报道)
- 2007年
- 蔡冰张奕雄余志贤陈洪德
- 关键词: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肿瘤
- CD56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7年
- 目的研究CD56与肾细胞癌的细胞类型、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CD56在120例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对肾细胞癌组织进行系统的病理检查和分析。结果CD56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CD56表达者与未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23.8%和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CD56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D56与临床分期结合能更好地判断肾细胞癌的预后。CD56表达者易发生转移且预后差。
- 陈伟陈洪德张方毅李叶平
- 关键词:CD56肾细胞癌预后
- 持续口服小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早泄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估持续口服小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早泄的疗效。并比较佐洛复、百优解、癃闭舒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2例早泄患者门诊随机归入4组,分别接受为期2个月的西地那非、佐洛复、百优解、癃闭舒治疗。在治疗前后记录各组患者CIPE(中国早泄指数评估表)评估分数及性伴侣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及各组间CIPE分数及满意度。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CIPE评分分别为(21.28±3.80)、(21.25±3.68)(、21.34±3.94)、(21.51±3.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IPE评分分别为(38.83±4.85)(、33.10±5.07)、(33.51±5.03)(、28.23±5.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除百优解和佐洛复组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各组夫妻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改善,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地那非组、百优解组、佐洛复组、癃闭舒组。结论:每日口服小剂量西地那非能有效治疗早泄。在效果上,高于其他几种药物(P<0.05),夫妻双方也有较好的满意度。
- 陈洪德武志刚李湘斌陈伟蔡冰邓哲宪李澄棣
- 关键词:早泄西地那非百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