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正新

作品数:18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青岛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候
  • 2篇地层
  • 2篇青岛近海
  • 2篇珠江口
  • 2篇污染
  • 2篇南黄海
  • 2篇近海
  • 2篇矿物
  • 2篇环境演化
  • 2篇古环境
  • 2篇古环境演化
  • 2篇沉积环境
  • 2篇沉积物
  • 1篇底栖有孔虫
  • 1篇底质
  • 1篇地层对比
  • 1篇地层结构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环境质量
  • 1篇地质环境质量...

机构

  • 17篇青岛海洋地质...
  • 5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8篇陈正新
  • 8篇李绍全
  • 6篇尹延鸿
  • 6篇董贺平
  • 4篇李春
  • 3篇黄海燕
  • 2篇叶思源
  • 2篇李双林
  • 2篇陈小英
  • 2篇魏合龙
  • 2篇孙嘉诗
  • 2篇李广雪
  • 2篇胡邦琦
  • 1篇朱雄华
  • 1篇王保军
  • 1篇王保军
  • 1篇姚长新
  • 1篇翟滨
  • 1篇刘健
  • 1篇姜学钧

传媒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沉积学报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2004年海...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岛近海潮流沉积体系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分析钻孔和浅地层剖面资料,研究了胶州湾及青岛前海潮流沉积体系。该体系包括大沽河-洋河潮控三角洲和与狭口海湾密切相关的涨、落潮流三角洲,潮流作用在各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中为主要的沉积动力。前者发育在湾西侧,形成了河口沙坝和分流间湾等沉积相;后者分布在湾口两侧,以潮道和潮流沙脊为主要特征。根据对各沉积相特征的分析,认为潮流沉积体系的演化已整体趋于稳定。
董贺平李绍全李广雪李春陈正新赵铁虎
关键词:潮流沙脊
黄海SYDP103孔黏土矿物组成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1997年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韩国资源研究所合作在南黄海东南侧泥质沉积区所取得的两个全取芯钻孔(SYDP102,SYDP103)资料,对SYDP103孔黏土矿物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该孔黏土矿物组合特征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型,其物质来源于长江、周边陆源区及相邻海域细粒物质的再改造沉积。沉积区的涡旋作用是本研究区黏土矿物沉积的动力因素。该孔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和含量变化,与冰消期以来的孢粉组合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反映了气候特征决定了黏土矿物的形成组合特征,并与全新世全球性四个气候期(北方期、大西洋期、亚北方期、亚大西洋期)相吻合。
陈正新黄海燕李绍全曲高升刘新波
关键词:黏土矿物气候沉积环境
东海外陆架EA01孔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三角洲沉积被引量:21
2002年
对东海 EA 0 1孔 (30°2 2 .96 15′ N、 12 5°4 5 .6 0 5 5′ E)岩心的沉积层序、粒度成分、沉积物年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 ,揭示了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三角洲沉积。钻孔 0 .36~ 2 9.6 5 m为一不完整的进积三角洲沉积层序 ,自下而上依次为前三角洲、河口沙坝和分流间湾的交替沉积 ;末次冰期三角洲的发育 ,表明了冰期低海面时期外陆架上的继承性沉降盆地仍被海水覆盖 ;盆地的区域沉降与海平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容纳沉积物的有效空间 ,捕获了河流带来的沉积物而形成三角洲 ,这是河流对海平面变化和构造下沉的响应 。
李绍全李双林陈正新唐保根陈裕迅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末次冰期沉积层序粒度成分底栖有孔虫
青岛近海古河道断面特征与古地理变迁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对青岛近海1561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测量剖面解译,在多条剖面中发现研究区存在多期发育的古河道,虽然保存较完整的地层不多,但大部分河流亚相地层被保存。测年资料表明,这些河流多形成在37000~11000a之间,河流床底最大埋深(海底起算)约-32m,一般在-20~-28m,最大单个河面宽约1500m。根据现在所见河道的轮廓形态,可分为六种类型:即发育有滩心洲的河道、平底河道、不对称河道、连续多期发育的河道、窄陡型河道和对称型河道。并对河流的形成机理和古地理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陈正新曹雪晴黄海燕董贺平李绍全尹延鸿
关键词:青岛近海断面特征
珠江口外东平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痕量污染元素研究
2012年
利用珠江口外东平海域环境评价资料,对该海域各类沉积物组分中的部份痕量污染元素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各沉积物组分中痕量污染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富集特征,并以《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为依据,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痕量污染元素富集主要出现在西部浅水区和东侧航道,明显受河口水动力条件和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沉积物中的痕量污染元素的富集,影响因素众多,环境复杂,在研究区大致可归为物源、动能强弱、沉积物性质、理化环境、生物作用等;珠江口外东平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好,污染较轻,为我国海洋底质Ⅰ、Ⅱ类标准。
陈正新陈小英魏合龙黄晓彬
关键词:沉积物
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浅滩西部地层结构与古环境演化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对台湾浅滩西部地质浅钻的沉积相、粒度和AMS14C年代分析及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解释,本文研究了浅滩大型沙波区的地层结构与沉积环境演化。台湾浅滩西部保存了三期海相层和两期陆相层。下部的海相层(DU6)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5.1期,以潮间带—潮下带浅海沉积为主;中间的海相层(DU4)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3期,以滨岸—潮间带沉积为主;上部的海相层(DU2和DU1)为形成于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海侵砂和潮流砂。两期陆相层(DU5和DU3)为沟谷充填沉积,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4和2期。冰后期海侵过程形成的中粗砂层构成了沙波的基底部分(DU2)。沙波的主体部分(DU1)形成于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主要由中粗砂和含砾中粗砂组成。沙波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主要众数组分-1~3,形态尖陡;概率累积曲线多为两段式,跃移组分含量高于80%,悬移组分不足20%,滚动组分缺失或很少。潮流砂(DU1)的平均粒径与分选系数呈良好的正相关,反映潮流的淘洗作用越强,沉积物粒径越粗、分选越好。
王利波李军李军陈正新赵京涛白凤龙胡邦琦窦衍光
关键词:台湾浅滩沉积环境晚更新世
海平面升降以及对海岸带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在中—加地调讨论会上 ,加拿大的DonaldLForbes博士讲述了“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以及对海岸带的影响”。作者结合讲课内容以及中国东部的一些海平面变化情况写成该文。海平面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1 2 0 0 0aBP以来 ,海平面以上升为主 ,约上升了 6 0m ,但近 6 0 0 0年以来 ,海平面处于高位震荡状态。近百年来 ,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等原因 ,海平面以上升为主。海平面的相对升降 ,对海岸带的发展演化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有重要影响 ,应引起高度重视 。
尹延鸿陈正新
关键词:海平面升降气候变化海岸带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南黄海QC_1孔粘土矿物研究被引量:9
1990年
QC_1孔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其次是绿泥石和高岭石,再次为蒙脱石。其组合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型。该孔粘土矿物来自陆源,各种迹象表明,成因多受气候变化所影响,且分布特征与孢粉组合具有良好的对应性。
陈正新
关键词:南黄海粘土矿物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的灾害地质被引量:40
2004年
利用卫星遥感、测深、浅地层剖面及钻孔资料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海岸及近海海洋灾害地质,编制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灾害地质图。黄河三角洲海岸灾害地质以海岸侵蚀为主,根据1976—2001年海岸的变化速率,可将海岸分为快速侵蚀海岸、中等程度侵蚀海岸、稳定海岸和淤积海岸四类,快速侵蚀海岸和中等程度侵蚀海岸长期以来遭受侵蚀。灾害地质因素有浅层气、灾害地貌、活动断层、海底滑坡、底辟、隆起脊、埋藏冲沟-古河道。浅层气主要分布在老黄河口附近渤海海底,近岸少见。浅层灾害地貌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斜坡上的扰动区。扰动区位置在整个三角洲上变动明显,有向岸移动的趋势,斜坡坡度减小,扰动强度减弱。底辟除了发生在废弃三角洲侵蚀区外,还发生在三角洲外的渤海海底下部。隆起脊位于黄河口东部渤海海底,沿NE—SW方向发育,顺隆起脊发育活动断层。
周良勇刘健刘锡清李广雪陈正新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卫星遥感测深浅地层剖面钻孔灾害地质
胶州湾底质痕量元素污染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为了查清胶州湾表层沉积物的痕量污染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于2002—2004年对胶州湾全区进行了详细的污染调查,并对所获取的3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痕量元素按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进行了评价研究,其中铜有33个站位超第一类标准,有2个站位超第二类标准,1个站位超第三类标准。铜在研究区是最严重的污染元素,其污染面广,程度深。铬的污染面仅次于铜,有29个站位的样点超标。汞有22个站位超标,其中有5个站位超第二类标准,1个站位超第三类标准,虽然它的污染面较铜和铬小,但污染程度较严重。锌有7个站位超标,其中1个站位超第二类标准。镉的污染程度较低,只有3个站位超标。铅的沉积环境较好,只有2个站位的含量值超第一类标准。研究区污染最轻的痕量元素是砷。结果表明,这些痕量元素主要为工业和生活污水经排污沟和排污河而进入胶州湾。按其污染范围大小排序是铜>铬>汞>锌>镉>铅>砷;按其污染程度排序是汞>铜>铬>锌>镉>铅。
陈正新王保军黄海燕董贺平李绍全尹延鸿李春
关键词:痕量元素环境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